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其實原本就是缺乏本來面目的,至少是缺乏一個真實的本來面目,它就像是個空白的畫板,但凡是有能力的人,都可以在上面塗抹上兩筆,而在漫長的歲月長河裡,你塗上兩筆,他塗上兩筆的,不用等的太久遠,或許只是百八十年之後,那段曾經很清晰的歷史,就已經變得面目全非了。

最重要的是,在考證或是品評某一段歷史的時候,人們總是喜歡站在一個提前設定好了個人好惡,亦或是政治立場的角度上,去對這段歷史進行分析,而完全不顧當時的歷史大背景亦或是社會整體氛圍,這同樣也會導致評價的偏頗和不公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就拿當年斯大林同志與布哈林、托洛茨基之間的鬥爭來說,他們之間誰對誰錯,誰做的過分,誰的態度更溫和,這些東西且不去靈論,單單是站在聯盟的立場上,三方的立場誰的更正確一些?

布哈林堅定地支援新經濟政策,並且認為從二十世紀初就開始實施的新經濟政策,應該在蘇聯一以貫之的執行下去,甚至應該在原有的基礎上,給與更大的拓展和延伸。他認為聯盟仍舊是一個農業國,因此,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農業和輕工業的發展上。

而托洛茨基的立場則是與布哈林截然相反,他的不斷革命論完全否認了農民的利益,也否定了列寧同志有關革命可以先在一個或是多個國家獲得勝利的立場,認為社會主義者就不能同一切的其它力量和平相處,更不能與階級敵人進行談判。

在這裡,且不說布哈林與托洛茨基的立場在當時是否正確,就從後來發生的一切歷史事件來看,倘若當初的政治鬥爭中,布哈林所在的派系獲得了成功,聯盟的大政方針由他們主導了,那麼聯盟繼續推動新經濟政策,加強在農業和輕工業方面的發展,並忽視以軍事工業為主的重工業的發展。如此,在十五六年之後,當蘇德戰爭真正爆發的時候,聯盟拿什麼去打贏德國人?拿什麼去獲取衛國戰爭的勝利?

或者更進一步的說,若是聯盟沒有在短短兩個五年計劃期間,建立起完備的軍事工業體系,沒準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歷史都改變了,德國人可能根本不會在吞併波蘭之後調頭西顧,而是夥同遠東的日本,率先將聯盟瓜分了。到了那個時候,德國人和日本人在西伯利亞會師,日本人消除了來自北方的威脅,德國人獲得了聯盟的糧食和石油、礦產資源,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戰爭,定然會出現另一個結果了。

反過來,若是布哈林失敗,而托洛茨基獲得了勝利,那麼以後者極左的立場,聯盟大清洗的規模及後果恐怕將會更加的嚴重,不僅如此,二戰後全世界廣泛興起的紅色共運浪潮,恐怕也不會出現了,因為它會在初期就被徹底的扼殺掉。這一點,從托洛茨基對待中國革命的立場上就能看出來。

所以,斯大林同志的出現,或許不是聯盟最好的一個選擇,但卻是當時社會背景和國際環境下的最佳選擇,這一點,任誰也不能否認。

米利恰科夫當年在立場上,其實是傾向於布哈林的,他反對農業集體化政策的根本原因,便是因為他支援新經濟政策的繼續推行,換句話說,他是隨著布哈林被開除出政治局而被罷免的。這些年,他在馬加丹的勞動營中服刑,或許是思想上真的受到了洗禮,又或許只是將真實的想法隱藏起來了......但對維克托來說,這些都不重要,因為如今的局勢,就是大局已定,有關農業集體化的辯論,早就已經終結了,布哈林的那一套已經沒有了市場,而且,隨著蘇美關係的徹底惡化,引進外資這種事情,也不可能實現了,所以,重回莫斯科的米利恰科夫至少在理論問題上是沒得選了。如今,他即便是重新將布哈林那一套搬出來,在全聯盟範圍內,恐怕也收穫不了任何掌聲了。

所以,維克托需要判斷的,只是對方在站位上是如何選擇的,他是真的堅定支援斯大林同志呢,還是包藏著什麼樣的禍心。

當然,要想判斷出這一點,僅僅靠一兩次接觸是遠遠不夠的,長時間的聽其言觀其行,才是最為穩妥的方式。

................................

