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一套普普通通的楊家劍法,穆桂英開始了第二次的演練。

這一遍,還是同樣的招數,使出來的威勢卻大不一樣,只見寶劍鋒芒畢露,凌厲如電,不復之前的溫文爾雅,而是如雷霆霹靂一般,摧枯拉朽。

第三遍...

第四遍...

...

沒過多久,穆桂英便將一套楊家劍連著練了七次。

同樣的劍招,每一次卻能變化出截然不同的路數,有的如春蠶之絲,綿綿不斷;有的如錢江大潮,洶湧澎湃;有的如飛燕穿雲,小巧迅捷;有的如高山險峰,古樸雅拙...

她如今地位已高,極少在人前顯露武功,此番指導辛子秋練劍,便引得大廳中眾人都凝神觀看,每個人依照天資不同,都有所收穫。

資質平庸者,看了六七遍,連劍招都只能記住個五六成,其中變化精微之處,卻是一點也看不出來。

如楊金花,楊排風這些高手們,卻不止能記熟劍招,還能將各種變化都看得明白,均是暗暗點頭,對穆桂英返璞歸真的絕頂武功讚歎不已。

場中的那個色目人,一直抱著雙臂,眼睛半睜半閉,似乎對一切都毫不在意,唯獨在穆桂英練劍時,瞳孔微微一縮,暗暗吃驚:

"中原人中,竟有如此了不起的高手!"

而辛子秋初時還將每一劍的招數和不同用法默默揣摩,可到了後來,眼前的劍招慢慢模糊起來,留在腦海之中的,只是連綿自然的劍意,他心中似乎漸漸悟到了什麼,既感迷茫,又隱隱有些欣喜。

默記招式和變化,對他這樣過目不忘的天才來說,根本不需要思考,反而是穆桂英劍法中的每一招,都似乎含著劍術的至理,與他所學的八卦劍訣中所述的諸般法門隱然若合符節,兩廂印證之下,其中的奧妙昭然若揭。

辛子秋學劍時間不長,也從沒有人對他詳加指點,因此是一塊璞玉,毫無先入為主的各種約束,對於劍招中的道理領悟的比別人還要多得多,穆桂英的每一招,都令他有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痛快之感。

穆桂英打完最後一遍,收招定式,將寶劍歸匣,見到辛子秋呆呆地瞧著她,兩顆墨色眸子如大海般遙遠深邃,眼中光華閃動,似乎有所明悟,滿意地點了點頭。

心想這孩子的悟性比自己想象得還要高出許多,只看了這一會兒,就明白了其中的深意,也不枉她勞心勞力地指點一番。

只聽她繼續總結說道:

"天下沒有無敵的招數,即便是千錘百煉的楊家劍,單拿出來一招一式,終究會被人破解而去。但劍法,又何必要一招一招分開來用?"

此話一出,不少人都莫名其妙,劍法不是一招一招來用,那是怎麼用的?

可聽在辛子秋耳朵裡,卻不啻於驚天霹雷,又好似醍醐灌頂,甘露降心。

他對上乘劍術的最後一層窗戶紙,就此被捅破了。

不論如何精妙的劍法,只要有招有式,便有跡可循,不論使得再好,也能被人找到弱點,但若是能將離散的招式連貫起來,渾若一體,連綿不斷,便即使有破綻,也能令對手無法攻擊瑕隙。

八卦劍訣中,也有"意如飄旗,氣似雲行,劍若游龍,疾如飄風,意在劍先,節節貫穿"這幾句,說的就是八卦劍運用之時,劍要動起來,一旦停滯,便落了相,會被對手利用和破解。

這個道理,說起來簡單,其實真正能領悟運用到劍法實戰當中的,實在是鳳毛麟角。

可天才與普通人的差距,便在於此。

辛子秋初聞大道,喜不自勝,對穆桂英傾囊相授的情誼十分感激,抱劍在手,深深施了一禮說道:

"多謝大帥傳劍之恩。"

穆桂英見他這幅表情,便知道他已經領悟到了自己的意思,滿意地點了點頭,露出一個欣賞的笑容說道:

"不必客氣,我講得都是最基本的劍理,你能領會到更深的一層,那是自己的本事。既然學完,那就去和這位貴客演練一番,看看是否真的有用。"

