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啊,她還,先讓皇帝給養著吧”武元慶沉吟了下道。

襄城十三歲,過了年十四歲,這的還是虛歲,在這個年代十二三歲嫁人很正常,生孩子的都不在少數,歷史上現在才四歲的清河公主就是在十歲大的時候就嫁給了程處默弟弟程處亮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對於穿越人士武元慶來,十三四歲還是太了,實在下不去手,不然太禽獸了。

雖然武元慶後世在十三四歲的時候就拉著同桌姑娘親親抱抱摸摸了,但那時候大家不都還嘛,懵懂的年紀,誰也不上誰禽獸對不對。

所以,武元慶覺得還是不要著急,豆蔻年華的清新姑娘襄城還是先養成的好,等年紀再大了再下手也不遲。

“可,襄城姐姐不了呢”被封建社會毒害的連四歲的二丫蘿莉都覺得襄城夠了成親的年紀。

“去去去,丫頭知道的還挺多,大哥就是,不也,知道沒?”武元慶沒好氣的輕輕敲了一下二丫的腦門。

“哦”二丫嘻嘻笑著縮了縮脖子,應了一聲。

..........

武元慶領著弟弟妹妹又在武功縣待了十來天,這十來天中武元慶只是偶爾會到大棚裡看一下種的蔬菜苗的情況,多是順手揪兩根剛冒芽兒的草。

剩下的大部分時間就是上山下河的瘋跑瘋玩,反正除了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外還帶著十幾個護衛呢,不用擔心安全上的問題。

遠的有跑到過秦嶺裡邊打過野豬抓過兔子嚇過猴兒的,近的有划著武元慶自制的冰車在溪上滑冰的,二丫年紀,一個人滑不了,武元慶就讓二丫坐在自己盤盤的腿上帶著丫頭滑,劃累了就找個冰層比較薄的地方打洞然後扔個特製的威力炸彈炸魚,然後在冰上邊生活烤魚吃。

直到年關將近,武元慶才帶著弟弟妹妹回了長安。

唐朝這時候,大家一般管春節也就是過年叫“元旦”“歲日”,雖也是挺重要的一個節日卻不是最最重要的,這時候最重要的節日是上元節,也就是正月十五的元宵節。

不過,雖然不是最重要的,但節日的氣氛還是很濃的,二十三祭灶王爺的時候,大家也有吃糖瓜,糖瓜自然就是飴糖。

祭完灶王爺,就開始掃塵,採辦年貨的人也越來越多了起來,武家旁邊的東市還看不出來,多就是多了些姐夫人在買飾衣服,讓武家的成衣店大賺了一筆。

最繁華的西市,平日裡就是人來人往的,年前這兩天人更多了,直接翻了好幾倍,密密麻麻,比肩接踵都是採辦年貨的,商販們大聲吆喝著,招呼著。

武元慶領著弟妹去逛了一次西市,差沒被憋死,人擠人人挨人的,二丫都差給擠散走丟了,嚇得武元慶拉著弟妹趕忙離開了西市。

採買年貨武元慶是不幹了,不過他倒是不愁找不下事情做。

過年嘛,這時候和後世也差不了多少,買年貨,換新衣,貼春聯,放爆竹,當然和後世的煙花爆竹不一樣。

煙花是不會做了,爆竹武元慶倒是又弄了許多二踢腳,還有更一的鞭炮。

雖然火藥的配方是給了皇帝,皇帝也下令不得外傳,不過也擋不住武元慶自己個兒做著玩。

反正武元慶是寧死不想聽竹竿扔到火裡那噼噼啪啪的悶響的。

弄了些鞭炮,剩下武元慶能出手的就是春聯了。

不過唐朝這時候還沒有春聯呢,人家這時候叫桃符,就是掛在大門兩邊的桃木板子。

據《後漢書·禮儀志》所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降鬼大神“神荼”、“鬱壘”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

也就是最開始的時候桃符就是寫著降鬼大神的名字,就跟後世那門神畫像一樣,不過一個是名字一個是畫像而已,起的是一樣的作用。

到了唐代這時候桃符依然是這樣的形式,而在桃符上寫對聯,那要到了唐朝結束後的五代時期。

《宋史·蜀世家》:後蜀主孟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才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

作為穿越人士,過年房門兩邊沒有春聯,這怎麼可以忍受。

只有大門上掛著桃符,這氣氛完全不對嘛。

武元慶讓人弄來了紅紙,按照各個房門的大裁好,在大廳的桌子上擺好了筆墨硯臺。

然後武元慶來到了楊氏的屋裡。

“寫春聯?”楊氏好奇的問。

“是的,母親,春聯和桃符差不多,不過一個是掛的一個是往門兩邊貼的,而且是每個門的兩邊都要貼”武元慶給楊氏解釋了解釋春聯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是怎麼樣的一種形式。

“每個門上都要貼?沒這個必要吧”楊氏想了想這府裡那一進進院落,無數個房間有的無數個房門,有頭暈了。

“有的,有的,必須有這個必要的,嘿嘿,紅紅的春聯都寫著祝語,看起來多熱鬧多喜慶”武元慶自己寫的一手爛到無以復加的毛筆字,實在不好意思丟人現眼,只能鼓動攛掇楊氏。

“你呀你,就會弄些新花樣新玩意”楊氏拿這個繼子沒辦法,只好應了下來。

“錦鯉飛身酬遠志;祥羊跪乳感親恩”

“一家和睦一家福,四季平安四季春”

武元慶念,楊氏提筆就寫,一邊寫一邊頭道:“寓意不錯,這春聯還挺有意思的”。

“那是,也不看看是誰想出來的”武元慶不要臉的得瑟。

“這兩個就貼在你和元爽的房門上吧”楊氏笑著道。

“好勒”武元慶頭,道“國興旺家興旺國家興旺,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春意盎然祖國山河千載秀,東風浩蕩神州大地萬年新。這兩幅我看貼在大門上挺合適”。

楊氏贊同的頭。

“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這副貼到鋪子裡挺不錯的”武元慶又念了一副對聯道。

“額,這個有太直接了吧”楊氏遲疑道。

“直接好啊,取個好兆頭”武元慶笑嘻嘻的道。

“好吧,隨你”

.........

一道道春聯寫下來,到了最後武元慶想到廚房那邊還有個不大的雞窩呢,上邊也要寫個橫批才行,於是念了個橫批出來。

“雞飛蛋打?兩頭空。這寓意不太好吧”楊氏提筆的手一僵,無語的看向武元慶。

“不是雞飛蛋打,是雞肥蛋大,肥碩的肥,大的大”(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