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碰到這種地下拍賣會,對周安來說實在是意外之喜。

要知道,周安活了兩輩子還沒有見識這樣的事,就連正規的拍賣會也沒有參加過。

不對,有參加過一次,不過那是公司安排他去幫人家拍賣會當安保的。

現在自己親自參與拍賣,周安感覺有些緊張,但內心更多的是有些激動。

不知道這場拍賣會能夠看到什麼樣好貨。

隨著黑布被緩緩揭開,一件墨綠色的器物在黑布下顯露了出來。

周安藉著微弱光線定睛一看,不禁有些吃驚。

這是一隻青銅古鏡,這古鏡的背面中心有一伏獸鈕,鏡背以一凸弦高稜將鏡背分為內外兩區。

內區高浮雕六瑞獸相間繞鈕嬉戲,或俯或仰,憨態可掬;瑞獸間點綴累累葡萄,葡萄枝葉纏繞,果實飽滿,葡萄枝葉翻越跨梁蔓延至外區。

外區不同形態的瑞獸與禽鳥相間環繞出沒於葡萄枝葉之間,緣飾一週疊雲紋,邊緣捲起。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該鏡形制較大,工藝精美,紋飾豐富生動,鏡背採取滿花式構圖,運用高浮雕表現手法,以瑞獸或鸞獸和葡萄枝蔓組為紋飾主題,細密而又冗繁。

瑞獸以不同的姿態攀援於葡萄的枝蔓之上,或遊戲於葡萄葉實之間,形象飽滿,富有動態。

讓人意外的是葡萄藤蔓打破了圓形框架的束縛,從內區爬越過界梁伸展到外區,同外區的葡萄蔓枝糾葛交纏,並與外區裝飾的鸞禽連成一片。

這種海獸葡萄鏡,整個鏡飾雖有分割槽,紋飾圖案卻又渾然一體,由中央向外圍放射和纏繞。

中央的瑞獸鏡鈕呈靜態匍匐狀,看上去結實、穩定,而鏡紋中的瑞獸奔跑跳躍,再加上外圍出現的鸞鳥或蜂蝶的輕盈姿態,視覺流程由中心向外圍鋪開,整個畫面呈現出空間的無限延伸感。

看銅紅色和墨綠間雜分佈,層層疊疊,卻涇渭分明,這顯然是一件生坑的東西,也就是說剛出土時間不太長的東西。

周安仔細端詳後,就在心裡判斷出,這是唐朝的物件。

雖然周安也在博物館見過青銅鏡,但像這件青銅鏡這麼大尺寸的還真心的沒見過。

看來這夥人倒的這個鬥可是不小啊!

這種青銅鏡的尺寸越大就越稀少,從而其價值就會比其它青銅鏡價值高。

站在桌子旁邊的疤臉大漢一揮手,示意各位買主可以上前看貨。

此時大家也迫不及待,立時就有五六個人衝在前面湊到桌子旁邊。

在大家一陣圍觀時,一個身材肥胖,眼睛只成一條縫的中年男子,雙手插兜站在原地,眼睛看都不看桌子上的青銅鏡,和在場的人格格不入。

不過,他自己雖然沒看青銅鏡,但他身旁的一位像師爺模樣的老先生一邊檢視銅鏡一邊向胖子輕聲的解釋著什麼。

這位老先生不但仔細端詳,還用鼻子湊到青銅鏡不遠的地方用力嗅了嗅。

周安知道,他這是在用嗅覺判斷綠鏽是不是用化學藥劑做出來的。

不但如此,一個國字臉的中年男子,還一邊看一邊用食指在銅鏡上各處輕彈敲。

彈過之後就把耳朵湊近聽一聽,一點都沒有愛惜這個青銅古鏡的意思。

周安也知道他這是透過敲擊判斷青銅鏡的材質和它的完整度。

如果銅鏡有破裂的,就沒有綿長的聲音,那價格就不言而喻了。

雖然他的手段簡單粗暴有效果,但一點都沒有收藏人的儒雅的氣質,這是周安一點都不喜的原因。

有不喜歡的人,那就一定就有欣賞的人。

讓周安意外的是,有一個戴著金絲眼鏡的男子,他穿著乾淨得體,他竟然戴著一副白棉布手套。

這個文人模樣的男子,一手拿小手電對著青銅古鏡,另一手則握著一支放大鏡,對著青銅古鏡逐步的仔細觀察,像一個搞文物科研的專家,其手法非常的專業。

這種規格的青銅古鏡很少見,相對而言其等級也很高,而且又是一眼生坑裡出來的,說不定就是才從古墓裡盜挖出來的。

像這些人一般都是二道販子,真正的土夫子不會和周安這些人接觸的,因為一但接觸了,說不定就會被人逮著,很容易惹官司進局子蹲班房。

整個場地裡的光線不足,但周安還是能模糊的看見這些有意對這個銅鏡進行競拍。

這裡面的人也許也就周安一個人會考慮蹲不蹲班房的事,其他人都在沉浸在拍賣熱潮之中。

這不,有幾位買主看完了貨,各自退回來,都已經在紙條上寫下了自己的拍價。

這幾位買主寫後,就將寫好價格的紙條遞到專門接收紙條的人手裡。

周安知道以自己的實力,恐怕是拍不到手了。

再說,後面還有什麼貨,周安還沒瞧見呢,他想把錢留在後面的物件上。

可是他又覺得別人都寫了,自己要是不寫就有些尷尬了。

於是,周安就隨便寫了一個很低的價格,就讓賈漢子遞出去了。

因為是等拍賣最後結算,所以第一件物品也不用等結果。緊接著就又有人從箱子裡搬出了第二件寶貝。

依然是黑布蒙蓋,等黑色幔布落下,裡面露出的東西再次讓周安大吃一驚!

這是一尊佛陀坐像,約有半米多高,姿態生動,容貌安詳,工匠將佛陀的慈悲以及悲天憫人的神情刻畫的無比生動。

這麼大一件物件,這兩個漢子卻搬的如此輕鬆,說明這尊佛陀的坐像周安猜想搬動塑像很輕,應該是木胎佛像。

如果這尊佛陀塑像是泥胎燒製,那麼這兩個漢子搬動的時候不會如此輕鬆,那更不要說是銅像了。

這座佛像表面彩繪描金,雖然有些斑駁,但整體儲存還算完好,沒有什麼破損和太多脫落的地方。

周安看畫工和造型,像是明晚到清早期的東西。

這類中型的佛像、觀音像或者神像等等,在南方年代稍微久遠的寺廟道觀裡都有。材質有泥、木、石頭等多種。

有個別的寺廟就連真人肉胎像都有,這座佛像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經過動亂時期,許多佛像都被毀壞,而現在許多寺廟道館的古老塑像都是近代重塑的。

而這一尊佛陀坐像年代久遠,形象優美,儲存完好,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周安敢說,要是把它送到香江的拍賣行去,一定會拍出一個天價來。

當然,這類藝術珍品很少有傳世的,如果是私人家裡的,一般也不會有這麼大,周安猜想這佛像是不是從什麼地方的寺廟裡偷盜出來的。

周安只是在外圍觀賞鑑定,不是他不想靠近,而是被圍觀的人擠在了外邊。

你看那個大胖子一人就佔了兩個人的地方,還有那個國字臉中年男子,他來回走動,把圍著的人都擠了一遍,就連一個鬚髮花白的老頭,都差點被他擠倒在地。

即使這些看的這麼熱鬧,可周安自然沒有被這佛像所心動。

但是第三件出來之後,周安的整個人都站起來,眼睛也綠了,他對這件起收藏的心思。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