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的莫斯科就像是個碩大的蒸籠,將近四十度的高溫,將清晨落下的那點雨水全部蒸騰起來,化作了潮溼粘稠的水氣,人們浸潤在這樣的空氣裡,再加上頭頂那枚無處躲藏的豔陽,免不了會有一種胸悶窒息的感覺,令人難以忍受。

從大克里姆林宮的階梯上踱下,維克托看了一眼手上的腕錶,隨後便將手中的公文包交給迎上來的瓦連卡,同時語氣飛快的說道:“去監察委員會,快點。”

瓦連卡接過公文包,點點頭,迅速轉身朝著停車場的方向奔去,他得趕緊將車開過來。

如今的聯盟中央監察委員會還沒有遷到克里姆林宮來,它在莫扎伊斯克路上有一棟屬於自己的大樓,離著博羅季諾戰役博物館不是很遠,但是從克里姆林宮趕過去,卻需要將近半個小時的車程。

黑色的伏爾加轎車很快開了過來,瓦連卡將它停在維克托的面前,正準備下車的時候,卻被後者制止了,維克托現在趕時間,他不需要自己隨行人員專門下車替他開門。

從前天晚上開始,維克托就向馬林科夫提出了建議,希望對方能夠批准中央監察委員會對包括波利揚斯基在內的一部分黨員代表展開調查,但馬林科夫顯然對這個建議有所顧忌,他擔心在黨代會召開期間,才剛剛組建起來的中央監委便大動干戈,可能會在黨員代表中造成不好的影響。

按照布爾什維克黨的章程原則,中央監委是由獨立辦案許可權的,不管斯大林同志執政時期如何削弱這個部門的許可權,至少在形式上,這種許可權還是被儲存了下來,否則的話,在全聯盟黨代會召開期間,也不會專門先將中央監委委員的大名單確定下來了,因為按照規定,監委委員是不能同時擔任中央委員的,這也就是說,中央監委與中央委員會是兩個平行的機構。

如果是在政治穩定的時期內,就像過去近三十年裡,在斯大林同志牢牢掌握政權的時期內,這些規定的存在就沒什麼意義,在未經斯大林同志批准的情況下,不管是安德列耶夫領導的監委,還是什維爾尼克所領導的監委,都是誰都調查不了的。換句話說,就是中央監委的許可權能不能得到實現,完全要看斯大林同志的臉色。

而現在呢,當馬林科夫同志地位不穩,赫魯曉夫向其發起挑戰的時候,中央監委的獨立辦案許可權倒是可以體現出來了,只要在證據詳實的情況下,監委會有三分之二的委員認為應該給予調查的時候,委員會就能對某位中央委員展開相應的黨內調查。

馬林科夫在中央監委中所能影響到的委員人數,雖然達不到三分之二的壓倒性優勢,但作為監委主席的莫斯科托夫卻是他的人,另外,以維克托的能量,再加上一些不希望看到赫魯曉夫冒頭的人的幫助,推動監委對波利揚斯基展開調查,還是很有可能實現的。

前天晚上,維克托就波利揚斯基的事情與馬林科夫交換了意見,對就像前面所說的,馬林科夫沒有支援維克托的提議,他認為赫魯曉夫雖然在四處搞串聯,並且以批判個人崇拜的名義,向斯大林同志的權威發起了挑戰,但他卻不太可能改變聯盟當前的政治格局。

在馬林科夫的眼中,聯盟當前的政治格局是什麼樣的?實事求是的說,馬林科夫也感受到了來自赫魯曉夫的威脅,這傢伙的一系列操作弄的馬林科夫非常被動,與會的黨代表中,有些人的態度也開始變的曖昧起來。但即便如此,馬林科夫依舊認為自己還能掌控住局面,因為赫魯曉夫對斯大林同志的批判,同樣對他是有利的,因為在過去幾年中,馬林科夫所推動的改革,其實也是在改變斯大林同志時期那些過度偏重重工業的經濟政策,而且經過幾年的建設,聯盟的經濟狀況,尤其是農業狀況,確實也有了很大的改觀。

在本次黨代會上,貝利亞之所以向斯大林同志的權威發起挑戰,是因為他認為自己能夠甩開馬林科夫單幹了,所以,挑戰斯大林同志,其實就是在挑戰馬林科夫。而馬林科夫之所以同意與赫魯曉夫聯手,將貝利亞踢出聯盟的核心決策層,則是因為馬林科夫也認為他不再需要貝利亞了,他認為自己所推動的經濟改革,已經令聯盟的經濟狀況得到了改觀,那些來自聯盟各地的黨員代表們應該對此心知肚明,所以,即便黨代表中有些人不站在他這一邊,但支援他的人應該還是佔據絕大多數的。

沒錯,此刻的馬林科夫同志是有著足夠自信心的,而這份自信心,就來自於之前五年聯盟所取得的經濟建設成就。他認為自己做的足夠好了,若是換了別的人,不一定就能在成就上超過他,所以,那些黨代表們不支援他又能支援誰?

