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我入鹿覺得我送禮了,提出要求很正常,但御田鍬不這樣認為。

御田鍬認為送禮後就提要求,還是極為出格的要求是很不恰當,很不妥的事情。

相比起年紀不大的蘇我入鹿,御田鍬對中國的文化瞭解程度更深,人情世故懂得也更多。

就像後世大詩人6遊詩中寫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不是你從書本上學到中國文化裡提倡的禮尚往來的禮儀,就能認為你送了禮了,就理所應當的可以要求得到回禮。

事情沒有這麼幹的,也不能這麼想。這種事情不是單方面的事情,而是涉及到雙方的,付出就要有回報,那也得問過得到一方人家願意不願意對不對。

而且還必須得在你付出前就得把這事情好了,你不能你單方面的不經同意的付出了,然後就要對方給予回報,那你是在強迫。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就是你在人家不知道或者知道的情況下,暗戀了人家,然後你就要要求人家和你談戀愛,人家不願意你就不幹了,非你付出了真心,時間,要人家必須和你談戀愛給予你付出真心的回報一樣。

這樣的行為就是明目張膽的耍流氓。

再舉個不太恰到的例子,有個成語叫知恩圖報,就是別人給予了你恩惠,你要想著報答。

這個成語出自《苑·復恩》,原出處則是出自史記》秦本紀第五。

講的是秦穆公曾經外出王宮,丟失了自己的駿馬,他親自出去找,看見有人已經把自己的馬殺掉了,正在一起吃馬肉。秦穆公對他們:“這是我的馬。”這些人都害怕驚恐地站起來。秦穆公:“我聽吃駿馬的肉不喝酒會有殺人的念頭。”於是給他們酒喝。殺馬的人都慚愧地離開了。過了三年,晉國攻打秦穆公,把秦穆公圍困住了。以前那些殺馬吃肉的人互相:“我們到了已經可以以死來報答穆公給我們馬肉吃、好酒喝的恩德的時候了。”於是就擊潰了包圍秦穆公的軍隊,穆公終於解決了困難,打敗晉國,並抓了晉惠公回來。

這個故事裡,秦穆公饒恕那些殺了自己馬的人甚至擔心他們會有危險,還給這些人酒喝,秦穆公當時為什麼這麼想人們不得而知,但目的絕對很單純,絕對沒有想著讓這些人報答,以他的地位也基本沒什麼事用的著這些人報答的。

所以這些人才會在晉國攻打秦國,秦穆公遇到危險的時候,挺身而出報答秦穆公的恩德。

如果當時秦穆公的目的不純,肯定就不會得到這些人的以死相報,甚至在秦穆公當時給出恩惠後就未雨綢繆要求這些人在自己有危險的時候捨命報答自己,那很可能在他遇到危險後這些人自會冷笑數聲,然後看他去死。

這樣就又涉及到另一個古話叫做挾恩求報。

你給出恩惠那是你的事情,報不報答那是收到恩惠的我的事情,我願意報答那是我有良心,我不願意報答忘恩負義你也不能強求,更不能挾恩求報,不然這不是恩惠,而是一種交易,還是一種被受恩者不認同的交易。

給出恩惠如果是出於善意,那自然收穫的也是善意的報答。

而如果一開始動機就不純,給出恩惠就是另有所圖,為的就是挾恩求報,那得到的只會是反效果。

趁著晚宴大庭廣眾之下,當著文武百官和各國使節的面,給大唐皇帝送上賀禮後就提要求,還是極為出格的要求,御田鍬認為這樣做很不妥當,會給大唐皇帝一種被要挾的感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一旦讓大唐皇帝有了這種感覺,別想得到新羅的歸屬權了,就算想留下學習大唐的各種先進的文化知識也絕無可能,更甚者可能連項上人頭都保不住。

御田鍬可不想因為這個惹怒大唐皇帝從而丟掉自己的命。

於是御田鍬廢了老大的功夫服了蘇我入鹿,放棄了這個想法。禮物照送,還要送好,但是不能提要求。

要讓大唐皇帝高興,高興,再高興,更加的看重重視倭國。

然後循序漸進,用錢財開路,買通大唐的眾位高官,等時機差不多了,再朝大唐皇帝提這個要求,然後在被收買的那些高官的支援下一舉將新羅的歸屬權要到手。

御田鍬打得算盤武元慶一直到晚宴結束後也沒有想明白。

武元慶心大,想不明白御田鍬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就不想了,反正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到時候看情況懟回去就行。

反正一直以來他都不習慣和人玩勾心鬥角的那一套,信奉的是一力降十會,解決問題向來是簡單,粗暴,直接。

御田鍬晚宴上送了兩件珍寶,顯示了一下財力,炫富了一把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第二天,他和副使藥師惠日兵分兩路開始拜見朝中大臣的時候,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雖然不少大員在晚宴上很不高興御田鍬送皇帝兩件極品珍寶,但那是針對他送的物件是皇帝,皇帝是要區別對待的,等到御田鍬登自己門的時候大臣們就高興的很了。

畢竟有大財主給送東西,誰不喜歡呢。尤其是之前有武元慶這個先例在,聽送了武家價值一萬多貫的東西呢,就算送給自己的少,那幾千貫,甚至幾百貫總歸是有的吧。

反正是送的禮,是一筆橫財,不要白不要。

再,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橫財可比辛辛苦苦掙俸祿,比開鋪子做生意輕鬆容易的多了。

倭國人送禮肯定別有所求,有所求怕什麼,怕的就是沒有求的。當官為了什麼,為國為民為江山社稷,為理想抱負?

開什麼玩笑,為什麼最後還不是為了自己啊,對自己家沒好處,為的東西再好也沒幾個傻子幹得好不好。

再了,倭國人有所求難道就一定要答應嗎?

很顯然是不一定的。

先把東西收了再,至於倭國人所求的事情嘛,呵呵,看心情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