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海戰武元慶是不可能和李承乾講的,不過劉仁願和劉仁軌兩個人武元慶是可以推薦給他的.

“這兩個人行嗎?“李承乾很是懷疑的問.

“你把那個嗎去掉“武元慶信心十足的.

“這麼肯定?“李承乾再次確定的問.

“就是這麼肯定.“武元慶重重頭.

這兩個人都是經過歷史檢驗的怎麼可能不行,劉仁願倒黴,雖然後來遭到猜忌被流放姚州,但在那之前那也是響噹噹的一方大員的,曾經隨李世民出巡外地,徒手與猛獸搏鬥,受到唐太宗的賞識,獲得“仗內供奉”的特權。征伐高句麗戰爭,因戰功受到唐太宗的嘉獎,破格升為上柱國,另封黎陽縣開國公.上柱國,那在勳級裡邊就是最高的封賞了,而且還封了縣公,貞觀二十一年任行軍子總管.

之後歷任蔥山道行軍子總管,嵎夷道行軍子總管等等,絕對是靠著軍功一路爬上去的,在貞觀後期,以及高宗時期絕對是一時名將.

相比劉仁願的先牛逼後落魄,劉仁軌是先落魄後牛逼,是一個大器晚成的典範.

在貞觀一朝,劉仁軌一直算是默默無聞,縣丞完了是新安令,貞觀十四年才累遷為給事中,職權雖重,但卻只是個五品官,那時候他已經四十歲了.

十六年後,他五十六歲的時候,又被貶為了青州刺史,又四年以後再次遭到陷害,被免去了官職,以普通百姓的身份隨軍征討遼東.

其後才有了白江口海戰,然後劉仁軌被委以重任,留在百濟治理百濟.

乾封元年,劉仁軌六十三歲的時候,才被封為了右相,兼檢校太子左中護,累前後戰功,封樂城縣男.

七十二歲,出任太子左庶子,七十四歲任雞林道大總管,東征新羅國。劉仁軌率領軍隊橫渡瓠蘆河,進攻重鎮七重城,攻克了這座城鎮。進封爵號為樂城縣公,他的兒子以及哥哥的兒子中有三個人被授予上柱國頭銜,不久被任命為尚書左僕射兼太子賓客,仍舊主持政務.

八十一歲,任太子少傅,武則天執政時,又任命他為尚書左僕射,不久進封郡公。八十五歲,遵從新令改任文昌左相、同鳳閣鸞臺三品。正月二十二,劉仁軌逝世。武則天停朝三日,命在京官員依次到他家中弔祭,贈為開府儀同三司、幷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賜其家實封三百戶。

劉仁軌一直到人生的最後階段,六十三歲開始,最後的二十二年裡才算是位極人臣.

當然,和劉仁願一樣,劉仁軌也是一路軍功升上去的.這兩人論軍事能力都是一等一的,雖然現在年紀還算不得大,但是也都二十大幾,三十多的人了,該成熟的也都差不多成熟了,幫李承乾擴建水師是一問題都沒有的.

而且武元慶雖然不想插手水師的事,但是在選擇,建造海船上還是可以提意見的.

所有水師船隻都比照他下南洋時候那種尖底船來造.是擴建水師,但武元慶知道實際上主要李世民想擴建的是海軍,只是這時候很少有海戰,最多的還是內河戰,所以整個就用水師來統稱了.

而建海軍,他下南洋時,那種尖底船就是最為合適的,不光是因為那種船尖底吃水深適合海里航行,還因為武元慶知道那種船已經有龍骨了.

武元慶一直以為龍骨要到了宋朝的時候才會被明出來的,但是下南洋的時候和船老大黃二老黃閒聊的時候,才知道原來他乘坐的那種了鳥船已經開始用龍骨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至於為什麼後世大家熟知的是宋朝才有了龍骨,武元慶不太清楚,想來可能是因為大唐海運還不算達,大家又常用的都是內河船所以龍骨才沒有推廣開來的吧.

“除了給推薦這兩個人,你就沒其他要建議的嗎?“李承乾不死心的問.

“沒了,我還能有什麼給你建議的,我又不懂打仗.海上的事情你找我也白搭.要不這樣,你把這兩個人要到手裡以後就讓他們去嶺南去,到我家船隊待一段時間,走一走看一看,熟悉一下海上的情況,順便看看我家船隊裡邊都準備了什麼東西.這些東西光我嘴上肯定弄不明白,親自看過以後才能記得住搞清楚.“武元慶道.

“行,那就這樣定了.“李承乾頭.

雖然皇帝讓李承乾管水師擴建的事兒,但顯然的皇帝是不會讓他到嶺南去的.所以李承乾要做的就是居中指揮,排程,解決後擴建資金的問題,具體的事情找幾個信得過有能力的人去辦就行.

劉仁願,劉仁軌兩個被武元慶推薦的人就是具體辦事的人.

“對了,高表仁回來沒?“忽然想起之前傳回來的高表仁怒懟倭國天皇的訊息,算算時間差不多該回來了,所以武元慶有此一問.

“沒呢吧,前兩天才來了訊息從洛陽啟程了,現在多走到半路,應該還要幾天才能回來.你怎麼突然想起問他了.“李承乾奇怪的問.

“我覺得這傢伙是個人才,很符合我的脾氣,你要不介意他脾氣臭的話,等他回來你可以想辦法把他弄到水師裡去,讓他和劉仁願,劉仁軌兩人搭火,劉仁願,劉仁軌負責軍事,讓高表仁負責政務,當個監軍什麼的.“武元慶笑呵呵的道.

“啊,他啊,我不要.“李承乾直搖腦袋,腮幫子上的肉都在抖.

“你要不要的話,那我可就要了.“看著彷彿被驚嚇到了一般的李承乾,武元慶覺得很是好笑.

“我勸你也別要.“李承乾瞪大了眼睛道:“你不知道這傢伙現在有多討人厭呀,父皇得知他和倭國天皇爭執,沒有宣讀國書就回來了,氣的把最喜歡的一把玉如意都給砸了.大臣們也紛紛上書指責,岑文本更是他無綏遠之才,壞了大唐和倭國的邦交,請求父皇從嚴治罪.我看吶,這傢伙回來以後指定是要被罷官的.“

“罷了官更好,更便於我請他.“武元慶不以為意的笑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