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山城要算商三兒的福運之地。

餌料放下去,先一路垂到底,沿通道尋七節蝦。

千里目視界中,先後瞧見兩條。

釣一條就夠。

與他想的一樣,開釣後,瞧見釣線上綁的五節蝦,也以為被入侵,七節蝦揮舞著鉗子,就來推它。

既饞釣鉤上的狗肉,又想驅逐五節蝦,那七節蝦暴怒著,變莽撞了。

也還好,未釣起來,雖看不出那七階蝦雌雄,但對同類,輕易不下鉗子。

商三兒綁這條五節,是專取的母蝦。

許不在季節上,並不親熱,只想推囊出地界外。

有戲!

開釣七節蝦以來,第一次得提線,以前連這機會都沒有!

提線不敢太快,須求穩。

提出它的地盤後,七節蝦就不再管同類,轉頭吃餌料。

線還在上升,它也不急,還只揮鉗子剪肉吃。

上一層的六節蝦,在飛快撲來。

恰就在六階蝦趕到前,它吃盡餌料,不再攀附天蠶絲上,自家往下掉。

叫外面的假學究心頭一緊。

不知它可還回原地盤,要掉到深處,可又尋不著了。

沒了餌料,惹上層的六階蝦生氣,再猛推釣線上的五節蝦。

商三兒再往下緩放釣線,返回先七階蝦地盤。

一眼瞧見,沒掉到底部,就攀附在它自己地盤的玉璧上。

感應到入侵者,又揮舞著大鉗來驅逐。

餌料已經沒了,商三兒絞動轉輪,把線提起。

記得以前在自家六節山釣,七節蝦吃撐後就不動嘴,重穿餌料後,改去釣另一只。

這一天,提線五次,都沒得結果。

晚間回仙客來,已覺不妙。

明晃晃地拿出五節蝦做餌,沒釣著,晚間又收回,按理說夾山城凡民、地裡鬼都瞧見,單城主不可能不知。

他與阿醜尋館子吃完飯,回仙客來睡時,並沒人來尋。

正如金仙所言,呂家巴不得他欠下因果,此地離龍鱗遠,訊息往來須時間,這般說,上次偷蝦竟都已曉得,明裝糊塗而已。

上回釣的全是四五節蝦,原樣兒、功德葉、因果都賠得起,還在等他欠個大的!

與仙家打交道,外可放恣意,內卻須藏謹慎,不好真全由著性子來。

警醒著,隔日再釣。

金仙母子就只在城中遊玩,若離夾溝稍遠,超出五里外的地方,便只阿醜自去。

夾山是阿醜進的第二座城,民居眾多,雞鳴狗吠,才算真正人間景色,與如今綠柳大不一樣,好些人事瞧得有趣,藉著機會,還尋這城的更夫聊了個下午。

隔日,又依商三兒教他的,蹲街上瞧走過的大姑娘小媳婦,凡民裡少見比得荷葉的,但也各有嫵媚風情。

街頭巷尾各般小吃,又各城不同,也有趣。

阿醜學會蹲看年輕女子那日,不打擾兒子,紀紅棉傳音,對城外懊惱又沒提起蝦的商三兒道:“你那媳婦,性子也不合掌道兵!”

夾溝裂縫邊,假學究絞著轉輪,苦笑著答:“我城裡,哪還有合適的?”

坤道府一群小娘皮,不好由男子統領,城裡的女高階人仙,陳婆婆嘴厲心眼小;張果果只合做小戶主婦,定的還只三十年契;馬童氏壽限不多,且說話都艱難,聽她發號施令,能急死人;村花陸娘子妒心重,早瞧那些比她嬌豔奪目的不順眼。

且以商城主的小人之腹,人分三六九等親近,領兵的怎也該是他自家人。

外人、本城人、本府人、自家人、自家娘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與你薦一個罷!”

商三兒頓奇:“哪個?前輩請說!”

金仙將他聲音掩住,不使別人聽到,緩緩道:“呂昭君!”

叫假學究瞠目結舌,都忘了再動轉輪。

好一歇後,哭笑不得地出聲:“前輩怎又戲弄我?”

呂昭君心眼也不大,但性子剛硬,只論統道兵,令出禁止,倒真合適,但人家是郡守府嫡女,修為九階在望,能繼下任郡守的,自家已定下婚事,呂氏再想拉攏綠柳,捨得賠上她?