辛子秋重新提劍下場,朝著那抱手而立的色目人拱手道:

"讓閣下久等了,還沒請教你的名字。"

那色目人半張半閉的眼睛陡然睜開,放出兩道精光,凜然答道:

"我叫做Hassan,依你們中原人的習慣,也叫做霍山,咱們繼續打過。"

說著身子一晃,便消失在原地,一道黑影衝向辛子秋,快得不可思議。

場中眾人都是一驚,這霍山身法之快,武功之高,可遠在剛剛的卓浦巴和完顏魁之上,難怪一直都是一副好整以暇,誰都不在乎的模樣。

辛子秋不敢怠慢,劍尖斜斜一指,似乎毫無章法,卻令即將撲上身的黑影退了一步。

只這一劍,便盡顯上乘劍術中"意在劍先"的精髓。

穆桂英看了,連連頷首,十分滿意,

只這一步之差,辛子秋寶劍頓時有了施展空間,只見他刷刷刷一連三劍,快得不可思議,彷彿習練多年的招數一般,卻全是刺向空處,令人莫名其妙。

可他每一劍刺出,那黑影便凝滯一分,等三劍出過,色目人霍山已經守住了身形,站在場中,臉上微微有些驚愕,用生硬的漢語說道:

"古怪的劍法!"

說著從懷中拿出一柄彎彎的短刀,抽刀離鞘,順手揮了兩下說道:

"我要用兵器了。"

辛子秋笑道:

"原該如此,咱們繼續打!"

說著縱上前去,一劍刺出。

...

楊金花剛剛看了辛子秋三劍逼退霍山,心下十分佩服,可也有些疑惑,便向母親問道:

"娘,這是咱們楊家劍法麼?我怎麼沒見過有這種怪招?"

穆桂英笑道:

"是楊家劍,但也已經不是楊家劍了。對現在的小秋而言,此時天下所有的劍法,恐怕都沒多大區別。唉,這孩子的悟性之高,當真不可思議。"

馬鳳姑也是用劍的高手,此時湊過來說道:

"說得對,這小家夥看了你演練的幾套劍法,就跟變了個人似的,真是令人匪夷所思,我們峨眉派數千弟子,沒有一個能和他相提並論的。就是我那小師弟劍魔白一子,號稱武林中劍道天賦第一人,恐怕也及不上他。你可知道他的來歷和師承?"

穆桂英搖了搖頭,看了賈憲一眼。

賈憲捋著鬍鬚笑道:

"老朽也不知道小秋的來歷,我們是在一處荒郊野地中巧遇的,他說師父姓張名坤,是位隱居的高人,不過那是他術數的老師。至於武功家數,老朽也看不出門道。但是那時的他,老實說武功還很一般,沒想到不過短短數日工夫,居然進境神速,強橫如斯,實在令人既高興,又慚愧呀。"

穆桂英也說道:

"他這一身武功確實和中原各大門派都不相同,我也瞧不出來他的師承,只是看這孩子剛剛所用的劍法輕靈飄逸,實屬上乘,不過用得不成章法,似乎沒人指點過他,這才多點撥他幾句,沒想到他居然領悟得如此之快。看來這孩子以前並沒什麼高人做師父,大概是自己機緣巧合,撿到了前輩的劍譜拳譜自己練的武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馬鳳姑覺得穆桂英的推斷很有道理,點點頭說道:

"應該是這樣,否則他的武功造詣應遠不止於此。不過小小年紀,憑藉自己就能將武功練成這樣,實在也很了不起了。"

"只是外功好學,內功難練,劍法也就算了,可他的一身渾厚真炁,不知是怎麼學到的。難不成是偶然得到了什麼大補的丹藥,又或者仙草神果之類?那運氣也未免太好了些。"

穆桂英微微一笑:

"也許吧,誰知道呢?不過這些都不重要,咱們習武之人,首重品性,武藝高低還在其次。這孩子年紀雖小,卻有古人任俠之風,能明辨是非,急公好義。就憑這一點,不論他武功如何,咱們都該好好結交,以禮待之。只可惜他年紀太小,不然把金花嫁給他,倒也是一樁美事。"

楊金花在一旁雙頰緋紅,嬌嗔道:

"娘,這種話可休要再提..."

