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歷史上,武士彠當了工部尚書後就被調出了長安,當了利州都督,後來貞觀六年的時候又改任荊州都督,然後死在了任上,死後追贈禮部尚書,諡號定。

可以武士彠的整個政治生涯最牛逼的也就是從一品的應國公封爵,正三品的工部尚書或者利州都督,荊州都督這個官職品級。

到死也沒有混到宰相的位置,步入到最級的決策層。

直到後來他閨女,歷史上的一代女皇武則天武二丫在唐高宗永徽年間成了皇后以後,才又追贈武士彠為幷州都督、司徒、周國公。咸亨年間,再次加贈為太尉兼太子太師、太原郡王,附祭於唐高祖的廟廷,位列功臣之上。武則天監朝,又被尊為忠孝太皇,建崇先府,置官屬,追贈五世為王。武則天稱帝後,在東都立武氏七廟,追封為皇帝,他們的妻子們也隨皇帝而稱為皇后。

武士彠要等死了以後好多年,才能父憑女榮,迎來最輝煌最榮耀的時刻,這個名字才真正的響徹大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現在,由於武元慶這個後世的靈魂亂入,穿越到了他兒子身上,弄的武士彠竟然在貞觀二年的時候,不但沒有從中央調到地方去,反而還機緣巧合因禍得福,直接從工部尚書,直接再上一級成為了吏部尚書,步入到了真正的決策層。

別看吏部尚書和工部尚書都是六部尚書之一,官職品級都是一模一樣的,但實際上六部尚書中間的差別可是相當的大。

不然,原本歷史上已經當過工部尚書的武士彠不會在死後還被追贈為禮部尚書。

這明,人們的認知中,或者朝廷的規則中,禮部尚書是要比工部尚書更加榮耀的,否則不會追贈。

禮部尚書主管朝廷中的禮儀、祭祀、宴餐、學校、科舉和外事活動的大臣,相當於後世的中央宣傳部部長兼外交、教育、文化部長。

而工部尚書呢,雅稱大司空,掌管全國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官辦工業等,相當於後世的主管工業與信息化部、農業部、水利部、建設部、交通部等的國務院副總理。

在後世,按重要程度來,無疑工部尚書是要比禮部尚書重要的。

但在古代並不是這樣,禮部尚書一個主管禮儀,教育,外交這些的主官都要比主管工業,農業交通等的主官來的高階,排名更加靠前。

更別是吏部尚書了,吏部尚書相當於後世的銓敘、人事部長,雅稱大冢宰。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封勳等事務,為中央六部尚書之。

具體對比後世的話,禮部尚書幾乎相當於是中那個央組織部部長兼中那個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人事部部長。

幾乎是直接可以配置為幾大巨頭之一的職位。

如果非要給六部尚書搞個排名的話,吏部尚書絕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是六部裡邊職權最重的那個負責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員,其次是掌管財政的戶部,然後是禮部,再次是負責軍事的兵部,再再次是掌管司法的刑部,最後才能輪到工部尚書。

而武士彠現在就從工部尚書被皇帝升為了吏部尚書,直接邁進了一大步,恩寵不可謂不重,要知道這時候杜如晦才只是兵部尚書而已,按正常歷史走向來,杜淹之後的吏部尚書本該是他的囊中之物的,但卻被武士彠給搶了。

原本許多大臣鬧騰的想把武士彠給拾掇到地方上去呢,結果皇帝一個大耳刮子抽過來,要給武士彠升官,任命為吏部尚書。

這些個大臣們不幹了,亂紛紛的此起彼伏的反對聲不絕於耳,這個出班了,那個緊跟著接茬反對。

李世民端坐龍椅上面無表情冷眼瞧著,只見除了被武元慶坑慘了的大臣反對外,剩餘的大臣倒是眼觀鼻鼻觀心,安安靜靜的站著,既不贊成也不反對。

這個現讓李世民滿意了不少,這明自己這個任命還是沒問題的,起碼除了和武家不對付的人之外,其他的沒有利益糾葛的人是認同自己這個任命的。

尤其是沒反對的人裡邊有杜如晦,房玄齡等這些鐵桿心腹,這讓李世民覺得自己對朝堂的掌控還是穩固的,那種縈繞心頭的眾叛親離的感覺也在這一刻都淡了許多許多。

“行了,朕意已決,此事無須再議”見反對的人還有要陳述意見的,李世民擺手直接做出了最終決定。

武士彠心中狂喜,面上一副感恩戴德,感激涕零的樣朝皇帝拜謝。

那些個想搞武士彠的人則是如喪考妣,面色灰白難看到了極。

一喜一哀截然不同的畫面感,形成了衝突強烈的對比。

“信明兄大才,得陛下如此倚重,拜為吏部尚書,恭喜恭喜啊”散朝後,杜如晦笑呵呵的拱手道喜,信明是武士彠的表字,所以杜如晦的恭喜不用,就是對武士彠的。

“哪裡哪裡,克明老弟笑了,陛下抬愛,但為兄這自知之明還是有的,為兄才能低微,當個工部尚書已經是感覺力有不逮了,哪有能力當好吏部尚書啊。依我看能擔此重任的,非克明老弟莫屬啊”武士彠心中得意,但面上卻不會表現出來,聽了杜如晦的話後,十分謙虛的表示自己能力不夠,實在有愧皇帝的重視,完了還奉承了杜如晦一句。

武士彠知道,自己能當上這個吏部尚書除了皇帝一意孤行的想讓自己當以外,杜如晦的態度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要是杜如晦也認為杜淹是被自己兒子武元慶氣死的,或者杜如晦有心給杜淹出頭,那自己這個吏部尚書之位恐怕很難得到,比較,在皇帝心中杜如晦的分量是很重的,如果杜如晦反對的話,皇帝肯定要考慮他的感受,不會像現在這樣一言而決就把自己升為吏部尚書的。

“哈哈,信明兄就不要過謙了,你的才幹大家有目共睹的,當吏部尚書絕對是綽綽有餘”房玄齡湊過來笑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