但作為國家安全工作的負責人,作為一個整天同大量情報打交道的人,維克托的心裡可是沒有那麼大的自信,他承認馬林科夫的改革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聯盟的經濟狀況,尤其是緩解了農村的發展困境,改善了農民的生活條件等等等等。如果讓馬林科夫繼續主導聯盟的經濟改革,或許過上幾年之後,聯盟的經濟狀況就能獲得更大的改觀。

可問題在於,那些前來莫斯科參加會議的黨代表們,不僅想要看到聯盟的經濟改革,還希望看到一定程度上的政治改革,而在過去五年的時間裡,馬林科夫在政治改革領域卻是毫無建樹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果對過去五年聯盟核心領導層做一個劃分的話,那麼馬林科夫無疑就是在負責經濟改革領域內的工作,而負責和推動政治改革的,則是貝利亞,這也是兩人的政治結盟能夠在權力金字塔頂端站穩的主要原因。

現在,貝利亞因為較為激進的政治改革方針,被直接踢出了局,而馬林科夫卻沒有對自己的改革綱要做出修改和補充,沒有在其中加入政治改革的元素,這就讓他變成了一個瘸子,只能靠一條腿走路了。就在這個時候,赫魯曉夫跳了出來,他反反覆覆宣揚自己的理念,並且旗幟鮮明的提出了反對個人崇拜的口號,如此一來,在與會的黨代表們看來,此人就是那個踹翻了貝利亞之後,扛起聯盟政治改革大旗的代表人物了。

或許在很多與會的黨代表們看來,支援赫魯曉夫同志,並不意味著就是反對馬林科夫同志。既然馬林科夫同志擅長於搞經濟改革,那就讓他去搞經濟,而赫魯曉夫同志既然善於改觀政治,那就是讓他去負責政治路線方面的工作,這是兩全其美的選擇。

如此一來,一個新的界定便出現了:既然馬林科夫搞經濟工作,那由他出任部長會議主席顯然是穩妥的,而赫魯曉夫既然在政治路線的引領上有一套,那就讓他出任中央書記的職務......這種說法,在如今的莫斯科很有市場。

在維克托看來,或許馬林科夫自己都認可這種觀點了,畢竟他對黨務工作從來就不感興趣,務虛對他來說就是浪費生命,這也是他前兩天不想針對波利揚斯基搞事的最主要出發點。

不過,局勢在今天上午的會議中發生了轉變。

按照會議的議程,今天上午是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大名單的首場選舉,一上午的時間,黨代表的集體表決中,共選出了一百三十三名中央委員和一百二十二名候補委員,令人感到震驚的一點是,在布爾什維克黨的歷史上,甚至包括了該黨還是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歷史時期在內,黨內中央委員的選舉第一次出現了“跳票”的記錄,選出的一百三十三名中央委員中,有五人不在最初的中央主席團推薦大名單內,而一百二十二名候補委員中,更是有九人不在推薦大名單中。

有不在推薦名單內的人進入了大名單,那就意味著有原本在大名單中的人落選了,儘管人數不是很多,但這件事卻依舊是大事件,它意味著黨內的局勢正在失控,意味著當前以馬林科夫同志為核心的聯盟最高領導層,已經失去了對整體局勢的把控。

最重要的是,落選的人幾乎都來自於工業黨,來自於馬林科夫同志的政治派系,且不說丟掉幾個席位之後,馬林科夫對中央委員會的掌控力度被削弱,單單是在派系內部,他的個人權威都將受到極大的削弱——小弟們追隨老大不是因為老大長的帥,而是因為老大能給大家帶來無盡的前途,若是這個老大連兌現承諾的能力都沒有了,那小弟們還有什麼盼頭?

透過跳票進入中央委員會的人中,包括了基輔州的州委第一書記庫德裡亞夫採夫等人,而這些人都是波利揚斯基串聯名單中的人物,倒是波利揚斯基本人未能進入中央委員會。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