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奴,孩子的名字可取好了?“自己的小兒子有後了,長孫高興的不要不要的,雖然不是嫡親孫子,可庶出那也是親孫子.長孫手一揮,所有人都賞,賞完了才想起孩子還沒名字呢,於是問兒子李治.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兒臣想給孩子取名叫忠,李忠.“李治微微點頭回答道.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李治引用的這句話是忠經·天地神明章第一裡邊的,德的本意是指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規律去做事.

遵循本性、本心,順乎自然,便是德;本心初,本性善,本我無,便成德。

道德,是一種虛化的認知,道是在承載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大道無言無形,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只有透過我們的思維意識去認識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體例項,是道的體現,是我們能看到的心行,是我們透過感知後所進行的行為。

如果簡單的理解,德就是德行,好的品行.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

簡單解釋就是天下所有的德行,最好的不就是忠了嗎?還有比忠更好的德行嗎?

“忠”是儒家學說的重要內涵與範疇。孔子提出君子行事以忠信為主,而東漢馬融因有感於孔子寫了孝經,而獨缺忠經,因而補之,使忠孝的德行得以兩全。

《忠經》是系統總結忠德的專門經典,其中《天地神明章第一》也就是李治引用的這句話把忠說成是天地間的至理至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忠者,德之正也,這個忠字存心居中,正直不偏,給兒子取這個名字,意味著李治是希望兒子是一個有最好德行的人,是一個忠誠忠厚,直率的人.

忠字寓意很好的,可見李治絕對不是一時興起給兒子起的名字,估計早就想好這名字了.

只是,李治的回答讓他老孃長孫差點一口氣憋死.長孫問孩子的名字取好了沒,潛臺詞就是她心中有好的名字,她想給孩子取名字.

這時候李治就該很有眼色的說一句還沒呢,要不請母后你給孩子取個名字吧,這才是合適的回答.

哪成想,李治太激動了,而且也確實給兒子想了一個很好的名字所以就沒聽出來他老孃的意思,直接就說自己已經給孩子取了名字了,叫李忠,還得瑟的把寓意說了一下.

長孫都已經準備說自己想的名字了,結果聽兒子這麼一說,差點被口水給嗆到.

好在,這是親兒子,雖然這親兒子很沒眼色,讓自己沒法給孫子取名字了,但長孫也沒生氣,兒子取就兒子取吧,親老子取名字也是應當的.

然後長孫就又想誇一誇兒子這名字取得好,結果又是剛想說話,就突然被人打斷了,就聽武元慶忽然搖了搖頭說道:“李忠,這名字雖然寓意很好,可叫起來普通,晉王要不要換個名字啊?比如叫李麟?麟,麒麟也.與鳳、龜、龍共稱為四靈,晉王乃龍子,這孩子自然就是龍孫了,我覺得孩子名字取麟字,這個和龍鳳同為四靈的瑞獸更加配一點的,而且也好聽不是.“

“李麟?“長孫念了一遍後發現這李麟確實比李忠好聽,而且麒麟,麒麟子本就是比喻皇族的,麟子鳳雛嘛.而且在民間麟兒指的也是命格好的孩子,有出息的孩子.

反正不管從哪個方面看,麟字都是寓意非常的好,比忠字更加配皇家的孩子的.

“雉奴,你覺得呢?“長孫看向自己的兒子.

雖然長孫是問李治覺得怎麼樣,可當她問這句話而不是直接否掉武元慶的提議的時候,表露出來的意思也就很明顯了,長孫是覺得李麟這個名字不錯的,只不過李治已經取了名字了,而且這當爹的對兒子的名字最有發言權,所以才問李治的意見,他怎麼看.

李治想了想,默唸了幾遍李麟又默唸了幾遍李忠,想了想忠字和麟字各自代表的意思,沉思了一下後李治說道:“兒臣也覺得李麟更好一點,母後要是覺得可以的,那孩子的名字就叫李麟吧.“

“嗯,母后也覺得李麟不錯,那就叫李麟吧.“長孫又念了一遍後點頭說道.

孩子的名字定下來了,大家都很高興,但高興的是武元慶,其他人還以為他是因為提出的名字被採納了所以高興,還紛紛打趣他.

可誰都不知道,武元慶之所以高興,並不只是因為這個,而是因為又一個歷史給他給改了.

原本歷史上,李承乾被廢了,李治這個從來不在皇位爭奪各方勢力眼中的傢伙橫空殺了出來直接拿下了太子之位,然後很快沒幾年就當了大唐的第三任皇帝.

現在歷史被武元慶的到來給改的李承乾太子之位穩如磐石,李治基本是沒機會撿漏了.武元慶也一直這麼覺得的,可當李治說給孩子取名叫李忠的時候,武元慶傻眼了,因為他發現歷史的巨輪竟然還在修正一些東西.

因為原本歷史上,李治的第一個孩子就叫李忠,這孩子命很不好,因為他是庶出,雖然是長子,雖然在李治當上皇帝後,這孩子被立為了太子,可是好景不長,李治就廢黜了李忠的太子之位,改封梁王,授任梁州都督,同年改任房州刺史。顯慶五年,李治將其廢為庶民,遷居黔州,囚禁於曾經被貶黔州的前太子李承乾故宅。

這孩子已經夠苦逼了,堂堂太子幾年內丟了太子之位,還丟了皇家的身份,結果命運還要和他過不去,二十二歲的時候這孩子被賜死在了黔州住所.

可見,李忠這個名字和這孩子實在是相沖的,對這孩子沒好處.再一個關鍵的是,武元慶覺得如果孩子叫李忠的話,好像歷史會重新走回原軌,雖然可能是他有點多想了,想多了吧,可是為了求個心安,武元慶覺得這孩子還是換個名字的好.

換個名字,那就和原時空當過太子的李忠完完全全沒了關係,也能有個好結果.

當李治孩子叫李麟後武元慶當然是最高興,最開心的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