但是想要憑藉自身實力,戰勝畢玄,那又談何容易?

張曉對畢玄的認識很深,切實的知道畢玄現在的實力達到了什麼境界。

張曉對於曲傲的實力之所以產生了誤判,是因為張曉所知道的曲傲乃是被畢玄所敗,心靈出現極大破綻,武功不知道倒退多少的曲傲。

畢竟曲傲是一個很怕輸的人,哪怕僅僅敗了一次,就足以讓他的心靈世界陷入崩潰狀態。

而畢玄不同,他的實力早已經陷入一個瓶頸之中,不太可能變得更強,也不可能變弱。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張曉對於畢玄的實力情況非常瞭解。

畢玄以炎陽奇功展開拳勁進襲敵人時,全不帶起半點拳風氣勁呼嘯,但四周空間卻灼熱沸騰,而遭到拳勁鎖定對手仿若身陷乾旱的沙漠,隨著拳法持續推進,熱度會不斷攀升,更奇妙的是畢玄的炎陽奇功已可隨心收發,劇鬥中忽然完全收斂炎陽真氣,使對手難以招架,有如抽乾四周空氣,以畢玄為中心的無形氣場,可以模擬出種種影響敵人的氣流,搭配精奇手法克敵致勝。

毫無疑問,當張曉和畢玄一戰的時候,就可以據此展開反制,從而獲勝。

但問題是,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張曉的實力和畢玄是一個層次。

若是但從功力上來講,張曉和畢玄乃是伯仲之間,甚至可以說是更勝一籌。如果張曉願意動用"入魔",或者"入邪"狀態對付畢玄,那麼就算現在迎戰,也當有五層勝算。

可問題是,張曉迎戰畢玄最主要的目的卻是提高自己的武道,要是那樣做,簡直和"丟了西瓜撿芝麻"一樣。

要知道,張曉之所以如此迫切的提升自己的實力,就是想要達到"破碎虛空"的無上境界,以此來驗證一些事情罷了。

對於張曉來說,和畢玄比武才是最重要的,勝敗反而再其次,所以說,就算能夠動用這兩種狀態,張曉也不會動用。

可要是論自己真正的實力,卻要差了畢玄一大截。

按照張曉的估計,自己的實力也就是和"魔門八大高手"之中的胖子安隆差不多罷了,就算是和"陰後"祝玉妍相比也差了一截。

因此,張曉必須要提高自己的實力,但是張曉的道心種魔大法已經陷入了一個瓶頸,想要更上一層樓可謂是難上加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無論道心種魔大法多麼玄妙,它的本質都是一種魔功。

道心種魔大法雖然名義上是一種功法,但實際上卻是由"道心"和"種魔"組成。

寶典共分成上下兩部,上部專講練出魔種的訣竅,下卷則是由魔入道之法。

也就是說前六篇實際上可以看做是比較另類的"道家心法",而後六篇章才是真正的魔功。

魔功最講究的就是急功近利,先易後難。

畢竟魔門中人最是自私自利,可從不講"天才",只會講究"實力"。

因此若不儘快的變強,縱然是天縱奇才也會淪落的極為糟糕的下場。

因此,"道心種魔大法"實際上也是如此,前三篇,也就是第七篇"養魔第七",第八篇"催魔"第八,第九篇"成魔第九"修煉起來還是較為簡單,但是從第十篇章起,那難度是呈指數倍的增加。

縱然以魔帝墨夷明的天縱之才,也生生卡死在第十篇章,"魔極第十"上面,就知道這會有多麼困難。

當然,若是張曉僅僅想要突破"魔極第十",那還是比較容易的,畢竟張曉有墨夷明突破"魔極第十"的完整經驗,再加上吸收邪帝舍利之後,張曉的根基已經足夠雄渾。

更何況,張曉身上的上乘武學不計其數,魔門的《補天密卷》,《花間密卷》,大明尊教的《御盡萬法根源智經》,《藥王經》,《光明經》,孫恩的《黃天大法》,以及來自張曉無數的武學記憶,再次觸類旁通之下,早已經徹底領會了"魔極第十"的奧妙所在。

但問題是,就算達到了"魔極第十"的層次也僅僅只有三層的勝算罷了。

至於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張曉習武時間太短,底蘊不足罷了。

若是面對實力遠低於自己的,自然可以"以力破巧",無視對方的技巧和經驗,但是若是遇到和自己相當的,卻就有些捉襟見肘了。

若是想要戰勝畢玄,最有把握的就是提升到道心種魔大法的第十一篇章,"魔極之境"。

但是若是想要突破第十一篇章,"魔變之境"卻是千難萬難。

首先張曉最大的憑藉,邪帝墨夷明的記憶已經失去了作用,相比較來說,突破"魔仙"之境,反而更有幾分把握,因為張曉有捷徑可走。

那就是吞噬自己體內的"邪心"和"魔心"。

張曉已經漸漸明白,"邪心"和"魔心"實際上和"道心種魔大法"所凝練出的"魔種"是一樣的東西,都可以視為一個人的"第二人格",只是相比魔種,"魔心"和"邪心"要更加的狂暴,就仿若是野生動物和家養動物的差別一樣。

這種第二人格並非只有張曉獨有,事實上絕大多數修行之人都有一個副人格,或許開啟了,或許還是封閉著。甚至普通人身上也有一個副人格,那個隱藏在陰暗面不為人知,只不過還沒有獨立出來的人格。

例如說,寇仲,徐子陵兩兄弟,原本性格都差不多,都是街頭的小混混。但是修煉了《長生訣》之後,一個變得霸氣十足,一個一心歸隱,雖然說這也是因為個人遭遇,但是更多的卻是修行之後,開啟了自己的副人格的緣故。

表裡如一。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凡修道有成之人身上,都有一個完全獨立並且和主人格相映成輝的副人格,這個副人格是他們堪破生死玄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是他們肉身死亡之後維持靈魂存在的一個關鍵。因為只有毫無感情的副人格,才能夠幫助他渡過命關時亦真亦假的幻境,那是你根本不知道身在其中的幻境。

世間有靈,惡者可殺!

當然。

古往今來修道之人大多都是讀書人,讀書人都喜歡玩些花樣,不喜歡直言直語。他們將這個獨立出來的,在突破生死玄關之後獲得昇華,類似於工具一般的副人格,美其名曰:——陰神!

若非有"陰神"的輔助,有多少人能夠在平時的時候談笑自若,但是在搏殺的時候心若冰清?

事實上,張曉的"鏡花水月"心法就是不自覺的利用了這一原理。

張曉之所以會形成"魔心",根源就在於張曉和身體原主人"張季"的意識碰撞和融合。雖然說因為張季已經魂飛魄散的緣故,張曉輕而易舉的獲得了身體的控制權,但是也因此讓張季原本的殘念活了下去,形成了"魔心"

至於"邪心",情況和魔心實際上卻是異曲同工之妙,在張曉和沈落雁雙休的時候,不自覺得突破了生死玄關,突破先天之境。

這個時候,張曉本應是形成屬於自己地陰神,但是沒想到自己的陰神雛形竟然和邪帝墨夷明的殘念混在一塊,形成了"邪心"這種詭異的力量。

(感謝射$狼,小草的驕傲,落羽雲,梓楓之林,幾位兄弟的打賞,若是我在不加更似乎有點說不過去了,那就加更吧。但是最近實在有點卡文,因此今明兩天都三更吧,真沒有能力多發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