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已經引起了董淑妮的興趣。

不過就算張曉知道了,也只會感到高興,而不再視作"麻煩和危險",畢竟排除楊虛彥這一柄達摩克里斯之劍之後,張曉還是蠻喜歡和董淑妮在一起的,畢竟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和這樣一個大美人相處,的確是人生的一件樂事。

張曉更不知道自己來到董家酒樓的時候就被人盯住了。

"就是他。"當張曉走出董家酒樓之後,立刻被幾個混混打扮的人盯著了。

這幾個人腳步都很輕浮,顯然不會什麼高深的功法,事實上這幾個人也都僅僅是不入流的混混罷了。

哪怕為首的"青蛇"李三,也僅僅是一個有名的混混(其實還是混混)。沒有那個膽子在洛陽幫的地頭上面鬧事,甚至以他們的身份連進入董家酒樓這種高檔的地方的資格(金錢)都沒有,因此只能"守株待兔"在等張曉出來。

張曉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竟然遇到了"熟人",確切點說是自己現在這具軀體的"熟人"。

這一點張曉真的不可能知道,因為張曉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

但是張曉"自己"不知道,可還是有人知道,在董家酒樓的門口處,自己的身份就被人認出來了。

張曉知道自己的原身是一個乞丐,卻不知道乞丐實際上也是有"組織"的。

顯然這幾個人是為了處理張曉這個"叛逃者"。

任何一個組織都是有規矩的,畢竟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哪怕是"倒鬥"(盜墓)的人都有自己的組織和規矩。

而張曉無疑就是違背了"規矩"。

違背了規矩就必須死。

如果張曉不死的話,畢竟"青蛇"李三可是一個貪婪無度的人,一點都沒有得"民心",僅僅是憑藉他那三流的武藝壓迫罷了。

只要張季還活著,而且活得很好的訊息傳出去,那麼"青蛇"李三,這個小型的"丐幫"很容易就會轟然倒塌。

張曉不知道自己面臨著一場"截殺",從董家酒樓出去之後,就立刻想要一處沒有人的地方好好練習一下"劍術"。

因此張曉從董家酒樓出去之後,因此幾乎是用了最快的速度趕路。

雖然張曉不會什麼輕功,但是張曉的身體素質擺在那裡,自然身輕如燕,健步如飛。

而那幾個"丐幫弟子"僅僅只有一點三腳貓的功夫,因此轉眼工夫就被張曉甩出了好幾條街。

"小子,你別跑。"為首的"青蛇"李三罵了一句,然後帶著三個手下,拼了命死的想要追上張曉,可惜的是反而卻被張曉越甩越遠,最後終於看不見了。

張曉不知道走了多遠的路,總算找到了一個還算偏僻的地方。

不知道為什麼,張曉在路上其實有不少隱蔽的地方,但是張曉不由自主的出了城門,然後踏上了一條小路,到了一個破敗的山神廟才停了下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個破敗的山神廟,連供奉的山神都倒塌了,似乎還被人劈了柴火。

張曉到了這個地方之後立刻安心下來,於是張曉從地上撿起了一根大小適中的木棍,迫不及待的想要"練劍"。

不知道怎麼回事,張曉莫名的感覺這個地方有些熟悉,甚至似乎自己之所以到這個地方,"練劍"其實是次要的,而到這個地方來才是主要的。

不過張曉確定自己從未到過洛陽,更別說是古時候的洛陽。因此張曉下意識的就認為那是錯覺,直接就忽視了。

現在對於張曉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學會這一套剛剛"偷學"到的劍法。

張曉興致勃勃的揮舞著棍子,然後以棍代劍,練習起劍法來。

可惜的是,看上去容易,做起來就難了。

張曉的的確確記住了楊虛彥的劍招,但是使出來就不是那個味。

"不對,不對,一點都不對。"張曉感覺得到自己的"劍法"與其說是"劍法",莫不如說是笑話。

楊虛彥的劍法,狠毒,虛幻,而又佈滿著殺機。

而張曉的"棍法"卻笨拙無比,簡直就像是一個三四歲小孩子拿著一根棍子在嬉戲一樣。。

因此練了一會"劍法"之後,張曉不由得氣餒的將手中的木棍遠遠地扔到了遠方,不在進行修煉了。

這不是因為張曉沒有了耐心,不能下苦功夫,而是因為張曉知道自己這樣聯絡下去也不會有什麼效果。

張曉練不會"劍法",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張曉他太過好高騖遠了。

張曉甚至連基礎劍法都不會,竟然想要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憑藉一點印象,參悟楊虛彥的劍法,本身就是一件荒唐的事情事實上。

張曉參悟不透才是正確的,參悟透了反到是怪事。

張曉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而是因為張曉等不及了,張曉想要變得更強。

但是張曉卻仍是感到一絲氣餒,以及煩躁。

這絲煩躁的種子實際上在張曉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就種下了。

很快亂世就要到來了,一場大戲已經漸漸要拉開了帷幕。

而張曉很想做這一齣戲的主角.

