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己只是存在,就能幫到他人。

讓自己變得“有用”。

——那或許正是羅素最初的願望。

注視著摩根小姐被淚水浸滿的雙眼……

羅素卻彷佛看到了昔日的自己。

那是遠在來到這個世界之前的自己,從童稚之時就已然誕生萌發的願望。

愈發澎湃的心緒,如同漲潮時期的浪潮。

蒼白色的狂野火焰終於是抑制不住。

從眼底附著燃燒、將羅素的整片視野完全燒盡。

整個世界都被白色的火焰灼烤、捲曲,像是放到燭火之上的照片……

耳邊機器的轟鳴聲逐漸消散。

眼前昏暗的世界變得相對來說明亮了一些。

原本的下城區、摩根小姐都消失不見。

雙手互相緊握,傳來的觸感真實無誤。

比起幻覺,更像是自己真的被傳送著、出現在了某處。

——但這也肯定不是現世。

因為低頭望去之時,羅素看不到自己的影子。

他此刻所在的地方,正是他每次發動自己真正的靈能時,都能看到的那座“靈堂”。

有著諸多空洞的相框,以及那高高低低的白色蠟燭……

愛麗絲、藍歌鴝和樂園鳥父親的照片,還擺在自己眼前。

只是這一次,他的意識格外清醒。甚至擁有了自己真實的軀體,而非只是模湖的、連手都沒有的意念。

原本的羅素,就像是恐怖遊戲的主角一樣。

走過來按一個調查鍵,也沒見伸出手來、東西就隔空被拿了起來,甚至還能翻著調查……

這時,羅素意識到……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麼。

這是……移湧儀式吧。

藍移=紅移,覺醒靈能之名的儀式。

這意味著羅素的紅移數值,剛剛又提升了一級。

也同時意味著,在羅素的“理性”突破常人極限之前,已經有了隨時可能失控變成惡魔的可能……

而這時,羅素終於能做出自己一直想做、但之前在幻境中始終無法做到的事了。

他第一時間回頭望去,想要看看自己身後到底有什麼。

畢竟他之前的視角是被固定住的……只能看到身前與兩側的照片。

但是他剛回過頭來,就愣在了原地。

只見自己的背後,沒有任何白色的蠟燭。

大大一張桌子上,只擺著兩個緊挨在一起的相框。

雖然房間環境稍顯昏暗,但羅素一眼就能認出……那相框裡的人物是誰。

右邊的相框中,是一個有著金色貓耳、碧綠色童孔,笑容明耀而自信的少年。

他似乎正伸出右手,與另外一人互相搭著肩膀——因為他的左肩上,也搭著這樣的一隻手。

貓耳少年的右臂穿出了自己所在的相框,出現在了隔壁相框中那人的肩膀上。

那是留著黑色齊耳短髮,容貌比貓耳少年更為清秀、身材也更為纖瘦,面容看上去像少女般陰柔的害羞少年。

那是……上輩子的自己。

是剛上大學時,學生時期的自己。

羅素與“羅素”就像是夥伴一樣,互相攬著對方的肩膀。雖然是兩個不同的相框,但就像是合照一般。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那是。

“我”的照片?

——那我是誰?

“……你怎麼這麼沒用啊。

“學習也不行,也交不到朋友。”

耳邊似乎傳來了童稚之時,來自父母的斥責。

或許只是隨口的抱怨,但孩子卻悄無聲息的記住了。

表面上沒有表現出任何的異常,就照常去自己與自己玩,就像是連責怪的話是什麼意思都聽不懂的愚笨小孩。

悶悶不樂的時候,聽到了友人那如同天使般的聲音:“有什麼不開心的別憋在心裡啊。”

可真正淚水決堤之時,安慰的聲音就變得無趣:“不明白……這種小事有什麼好哭的?

“——是你自己太敏感了吧。”

確實如此。

幼小的羅素也知道,有問題的是自己。

他的感情太過敏感、如同蛛網一般……蚊蟲的掙扎就能引起整個網的震動,喚醒名為“恐懼”的蜘蛛前來捕食。

就連睡覺的時候,他都會因此而做噩夢。

夢到自己因為太過沒用而被開車送到遠處,然後丟掉……像是棄犬一般。

夢到自己因為太沒用而不被允許回家,自己哭泣著錘著門、卻沒有任何回應。

夢到自己的喉嚨說不出來話,努力想要向人解釋、而對方的表情先是關心隨後變得厭煩。

……啊,是那個時候啊。

他無聲的自語著。

的確如此。

從那個時候開始,幼小的羅素就明白了……沒有人可以真正理解他人的立場,沒有人可以共鳴他人的心理。

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沒有人可以“成為”其他人。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獨立的。

因此,人與人之間發生糾紛與爭吵,誤解與矛盾是非常合理的。

若是普通人的話,或許會因此而變得成熟、懂事一些……

也或許會變得沒有那麼敏感、變得沒那麼容易被傷害。也有可能乾脆變得自卑、內向,不再和人交流。

無論那種可能都是合理的。

但羅素的與眾不同的就在這裡。

……他的反應實在太過激烈。

——如果理解不了他人的立場、如果體驗不到他人的想法,就想辦法去“成為”別人。

有了相同的愛好、相似的思維模式、相近的水平之後,就能夠與任何人成為朋友了吧。

——如果自己的失敗太過痛苦,就去實現他人的願望吧。

只實現他人的願望……勝利了同樣可以共享喜悅,失敗了也不會讓自己失望。

——如果自己太過無能的話。

那就不要做自己,而去成為他人。

從最開始,就不是被動的“討好型人格”。

而是比那更加詭異、更加異常的什麼東西。

學習他人的特長、體會他人的喜好、感受他人的悲喜、實現他人的願望。

然後,成為他人在世界上的“另一個自己”。

被人們所喜愛是理所當然的。

被少數敏感的人恐懼、厭惡也是理所當然的。

……與其說是交朋友。

倒不如說是,為了取而代之。

學生時期,有著許多朋友的“首領”一般都有固定的交友圈子。

而羅素就可以通過觀察、模彷、學習,很自然的打入其中。

但被羅素模彷的人,並不像是羅素進步的那麼快。

於是很快……

原本只在圈子邊緣,但很快羅素就成為了圈子的中心。

再往後,原本的中心就被疏遠成了邊緣。

因為那人的定位和羅素完全重複了——而效能上遠不如羅素。

會因為他的愛好、他的性格而聚集起來的圈子,自然而然就會被羅素所掠奪。甚至被掠奪了身份的人也不會憎恨羅素……

因為人怎麼會憎恨另一個自己呢?

他只會憧憬——因為羅素正是他“理想中的自己”。

如同以慾念催動的魔鏡,每個人都能從中看到最適合自己的、“理想中”的朋友。

並非是表演,而是“成為”。

你喜歡和朋友討論什麼遊戲,我就去瞭解、學習;

你喜歡朋友擅長做菜,我就學習烹飪;

你喜歡朋友性格好,我的性格就柔軟溫和;

你喜歡朋友足夠開朗,我就變得主動而熱情……

只要每件事都做到最好,就不可能變得“沒用”。

——因為在每條道路上,他都不可能是最後一名。

被羅素所模彷的那人,終將被他所超越。

“羅素”或許不會是最優秀的,但他永遠都不會是最沒用的。

而追根朔源的話……

這樣的“羅素”,又誕生於誰的願望呢?

“……是我啊。”

羅素恍然。

——成為這樣的羅素,正是誕生於他自己的願望。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