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生從被人漫罵白痴到現在被人催促“講課”,心情自然變得愉悅起來,將剛來未來之城後的恐懼、擔憂、與壓抑全部拋到腦後,猶如解放了天性一般。

他感到口渴,就隨便在會議桌上拿起別人的水杯喝起來,對方只得無奈的攤攤手,引得眾人一陣好笑。

這時候眾人的笑已經不再是覺得餘生白痴,而是覺得他率真的性格著實有些可愛。

甚至還響起了零散的掌聲。

“好,很榮幸你們可以允許我繼續表達我不成熟的想法。”餘生此時已經走到了塔麗莎不遠的位置,很紳士的向眾人鞠了一躬。

這是餘生在大學辯論時用來挑釁,或給予對方壓迫感的心理戰小操作。

“哥們,別整那些沒有的,麻溜地往下講就完事了。”一個來自中國東北的科學家催促到。

“好。”餘生繼續走動起來,他的演講也開始繼續。

“為什麼我認為人類和恆溫動物是地球外來物種呢?”

“目前我有三個論據來證明這個推論。”餘生伸出了兩個手指。

“論據一,是生物證明,透過基因dna的差異性對比。”

“眾所周知,我們現在的生物科技已經向基因技術開始發展,據我蒐集的資料顯示:老鼠和人的基因序列相似度為99%,這是我們為什麼總會拿小白鼠做實驗的原因之一。”

“人與侏儒黑猩猩的基因序列98%;與豬相似度83%;與猩猩相似度80%;和雞、鴨、鵝、狗,哪怕是昆蟲裡的蒼蠅,植物裡的香蕉的基因序列的相似度也都在60%以上。”

“然而,人類和魚、蛇、青蛙、蜥蜴這些冷血動物的基因序列相似度不足50%。”

“這一點兒,可能從恆溫動物與變溫動物的生存方式的差異性上就能表現出來。”

“所以,如果說地球的本土生物其實只要這些冷血動物和藻類植物,而恆溫動物包括陸地上的一些昆蟲和植物都是來自另一個星球,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不是嗎?”餘生說。

很多人點點頭表示同意:

“是啊,基因差距這麼大,而且生存方式也存在這麼大的差異,確實有點兒像是兩個星球的物種。”

也有很多人表示反對:

“這並不能證明什麼,我們的基因還存在著共同性的,地球生物都是由單細胞逐步進化而來,我們都有同樣的祖先,只是進化快慢和方向上產生了差異;而且我們的生存都是離不開空氣、陽光和水,這並沒有那麼大的差異。”

……

“論據二,是用歷史論證,以我們地球發展史論證。”餘生繼續說。

“還懂地球史?”鄭前飛對餘生的表現感到詫異。

鄭前飛聽著餘生的演講,思緒真的從劉靜秋事情上分開了一些。

自從剛剛劉靜秋宣佈退出長生計劃後,原本他這幾天被激起的信心又迅速沉落了下去,沉落得比以前還要低,他只想每天喝酒睡覺,早早的在這裡結束他原本應該在外面燦爛輝煌的一生。

但沒想到,餘生此刻近乎瘋狂的舉動與演說,讓他心中的希望無論如何都沉不下去了。

……

“在兩億多年前的地球中生代,大量的爬行動物在陸地上生活,因此中生代又被稱為“爬行動物時代。”

“其中有很多體格較大,種類繁多的陸地爬行生物,我們現在稱之為恐龍。”

“然而,就在6500萬年前的地球白紀時期,恐龍彷彿一夜之間,被滅絕的乾乾淨淨。”

“恐龍到底是如何滅亡的?科學家們眾說紛紜,有說是全球大面積火山爆發,有的說是溫度變化,有的說是它們互相殘殺……。”

“相對比較可信的是隕石撞擊地球說,當時由於我為了參加一場生物學會的演講,還努力的背誦過這一段,雖然最後我的演講沒有被選上。”餘生說。

“1980年,美國科學家在6500萬年左右的地層中發現了高濃度的銥,其含量超過正常含量的200倍。”

“還能在哪裡找到如此高濃的銥呢?答案在太空中,太空中的銥含量比地球高出一千倍。”

“這層岩石被地質學家稱為k-t邊界,意思是白紀-第三紀界限的標記線,在k-t邊界岩石層地下有大量的恐龍化石存在,而且越接近邊界越少,然而在k-t邊界以上,恐龍化石根本就不存在。”