金仙嘻笑兩聲,再道:“你與曹四出城,遭八階大人仙打劫,迴轉那日,她已請辭,稱不再指望承郡守位,又獻計,要從呂氏族女中挑個做陪嫁媵室,以試婚之名到綠柳,搶先誕下庶長,呂威允了,已挑著人哩。她這挑起是非者,易入是非局!”

商三兒眼珠轉動,喉結輕動:“呂家能捨得送八階嫡女做媵室?”

“舍不捨得,要看你家威風夠不夠大!”

呂昭君其實也是美人胚子,只是剛硬似男兒,缺女子的柔美。

記著的呢,真要成了,石場的仇還不好報?三爺連韓家姐妹的過節一併給討回來!

試婚媵室也太不堪了些,九階有望的嫡女,呂氏多半不會允,呂昭君更不會點頭,但只要她曉得,商家要她這主人反過來做侍女的陪嫁,那心眼小易動怒的,得氣成啥模樣去?石場那兩耳巴子,可不就還給她了?且搶先開出口,呂氏只要不允,送媵室試婚啥的就莫再提,斷了算計!

左右有得賺!

頜下假須抖動,假學究笑得合不攏嘴:“成!就尋個機會,與他家說!”

金仙笑著:“你那兩位狐黨,今早剛議定,各家送禮去地龍山,都收,但不待客,說六月初一於綠柳設席,一併答謝,明日就要傳訊息到你家,讓你有備。”

地龍山這般大山場,經過的商道都有八條,再得大羅撐腰,要恭賀新山神即位的人可不會少,謝禮宴設在綠柳,這是給商兄弟拉人氣兒、撐場子!

山神在綠柳設席款待,稍有些眼色的,敢怠慢到主家?不得多送份禮?

多大一場熱鬧?附近有多少人仙要來綠柳?

便溝渠挖好,浣紗也不會快,但胭脂、香胰,還有金仙後來補給道兵養顏收心的金風玉露,都快做出來了,外客們來,連著瓊花露,全能做營生,不會少賺!

商三兒更歡喜了,只是突又想起一事,叫著:“哎喲!眨眼就是五月?初八、二十,兩日可都有要事兒呢!”

金仙曉得的,應他:“還以為你只記得釣蝦,已忘了,想著快到再說!”

商三兒訕訕道:“打拜師父起,遭的事兒多,真險些忘了本!”

“好生釣蝦罷,能在初七前釣著,便皆大歡喜!”

於是,又沉下心釣蝦。

單城主一直裝糊塗,不遣人來打擾,商三兒也沒法子,一心撲在七節蝦上,又要趕日子,嫌白日不夠用,晚間再接著夜釣。

連釣多日,都能提線,可惜就是提不起蝦,做餌的五節蝦,終被剪過,換了一次。

——

五月初一,青牛觀傳位大典如期舉行,眾多東山郡觀禮者見證下,秋實老道授觀主位與呂東山。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觀裡免不得一場熱鬧,到第二日,呂東山自到山門處送離開的客人,秋實已不管,換上常服,捂著臀上舊傷,在石牛前抹眼淚哭。

兒子送客,呂威尚未離觀,懸著心過來問:“咋了?”

老道不斷抽泣:“守著它幾十年,總有些情分,臨要走,竟又捨不得!”

呂威笑勸:“那莫走哩,就觀裡住著,東山敢不孝敬你?”

兩邊都知青牛的根底,只不敢說破而已,前些日大羅傳過音,讓他更不踏實,生怕多年謀劃落空,是真不想放秋實走。

圓滾滾眼淚未停:“我這年歲,哪還好耽誤?觀裡可沒大娘子!”

擾得呂威嘆氣,他再道:“我這身肥肉,起臥都難,臀上傷又未好,今日還俗,帶幾個無心修道的去伺候罷!”

呂威皺起眉:“哪幾個?”

秋實搖頭:“還不曉得誰願走。”

就提高音量:“觀裡孩兒們,可有無心修道,願隨我還俗的?”

過一會,平日伺候他起臥的小道童跑來,遠遠磕頭:“觀主,我一心修道......”

這孩兒也是呂家送來的孤幼,讓秋實罵:“還沒老子卵兒大,還曉得一心修道?滾!”

道童跑走,等了半天,並無一人過來。

秋實眼淚又下來了:“哎喲,氣死我,都是些沒良心的!”

呂威放下心,笑道:“不是不允你,只他們修道多年,不願再還俗,我府裡......,嗯,你究竟去哪?”