穆桂英年少時就是膽大妄為,敢愛敢恨的俠女,曾經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綁了楊宗保到穆柯寨強行成親。

只是現在年紀大了,又坐鎮天波府,有時不得不擺出一副威嚴端莊的面孔,但少年時的飛揚心性,卻依然還在,尤其在女兒面前,有時候更顯得為老不尊,常常出人意表。

...

就在眾人竊竊私語的時候,辛子秋和霍山已經交手數十個回合,不分勝敗。

辛子秋自出世以來,會過的厲害人物也不少,其中不乏突破人類界限,擁有超凡之力的高手,但若論招數之精,卻無一人能比得上眼前的霍山。

此人身法如電,手中彎刀招數繁複多變,層出不窮,而且不遵循武學常理,出刀位置及其詭異,令人防不勝防。

辛子秋初窺上乘劍術,一時間還不能完全化為己用,面對霍山強大的壓力,剛開始還有些手忙腳亂,應付不來,全仗著自己金鐘罩神功護體,只攻不守,勉強應付。

但二十個回合過後,他出招卻越來越得心應手,漸漸忘卻了是在應對高手的攻擊,反而一心一意,將自己所學施展出來,宛如練劍一般。

他腦子裡此時所想,全是穆桂英那七套看似一樣,卻又大相徑庭的劍法。

區別天才與普通人的關鍵,往往並不在於智力與反應,而是知與行之間的距離。

就好比做初等數學的習題,定理只有那麼幾條,簡單易懂,每個學生都會,但做起題目來的效果就千差萬別。

能將定理領會變化到什麼程度,解決掉多複雜的難題,就全靠各人的悟性不同了。

大多數人,即便背熟了定理,面對習題時依舊束手無策,不知從何開始。

少部分人,經過了大量的練習,總結了套路,可以解決大部分的題目,但面對真正的難題時,還是絞盡腦汁也毫無頭緒。

只有那極少數人,才真正做到只要稍加練習,便能舉一反三,知行合一,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對待任何題目,都有獨出心裁的見解,什麼都難不倒他。

這樣的人,在常人眼裡,便是難以理解的天才。

辛子秋便是這樣的天才。

穆桂英為他演示的,是劍術中的至理,也是無數人從大量實戰中總結出的規律,這些東西,任你再如何聰明絕頂,也決計無法憑空想出。

但一旦明白了這些道理,他就好像掌握了初等數學中的各種定理一樣,面對各種複雜的場面,都自然而然地從其中生出應對之策,彷彿畢生研習一般。

...

兩人又鬥了四五十招,辛子秋越戰越勇,此時已然不須存想,各種奇招妙詣層出不窮。

不論楊家劍法,還是他自己的八卦劍術,倶是信手拈來,圓轉如意,毫無斧鑿痕跡,同時他體內先天無極功自然流轉,雄渾無匹的真炁隨心而動,沛然而至,與劍招配合得天衣無縫。

就連初學乍練的雷法,也在這不經意間發揮了出來。

此時辛子秋身上透著一層金光,隱隱有雷鳴之聲,正是五行雷法中的戊土陽雷。

戊土雷法籠罩之下,在他身前左右形成一片無形的防禦,霍山刀鋒每每欺近他身體,便感到有排山倒海般強勁的彈力,將刀上的力道化掉,而且微微帶著反擊之力,不禁心中驚駭。

戊土生辛金,辛子秋體內的戊土陽雷,自然催生辛金陰雷,一道道白光,伴隨著陰戾之氣,在他手中寶劍上盤桓纏繞,更添凌厲之意。

兩種神雷,已經是辛子秋目前內力能催使的極限了,但威力之大,仍舊駭人聽聞。

霍山每次與他刀劍相交之時,都覺得整條臂膀如遭雷齏,疼痛難忍,一個不留心,只聽"嘶啦"一聲,他右邊袖子被辛子秋白虹劍挑開,露出了大半截胳膊。

辛好他反應奇快,否則手臂都要被割開一個大口子。

可如此一來,他小臂上一處紋身露了出來,那是一柄血色匕首,鮮豔欲滴,透著森森詭異。

辛子秋一見這紋身,頓時想起了一件事,不由得怒從心頭起。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