“也就是說,地質層中的k-t邊界是恐龍與後世分界線,恐龍在那時候被滅絕。”

“而且,科學家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有一個叫做希克蘇魯伯的隕石坑,據推測這至少是一個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造成的。”

“10公里,和我們未來之城一樣大直徑的小行星。”

“彷彿在一夜之間,滅絕了地球上的恐龍。”

“我以上所說的是關於小行星撞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的地球史,想必在座的科學家都聽說過。”

“那麼,我以下所說的,是我的猜測。”餘生說。

“我們姑且認為是小行星自然撞地球,雖然這種機率在我們如今的天文物理學理論下,幾乎是很難發生的。”

杜卡奧聽到這句話,嘴角又不自然地抽搐了一下,像是戳中了他什麼心事。

“恐龍就這麼突然滅絕了,而6200萬年之後,地球早已經重新恢復適宜生命生存環境的時候,人類就這樣突然出現了,開始了逐漸統治地球的遊戲。”

“6500萬年前地球恐龍被滅絕,300萬年前智力超群的人類在地球上出現。”

“這似乎是並不是一種巧合,會不會是一種高階文明發現低階文明,先選擇滅掉他們遏制他們的發展,然後再選擇入侵呢?”

眾人隨著餘生的講述開始思考起來。

“你是說,在6500萬年前,人類做為外星文明滅掉了了地球上的恐龍,在6200萬年後,選擇了入侵地球發展自己的文明?”肥胖的奧多姆激動的站起身來說到。

“沒錯,我推測那根本不是什麼小行星,那是一個類似於巨大核武器一樣的毀滅性打擊武器。”餘生說。

會場眾人再次譁然,開始交頭接耳的交談起來。

全城看直播的人也都跟著相互討論起來。

……

“小家夥,我們認為這裡有兩個很明顯的bug。”這時候一個美國紐約英文口音的中年男子站了起來。

“首先,如果當時人類能夠輕而易舉的滅到地球恐龍,為什麼會選擇毀滅性的武器,導致地球生態遭到破壞?”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其次,那麼人類為什麼不等地球生態恢復就立刻入侵,而是等到6200萬年之後呢?”那個科學家問到。

“因為這和我們現在人類文明的發展是一樣的,因為當時選擇滅絕地球恐龍的時候,人類文明還沒有帶著生命宇宙遠航的能力,但早就有了讓探測器遠航的能力。”餘生說。

“那時候的人類文明可能為了既要進行宇宙探測,又怕高階文明發現自己的存在,所以,他們在宇宙探測器上安裝的不是像我們旅行者1號那樣,放上帶有人類語言的唱片那樣的代表人類友好的東西,他們帶的可能是自己當時文明最厲害的武器。”

“一旦發現不測,探測器就可以選擇自我毀滅,或者毀滅對方。”

“比如我們現在的科技發展,我們發射一些帶著核武器的無人宇宙探測器到太空中,在很遙遠很遙遠的宇宙中發現了一個生活著恐龍的星球,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除了慶賀,便是侵佔。”

“而我們現在並沒有帶著我們生命體去‘光顧’的能力,為了保證這個星球不會在未來的‘工業革命’之後超過我們的文明,我們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我們探測器中的武器,滅掉他們,阻止他們的文明程序。”

“這不合理!那萬一星球沒有恢復能力,被炸燬了怎麼辦?豈不是等於親手毀了一個可以同樣養育生命的星球?”一個科學家反駁到。

“那也得炸掉,即便是將其毀掉,也不會等他們發展起來成為我們強有力的敵人,用我們中國老話來說就是:不能養虎為患,需要斬草除根。”

“雖然聽起來,這並不怎麼道德,但生存是生命的第一要務,仁慈在關係到自我生存與毀滅的時候可能屁都不是。宇宙文明和我們地球文明一樣:落後就要捱打!”

眾人點頭表示暫時同意,不辯解。

“這樣,另一個星球文明再發展6200萬年後,第一個載人飛船會帶著他們文明星球的一些產物,入侵地球,開始發展自己的文明。”

“而我們就是曾經外星文明來到地球的‘入侵者’的產物。”

“並且我們已經又發展了300萬年。”

“達到了可以用探測器探測宇宙的程度。”餘生說。

眾人再次譁然,議論聲再起響起。

杜卡奧夫的眼睛裡閃過一絲莫名的光彩。

“這裡有件事說不通。”又一個科學家站起來開始反駁。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