入夏之後,莫斯科的天氣一天熱過一天,而隨著雨季的到來,陰雨的天氣也開始變的多了起來。儘管莫斯科廣播電臺每天都播放著天氣預報節目,但如今這年月的氣象觀測錯漏實在太多,十次的預報中能有那麼兩三次準確的時候,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畢竟這年月裡,還沒有氣象衛星這種東西。

說到氣象衛星這個東西,就不能不牽涉到聯盟正在大力推動的火箭研發計劃,畢竟一切與太空技術研發有關的專案,都是起自於火箭技術發展的。

就在聯盟研發出射程超過三千公里的火箭之後,以科羅廖夫為首的火箭技術研發小組,就在火箭研發方向上有了與軍方不盡相同的設想。在火箭研發的具體方向上,軍方的態度一向都是明確的,那就是繼續推動載重量更大、射程更遠的新一代火箭,幾噸的載重量、三千公里的射程,並不能真正滿足軍方的需求,也不可能是火箭研發技術的終點,而按照軍方的設想,聯盟在火箭技術上的基本需求,至少應該是百噸的載重量,超過八千公里的射程。

為什麼火箭的射程應該超過八千公里?很簡單,因為只有射程達到這個距離,聯盟才能使用火箭將核彈直接投擲到美國本土去,從而在核武器的投放方式上,對美國形成壓倒性的優勢。

是的,隨著美蘇之間在全球範圍內的對抗局面正式形成,莫斯科的對外首要戰略已經發生了變化,在軍事領域,莫斯科需要的是能夠保證戰勝美國,這個戰勝除了在常規軍事衝突領域之外,自然也包括了在核戰爭領域,為此,研發新的戰鬥機、轟炸機、坦克、艦艇,乃至於研發新的、當量更大的核武器,射程更遠的火箭,都是聯盟軍事科研機構的首要任務。

最初,在針對核戰爭的策略問題上,聯盟軍方也存在著分歧。一部分認為要想將核彈投擲到美國本土,唯一可以使用策略就是採用遠端轟戰機,因此,他們主張將研發的重點放在遠端戰略轟戰機的研發上,而且,是著重研發噴氣式遠端戰略轟戰機。而另一部分人,則主張將火箭作為投送核彈的最佳載具,畢竟飛機的速度太慢了,而且在飛行途中很容易遭受各種攻擊,從而導致攻擊計劃流產。

不過,這兩種觀點的爭論並沒有持續多久,隨著科羅廖夫的火箭研發小組研制成功射程上千公裡的火箭,後一種主張便成為了主流,畢竟它讓人們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但即便是這樣,聯盟研發遠端戰略轟炸機的計劃,也沒有因此而停歇,只是該計劃所獲得的資金和技術支持,比不上科羅廖夫火箭研發小組所獲得的支援力度高罷了。

可是,作為聯盟火箭技術研發專案的領導人,科羅廖夫本人所真正喜好的工作,並不是研發用於投擲核武器的火箭,他所真正感興趣的,依舊是他在戰前便已經確立起來的那個太空夢,他真正希望研發的,是那種能夠將人送入太空的火箭。

因此,在研制成功了射程超過三千公里的火箭之後,科羅廖夫便在提交給中央政治局的報告中,提出了有關研發太空火箭技術的設想,他希望能夠得到足夠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在他的火箭研發小組之下,再組建一個衛星技術研發小組,以研發一款能夠真正投入實用的衛星。

為了獲得政治局的支援,科羅廖夫同志在他的報告中畫了一張大餅,按照他的說法,“衛星”的作用要比聯盟目前最強大的間諜都好用,一旦聯盟將真正的衛星發射升空,並利用地球引力將其固定在地球軌道上,那麼,這顆衛星將可以為聯盟拍攝有關美國本土的一切地表影象。到時候,不管是美國的城市還是鄉村,亦或是各個軍事基地,都將在聯盟的衛星窺探下無處循形。

實話實說,如果這樣的“大餅”放在後世,估計沒有什麼人會感覺驚奇,至少在維克托的眼裡,科羅廖夫所繪製的這份藍圖,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畢竟那就是間諜衛星的真正作用。可問題是,同樣的論調放在如今的聯盟,說給如今的聯盟高層去聽的話,這一份許諾儼然就是不切實際的吹牛了——如今聯盟的火箭射程才剛剛能夠抵達三千公里,而科羅廖夫卻想著將什麼衛星發射到幾萬米的高空,並且這顆衛星還能始終盯著美國......這不是吹牛又是什麼?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