在太平盛世的時候需要的是秩序,但是在亂世之中卻是一片混亂,強者為尊。

李密,杜伏威,王世充,拓跋寒,寇仲,徐子陵,李世民,這些或者是陰險小人,或者是英雄豪傑的人物即將紛紛登場。

張曉很想做其中的一員。

男人生來就有一股霸氣,要麼想過這"馬革裹屍,魂歸狼煙,金戈鐵馬,氣吞山河的生活。要麼像過著,"快意恩仇懲惡揚善,笑傲江湖的日子。"

張曉也想要成為縱橫沙場的將軍,也想要做重義輕生的俠客。

到了大唐,張曉也想要瀟灑走上一會,縱然不能流芳百世,亦要遺臭萬年。

張曉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踏上一條江湖路了。

可問題是,張曉自己自己的實力還算不得高深,估計也就是何五那個層次罷了,甚至還稍有不如。何五在江湖上面雖然有"下山虎"這樣威風凜凜的外號,但實際上就是三流人物罷了,就算是在那個不入流的"猛虎幫"之中,實力也不過看看進入前五(實際上就是第五)。

張曉可以忍,可以忍到自己武功小成,至少達到一流好手的地步再到江湖上廝混,但是張曉真的等不及了。

張曉勉強算得上是理性的人,但是現在張曉的理智已經壓不住慾望了。

理智和慾望的糾纏,才讓張曉變得煩躁不安。

這是張曉知道的事情,但是張曉卻無法解決的掉,因為一個源自於理智,一個源自於慾望,都是張曉無法拒絕的地方。

今天張曉之所以沒有心思修煉武學,很大一部分層次就是想要散散心,消除一下自己內心的煩躁之感。

原本張曉心中的理智還是能夠壓倒野心。

可惜的是,見識到了董家酒樓的這一場戰鬥,見到了董淑妮這樣的美人,張曉的野心就如同火上澆油一般,開始距離的燃燒起來。

等不了了,真的等不了了,張曉現在就像踏上江湖路。

張曉的野心開始壓垮了理智,已經不顧得自己的實力問題了。

只需要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棵稻草,張曉就會義無返顧的踏上一條江湖路。

而那顆稻草就這麼悄無聲息的到來了。

"青蛇"李三是一個有名的小混混,他之所以有名不是因為他的武功,而是因為他的心狠手辣。

張曉不知道,江湖並不是他想象的那樣美好,因為人都是要吃飯的。

李三原本只是一個不上不下的小混混,只是後來他想出了一手好的"發財大計"。

那就是乞討,不是李三自己乞討,而是操縱他手下的幾十個孤兒乞討。

李三強迫那些無父無母,毫無背景的孤兒,散落在洛陽城四處乞討,每天將他們乞討的錢財抽取八層,僅給他們留下一點吃食,不讓他們餓死。

凡是敢不服從他們的孤兒,李三就直接用他們的脖子來練習自己的纏蛇手。

漸漸地,他手下的幾十個孤兒哪怕是餓死,也不敢反抗他。

只是最近李三有了一件煩心事,因為他手下的一個"小乞丐"張季消失不見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若是別人,李三倒也不擔心,但是"張季"這個人在他手下的小乞丐之中很有威望,寧可自己餓著,也要讓他的幾個兄弟吃飽。

因此,在李三已經打算在幾天內殺人立威的時候,張季不見了。

李三雖然不知道"斬草要除根"這句話,但是他卻知道這個道理,更可況他知道張季是多麼的恨他,深入骨髓,不死不休的恨意。

因此李三一直在找張季,生怕張季有一天會回去找他報仇。

不過李三畢竟不是什麼大人物,也不知道張季去了哪裡,因此雖然一直在找,但是卻沒有任何收穫。

可是今天李三竟然在"董家酒樓"見到了張季。

李三當然知道董家酒樓是什麼地方,去那裡的人都是非富即貴的人物。

李三隱隱有一種不妙的感覺,張季莫不是攀上什麼大人物罷了。

因此李三當機立斷了,必須要斬草除根。

於是李三足足在董家酒樓外面等了等了張季三個時辰,才終於等到張季出來了。

而且令李三興奮的是,只有張季一個人出來了。

但是令他想不到的是,張季"逃"的太快了,根本追之不上。

但是李三很聰明的發現,張季去的方向正是張季住了三年的"家"。

因此,李三已經知道在哪裡找到張季了。

(求點選,求收藏,求推薦啊。要是可以的話,最好能夠來一點打賞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