以前問過,秋實答的留在東山郡,現下眼都不眨:“便娶大娘子生下孩兒,我這一脈,也要算青牛觀俗家弟子,祖師妙法,不敢外傳生因果!離青牛觀近些好,相互有照應,就郡內隨意尋個城,多半還是龍鱗,熱鬧!”

“那可好,同城住著,還能串門!你來,不願住客卿府也成,我叫呂上尋好宅子安置,弟子們不來,再送你兩個丫頭!”

秋實點頭:“送丫頭,年歲小的我不要,不如大人,曉得知疼知熱!”

說一會兒話,也不好久留在青牛觀,呂威道:“我也該回去哩,你若到龍鱗,正好同路!”

秋實又擠出眼淚:“我再看看觀裡,也想先去別的城走走,過幾日再去尋呂上!”

哄走呂威,圓滾滾收起眼淚,觀裡觀外真又看一圈,方背上行囊,要走。

呂東山送到山門處:“一日為師,一輩子是我師父,有事兒可說一聲,真娶師孃那日,我領師弟師妹們去幫你接親!”

秋實無精打采地:“曉得了,兔崽兒好生做觀主,七百多年呢,莫壞在你手裡。”

呂東山笑聽著,後間忽就有人喊:“師父慢些,我不似他等沒良心......”

是個中年人,也已脫了道袍,叫呂東山吃驚:“藏夏師兄!”

藏夏跑近,抱拳道:“觀主,師父身邊都沒個人,這般淒涼模樣,我哪忍心?也還俗,隨去伺候罷!”

這師兄與自家不貼心,但好歹也是七階修為,還想著慢慢拉攏的,呂東山有些難捨,勸道:“師兄,修道要緊!”

藏夏應道:“左右師父只在東山郡打轉,都能親近著!我跟去伺候,也得算青牛觀俗家弟子,今日向觀主立誓,自家子嗣外,絕不再傳本門妙法!”

弟子有孝心,新觀主剛承位,真就不允,任秋實孤零零一個人離開,也說不過去,呂東山只得點頭:“那有勞師兄,往後也莫忘親近,想置家室時,我想能幫些忙的!”

但沒送出幾步,明月背包裹追來:“掌門師兄,左右我要還俗的,就隨老觀主去,盡孝心伺候他兩年罷!”

又是個七階,但這個本已留不住,呂東山堆滿笑:“師妹這,我不好多說,但兩年婚約......”

秋實頓足,卻扯著臀上傷肉,抽著冷氣:“哎喲!說了還不信,老子能對諸天起誓,這輩子便成地仙,也只在東山郡,不會欠你呂家因果!”

呂東山笑不停:“我也為難,就怕大婚時,商城主娶不著娘子,來尋我不是!哪用師父起誓?”

明月臉微紅,道:“呂家有恩於我,既接下婚書,我也無悔,更不敢欠此因果,願一世為青牛觀俗家弟子,本觀妙法,只敢傳子嗣!”

呂東山方點頭。

但隨後,又追出來個,也要還俗,這個只是小五階,又與他不親近,呂東山就不在意,點頭允下。

最後再來一個,修為更低,只四階的,也是觀中邊緣人,一併允下。

再往後,沒了。

秋實嘆著氣:“能得四個弟子還俗伺候,也算未白做一任觀主,走咧!”

話是假話,嘆氣是真。

前兩日就一個個私下通氣,都是與呂家不親近、自家反看重的,未敢明說大羅金仙傳承,暗說了五人,只來四個。

各人的仙緣,強求不來。

出觀後,走出百十裡,藏夏方問:“眼下已沒外人,師父說句實的,咱們究竟去哪兒?”

秋實沒理他,隨來四人中,明月與另一個不是他弟子,先問:“咱青牛觀俗家弟子這一脈,今日就立起哩,你倆可願改拜我為師?”

不想任呂家使喚、爭霸,信這老觀主另有隱情,方隨他離開青牛觀,豈能不願意?

待這兩個在道邊叩首拜了師,秋實方顯擺著,把青牛觀由來、大羅已下界收他為入門弟子說明,叫四個徒兒驚喜萬分。

末了,方應藏夏的話,他對明月道:“你們師祖爺,叫我去綠柳等石牛,但那廝放狗咬過我,定還記著仇,乖徒兒,就要靠你進城哩!”

叫明月手腳無措:“觀...師父,天下哪有未婚住進夫家的道理,我...我......”

非賣徒弟不可的圓滾滾揮手:“哪至於,咱又不住他府裡,同城不成麼?他接親時,還省事兒!”

122.同城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