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不知急招下官所為何事?“

就在武元慶想著該如何宰殺碩鼠,如何才能起到最大殺雞儆猴的震攝作用的時候,三個碩鼠氣喘吁吁的跑了過來,後邊還跟著幾個官以及幾個軍士.

“馬雄,呂忠,郭亮,爾等三人竟敢倒賣倉糧,損公肥私,數目巨大,觸目驚心,來人將他們三人給我拿下.待本候稟過陛下,定將明正典刑,以儆效尤.“武元慶不廢話直接下令綁人.

剛跑過來的幾個軍士傻眼了,搞不清楚什麼情況,怎麼就要下令拿人了呢,還是拿的這裡的官職最大的三位,下令的你是誰啊你.

跑去喊人的還有另一個值守倉門的倒是知道武元慶的身份,但見其他軍士沒動,他們遲疑了一下也沒有立即動手.

倉監馬雄,左右倉丞呂忠,郭亮也嚇傻了,不明白好好的怎麼就要拿下自己等人了,還要明正典刑,這是要砍頭的節奏啊,什麼倒賣倉糧,我們沒幹過啊.

“大人,誤會啊,下官從不曾倒賣倉糧啊.“呂忠,郭亮哭著喊著叫屈叫冤.

“誤會?事實就在眼前你們還敢誤會?你們敢那一車車的糧食不是你們同意賣的嗎,難道是錢明在矇騙本侯不成?錢明你過來,和三位大人對質一下.“武元慶疾風驟雨般的喝問還把懵逼了的官錢明叫到了跟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大人,你真誤會了,這賣糧的事情下官有行文到司農寺報備的,而且賣的這些糧食都是倉儲夠年限需要處理的了.“馬雄哭喪著臉解釋道.

錢明也是肝顫的不行,他沒想到自己就了幾句實話,自己的上司就要被拿下,關鍵是他沒想到武元慶竟然想的這麼多.

現在聽到上司馬雄解釋了,錢明也急忙頭道:“大人,倉監大人的沒錯,這糧食的確是到了處理的期限了,是下官不對,方才沒清楚,讓大人誤會了.“

經過錢明,馬雄,還有呂忠,郭亮這個一句那個一句的解釋,武元慶才發現自己自己鬧笑話了.還真是誤會馬雄三人了.

原來,這含嘉倉裡的糧食都不是同一年儲存的,有先有後,所以差不多每年都有存夠年限的陳米需要處理.

武元慶發現運糧的這個倉庫就是這麼一個需要處理存糧的倉庫,不但是這個還有其他幾個.總共下來四十萬石陳糧,也是這些年來處理陳米最多的一次.

“好,就算你們的是事實,但為何要把這些需要處理的陳米賣給糧商,讓他們轉手再把陳米賣給百姓食用?難道百姓就該吃發了黴的陳米嗎?這就是你們學的聖人之道,為官之道嗎?,你們究竟多少錢就把這些糧食賣給這些糧商了,從中又收了多少的好處?“雖然是一場誤會,沒有挖國家牆角的碩鼠,但武元慶對於這種官倉賣發了黴的陳糧給糧商,最後經糧商之手流入市場的行為還是相當的不滿,而且裡邊搞不好有利益輸送的.

這尼瑪妥妥的官商勾結嘛,想也知道糧商買回去陳糧肯定不會按陳糧的價格賣,絕逼以次充好,或者好壞參雜著賣.關鍵發了黴的糧食,百姓買回去後肯定不會捨得扔掉,只能自認倒黴然後吃了.可發了黴的糧食有毒的,搞不好會吃死人的.

奸商,狗官.

這就是武元慶心中的想法.

只是武元慶這次又特麼想當然的想錯了.

只見馬雄苦笑著搖頭道:“大人,這些陳糧雖然是要被處理的,但並沒有發黴.只是不能再在糧窖裡放了,拿出來外邊通風晾著的話還是可以再放挺長時間的.而且這些糧食糧商們也不算是買的,而是和我們換的,他們用一石去年的新米換兩石陳米.並且也不是放到市上售賣的.大唐這幾年年景都還不錯,每年收成都可以了,百姓家裡邊都不缺糧的.“

武元慶一想也對,糧食都低到四文錢一斗了,一斗就是十幾斤,這尼瑪四文錢對於糧食的購買力都能上後世四十塊錢了,明百姓的確是不缺糧的,或者大多數百姓家裡是不缺糧的,糧價才會如此之低,而且買糧的也都是不種地的城裡人.

這也就明糧商買回去四十萬石陳糧是很難一時半會賣完的,搞不好放到發了黴都賣不到一半,關鍵一石去年新米換兩石陳米,雖多一倍的糧食,但論起來利潤並沒有多少,有些不太值當啊.

“那不是賣給百姓,那他們買這麼多糧食幹嗎?難道養的有家禽牲畜?“武元慶一個想到的是這些糧商家裡有別的產業,開了養殖場,所以才需要這麼多糧食,雖然對於養殖場這麼些糧食還是多的過分,但他也只能想到這個了.

結果,馬雄再次搖頭:“大人這些糧食也不是喂家禽牲畜的,他們是賣給高句麗人的.高句麗這幾年年年天災不斷鬧饑荒,缺糧的厲害,在大唐一斗米只賣四文,可要賣給高句麗來的糧商的話,一斗米可以賣到二十文.而且新米陳米價格是一樣的,因為他們買回去不是存的,而是很快就吃掉的.所以,洛陽的幾大糧商才會得知要處理陳糧的訊息後找上門來拿新米來換要處理的陳米,為的就是轉手平白多賺的二十萬石的利潤.“

這個買賣倒是做的好,陳米新米賣給高句麗人價格一樣,二十萬石新米換四十萬石陳米,二十萬石是原有的,一斗能賺將近十八文,而另外多出的二十萬石就是純利潤,這麼一換白賺四萬貫.

這個利潤可就高的太多了,特別是白賺那麼多,傻子才不賺呢.

只是,高句麗缺糧?

武元慶相信馬雄的是真的,因為這事假話瞞不住的,武元慶回去一查就知道.

雖然相信馬雄沒騙自己,但不代表武元慶就相信他的就是對的,就是事實.

因為他雖然在司農寺,鴻臚寺多數時候屬於混日子的,尸位素餐之輩,但總歸常常會看到許多奏報的.

比如高句麗的情況,他看到的就和馬雄的不太一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