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友三答應和自己一同生活,周安自然是十分高興,開開心心的領著老頭就出門去了。

走了一段路,秦友三就感覺不對勁了,這周安不是帶自己出來兜兜,而是有目的方向的。

“小安,你這是帶我去哪兒?”秦友三詢問道。

秦友三這麼問也不是因為自己年齡大走不動,恰恰相反,他常年走街串巷的做乞丐,這個耐力就連周安不一定能有他厲害。

“哦,三爺,前面不遠就到了,我準備買一輛三輪車,等放假沒事就在四九城轉轉,看看能不能收一些老物件。”

“哦?那你可是真下了本錢了,這一輛三輪車可不老少錢了。”

雖然秦友三自己兜裡沒有錢,也買不起三輪車,但他知道,這些玩意可不是一般人買得起的。

而秦友三現在也知道周安在上學,又不上班,怎麼可能有錢收物件。

但他又不好說周安:你又不上班,買啥三輪車啊。

周安不知道秦友三心裡想什麼,見他問自己,笑了笑回答。

“有付出就有回報嘛,三爺您也是見過世面,正所謂亂世黃金盛世古董,我不趁現在普通老百姓沒有這方面的認知,多收點東西,等以後這些老玩意值錢了,想收就得花大價錢了。”

周安也不怕跟秦友三說明白了,因為像秦友三他做過典當行生意的人,對這些認知比他強多了。

要知道當年他們典當行花老鼻子錢收了一件古董,後來打仗了,想變賣成黃金都沒有人收了。

對周安的話,秦友三點頭贊同,他認為周安很有眼光,要不是他沒有錢,有錢他都想收那些老物件。

秦友三整天衚衕裡來衚衕裡去的,也見過不少好東西,要是德性疵一點,都能偷不少東西,也不至於會餓暈在街頭。

“三爺我告訴你,昨晚來我們家那和我一般大,您知道嗎?這小子手裡可是有不少好玩意呢。”

“哦?你們什麼時候現在的年輕都喜歡老物件了?”

秦友三很驚訝,在他心裡,周安能喜歡老物件都算另類了,就當周安時癖好了。

可是現在院子裡還有一位喜歡老物件的,這就顛覆了秦友三的三觀。

“三爺,您不知道,這小子叫韓春明,他可是有個師父教他的,就古玩鑑賞這一塊,十個我也抵不上他啊。

我這不是苦著沒師父教,這才進了大學學本領去了嘛。”

在四九城能在古玩上有造詣的,秦友三也聽說一些人,不知道韓春明的師父是不是他知道的。

於是秦友三問道,“他師父是誰啊,很厲害嗎?”

“嘿,三爺您這話說的,人徒弟都這麼厲害了,那師父能不厲害嗎。

那人姓關,叫什麼就不知道了,大家都叫他關大爺、關老爺子。聽說他父親是大清朝崇文門外稅官後人……”

“哦?是他!是不是自封九門提督的那位?”

秦友三接了自己的話茬,周安都驚呆了,原來秦友三也認識關大爺啊,這關大爺可真夠牛的啊,看似不聲不響,可是名聲已經在外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哎吆,三爺,您認識九門提督啊?!改天我帶您去他那認認門。”

周安想著秦友三以前是典當行的,而關大爺又喜歡收藏古董,也許在這方面兩人有點交集。

“嗨,這位爺我可沒見過,也不認識,只是聽說過。你一說崇文門稅官後人,我猜就是他。

想當年,這位爺在這圈子裡也是呼風喚雨,廣交五湖四海的朋友。後來聽說好像惹上什麼人,從此也就沒了蹤影。”秦友三腦海裡滿滿的是回憶。

周安想著,會不會就是惹上破爛侯他爸的事啊,後來那些小碗都被搶了,人也就銷聲匿跡了。

把事情一聯絡,周安猜著差不多就是這麼回事。

現在小碗有三隻在他手裡,雖說也是精工細作,真正的收藏價值也不是那麼高,但對關大爺來說那就意義非凡了。

周安想著什麼時候把這三個小碗給關大爺送回去,也不枉他指點過自己。

周安這麼想,後來也是這麼做的。

一路上,兩人又聊了有關關大爺的事,一會兒就到了委託行。

委託行也叫委託店,最早出現於40年代,類似於過去老年間的當鋪。

委託行收購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委託店對賣貨人的物品進行價格評估,賣貨人同意後,委託店當場付款收貨。

還有一種是賣主想多賣點錢,物品估價後由委託店代賣,但要等物品賣出後才能拿到錢,委託店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

來到這家委託店,周安從店裡就能看出,它要經營的是市民用過的舊貨和工業殘次品。

裡面的舊服裝多是幾塊錢買一大卷的滌確良、粗布衣服;櫃檯上擺滿了已經戴得發黃的舊手錶、懷錶;空地上堆滿了舊木器傢俱、舊腳踏車。

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去委託店買賣舊貨可不是就周安一個人。

當下可不是有錢就能買到自己需要的物品時,這種買舊貨也就是一種常態了。

比如想買腳踏車,在這個年代並不是你想買就能買到。一是新車價錢太高,二是就是需要購車票了,沒有票有錢也買不了。

一輛新車180塊錢,在委託店買一輛八成新的車,差不多100多點就能拿下,這對於沒錢又沒票,又非常需要腳踏車的人來說也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像收音機、唱片機、手錶、傢俱,甚至舊的手風琴、鋼琴都能到委託店買到二手貨的。

除了生活用品,這委託店裡還有古玩古董文物售賣。

在櫃檯裡,周安就能看到金銀、翡翠、碧璽、陶瓦、玉器、瓷器等飾品和古董在標價售賣。

但是你要是認為在這裡能撿到漏,那就有點困難了,除非你的鑑賞能力非常高,否則甭想在這裡撿漏,因為人家店裡可是有專家的。

當然這些專家並不是故宮博物館裡頭的那些專家。

像這家委託店他們的專家就是一些在街頭擺地攤賣古玩的人。

但也不是什麼人都能來當專家的,這可是有關部門任命一位對古董鑑賞能力強的擺攤人為這裡的專家。

店裡會有些古玩一到這位專家手裡,他就能根據造型、工藝、繪畫、花紋、文字等鑑別是那朝那代的、是官窯還是民窯做的。

所以能到這買古玩,一般都不是撿漏,而是手裡有錢,而且是真心喜歡這件古玩才買的。

周安看著這些古玩的價格,那真是一陣肝疼。

忽然,他想起後世曾看一新聞,馬嘟嘟在80年代初期,用存了五年的工資1600元錢,準備去買彩電,卻鬼使神差的去王府井,在委託店買了一件鈞瓷掛屏。

當然,以嘟嘟的眼力肯定是撿漏了,但當時這掛屏價格也不低啊。

可想而知,到委託店買古玩,那都是真金白銀的買,真想撿漏那就得去潘家園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