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長孫無忌的算計武元慶沒有多加理會,因為他知道這事兒這次絕對是成不了的.

果然事情的發展正如他所料,吐蕃使節第一次請婚的摺子皇帝還沒有任何批覆,吐蕃人就上了第二道奏摺,言明了要為他們贊普請娶大唐的長樂公主.

這次不用他們多等,奏摺遞到鴻臚寺,武元慶親自拿著摺子去見了李承乾,然後李承乾馬不停蹄把奏摺拿給了他父皇.

李世民看過之後沒有任何表示,只是揮毫在那份奏摺上寫了一個飛白大字“滾“.

李世民就是這麼直接,沒有一委婉.他也委婉不起來,吐蕃土鱉竟然把主意打到他最最寶貝的長樂身上了,這還有什麼好的,只是奏摺上寫了個滾字,沒有讓人將吐蕃使節直接打出四方館已經相當算是客氣的了.

得到一字回覆的吐蕃使節懵逼的很,百思不得其解大唐皇帝就算不願意嫁公主也沒必要這麼粗魯吧,一國之君對另一國使節做出這樣的事情來真的好嗎?

吐蕃使節跑去找長孫無忌請教了,等他們從長孫府回來後緊接著就寫了一封長長的奏摺遞到鴻臚寺.

奏摺內容總結起來就三,第一就是道歉,他們事情辦的唐突了,不該痴心妄想求娶長樂公主的.第二就是明他們對大唐是多麼敬仰,多麼濡慕,他們的贊普又是多麼想和大唐親近,多麼想娶一個大唐的公主,長樂公主我們不敢妄想,但請求大唐皇帝看在我們贊普的一片痴心的份上可以下嫁一位其他公主到吐蕃.第三的就是大唐和吐蕃的關係會因為這件事情有多大的跨越發展,大唐和吐蕃加深感情對雙方的好處,其中著重提到吐蕃幫助大唐攻打吐谷渾,並最終讓大唐成功消滅掉吐谷渾,佔領吐谷渾的土地和人民來佐證加深雙方友好關係的好處.

然並卵,李世民並不買賬,在這份奏摺上又用揮毫飛白寫了兩個字批註,速滾.

這次吐蕃使節沒心情懵逼了,怒氣衝衝的就去找長孫無忌去了,都怪長孫無忌出的餿主意,要不是他出的主意,大唐皇帝肯定不會對吐蕃使節態度這麼惡劣,肯定是因為直接長樂公主的事情觸怒了大唐皇帝導致的.

這次輪到長孫無忌懵逼了,看著喋喋不休抱怨的吐蕃使節,長孫無忌忍了好半天才忍住罵人的衝動,好言安慰了半響才將吐蕃使節打發走.

然後等吐蕃使節一走,長孫無忌就摔東西罵開了:“蠢貨,豎子不足與謀.“

這句話是范增罵楚霸王項羽的,這當然不是長孫無忌覺得吐蕃使節能和楚霸王相提並論的意思,只是表達一種遇到豬隊友的憤慨無奈.

沒錯,吐蕃使節現在在長孫無忌眼中就是不折不扣的豬隊友.後世有句話的很好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長孫無忌本來交代吐蕃使節上奏摺的內容只有前兩條,先道歉,接著降低目標求娶別的庶女公主,這樣一來拒絕過一次的皇帝肯定就不好拒絕第二次,起碼也會和朝臣們通個氣,商議一下,然後他長孫無忌就有機會在裡邊進言操作了.

可哪裡想到吐蕃使節竟然擅自在裡邊加上了第三內容.

奶奶個腿的,皇帝正還因為攻打吐谷渾的初始,吐蕃軍隊就打了那開始的一仗就退兵不幹了,後來在大唐滅掉吐谷渾的時候,吐蕃又趁機擴張了一下侵佔的吐谷渾地盤這兩件事情生氣,耿耿於懷呢.

在皇帝看來,吐蕃人這是竊取了相當大一部分屬於大唐的勝利果實,是偷.

你吐蕃使節偏偏還要拿這事兒出來,這不是哪壺不開提哪壺,給皇帝李世民存心添堵嗎?

本來計劃挺好的事情,就因為這畫蛇添足的一個舉動搞得一切全毀了,特麼你們是豬嗎?

長孫無忌在家裡咆哮,但於事無補,吐蕃使節很快就在四方館待不下去了,倒不是皇帝下令趕他們走了,而是因為連著兩份奏摺上被皇帝批了滾字的事情不知怎麼就流傳開了.

皇帝都這麼不待見吐蕃人,上行下效,下邊鴻臚寺的人,四方館的人自然對吐蕃使節沒了好臉色.

原本頓頓好酒好菜招待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白米飯麵條炒菜什麼的都不見了,代之的是糙米飯,粗糧饅頭還有嗯野菜.

這些東西放到後世沒準在城裡或者飯店裡賣的比細糧還要貴呢,可這是在古代,誰特麼能吃白米白麵的時候會吃粗糧野菜啊,還是一吃半口糠的粗糧.

吐蕃雖窮,雖蠻夷,但使節團人大都是官員,不少還是貴族,怎麼能忍受這樣的欺辱嘛,於是,這樣過了兩天吐蕃使節就上表辭行要回國,回他們吐蕃吃青稞,犛牛肉還有喝酥油去了.

吐蕃使節此次前來本就不受歡迎,所以走的時候也沒有受到什麼挽留,就是例行的踐行宴也只是由幾個下級官員陪同了下.

時間轉眼就到了十月,獻陵終於修建好了,停棺冰凍了五個月的太上皇李淵,終於被安葬進了皇陵能夠入土為安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淵的廟號經過皇帝和大臣們的商議最終被定為了高祖,以李淵的老婆穆皇後祔葬,加號太穆皇後.

到此,太上皇李淵駕崩的事情還沒完,時間步入十一月,李世民也不知道是出於孝順的心思,還是愧疚的心情,決定在太原給他老爹李淵建廟.

李世民想的好,你們這些臣子之前阻止不讓我去我爹的皇陵看看,是我過於悲痛了,身體不好,不適合去,那我最後聽了你們的意見沒去.

現在我這要在我李唐皇室的龍興之地給我爹修個廟宇你們總該沒什麼反對的話了吧.

可是還就有人對此提出了反對意見,秘書少監顏師古就上表了:““寢廟慶在京師,漢世郡國立廟,非禮“.

陛下你要給太上皇建廟也應該是建在京師長安,怎麼能去太原建呢,像漢代那樣各個郡國立廟那是不合乎禮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