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這場聚會就是讓這些古玩世家子弟揚名立萬的,所以這些人自然需要賣弄一下自己對古玩的水平。

“雖說這小子被你破了功,但這小子的名頭可不是只靠吹出來的,單論他能年紀輕輕的,就能從古玩市場撿到明青花,這實力和我們家小安相比毫不遜色啊!”

秦友三一咧嘴,看似在誇聚寶閣的楊天成,可是周安怎麼感覺是在誇自己呢。。

楊天成下場後,其他幾個古玩世家的人也一一上前,展示了自己帶來的有關於“水”的古玩。

因為有了老吳頭兩次攪局之後,這些明顯老實多了,生怕惹這老頭不高興,上來讓他們難堪。

而周安在下面無所事事,就和大家邊吃邊聊,連莊萱藝都有點瞧不起他了。

為什麼?

因為這傢伙胡吃海喝,就連藏寶齋夥計都給他添了好幾次茶水以及乾果蜜餞水果等各種吃食。

這傢伙不會是屬豬的吧?

從頭到腳就沒見他對古玩有一點建議,莊萱藝本以為周安和朱老一起過來的,他一定對古玩十分精通,現在看來就是一草包吧!

可惜周安是屬牛的,耕田的牛,吃嫩草的牛!

轉眼,周安又喝過了幾盞熱茶,換了兩碟乾果,這時,一位魏家子弟動身下場。

只見人群中的魏金文向大家拱手起身,大步行至空地正中。

這位魏金文長著一張男生女相的臉,身材微胖,讓人一瞧就感覺有股書生氣,加上他身穿淡藍色的長衫大褂,更顯得端莊的氣質。

魏金文一出場,立時就成為了眾人目光的焦點。

翠文閣魏家經營碑帖字畫,以及字畫裝裱。

不過,魏金文今天帶來的並不是古字畫裝裱慣用的卷軸,而是在腋下挾著一隻長方形的盒子。

看樣子這裡面裝的字畫一定很珍貴,不然也不會用上檀木盒子。

魏金文站到院中空地上的八仙桌旁,雙眼環顧四周,目光從眾人面龐上一掃而過,見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在了自己身上,他這才心滿意足的掀開了手中方盒的蓋子。

盒中是一副紙張微微泛黃的古畫,此畫有三層景色。

前景在嶙峋的岩石上,幾棵老樹直立,落葉,老枝隨風飄落;中間的場景是一片瑩白的雲,穿過山腰;其後白雲中隱現瀑布,似乎是從山中噴湧而出,隨山而行,幾經波折,化為清水盪漾於山腳。

此畫的畫工極高,整個畫面是一排危險的山峰,如戟、劍,直刺雲霄。

畫的右下角,畫了一座橫跨山澗的石橋,在石橋上,一個老人仰望山川瀑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當朱老看清這幅畫的落款時,都為之一震。

“唐子畏”

別人不知道唐子畏是何人,而朱老卻是知道其人是誰。

此人就是唐伯虎!

要是一般人只能知道唐寅和唐伯虎是一個人,尤其是後世人,他們之所以知道,那是因為電影《唐伯虎點秋香》的原因。

這畫一出來,當周安從朱老口中知道唐子畏和唐伯虎是同一人時,也為之動容,要知道,這唐伯虎的名頭太大了。

像剛才的什麼成化鬥彩周安都不放在心上,因為他也有啊。

什麼明青花?他那個青花大盤拿出來,還不把楊天成給嚇死。

可是唐伯虎的畫,周安他沒有啊,沒有的東西,自然誰都想要了,更別談是唐伯虎的畫了。

電影裡的唐伯虎風流倜儻,放蕩不羈,可是誰又知道現實中唐伯虎那真是人間悲催。

唐伯虎自幼聰穎,能詩擅畫,十六歲便中秀才,十九歲娶賢妻。

其妻徐氏文靜秀氣,溫柔體貼,夫妻恩愛。其父唐廣德,經營一家唐記酒店。

要說這種日子也算是人生贏家了。

可是唐伯虎可能是天克之人,在他意氣風發時,父親突然中風過世,母親因太悲傷也隨父親而去,後又驚聞妹妹在夫家喪亡,心愛的妻子在生育孩子時,產後熱盛,悄悄離世,可憐的小嬰兒在出世三天後,也隨親孃而去。

親人接連病故,打擊甚大,唐伯虎也意志消沉。

經過時間的消沉後,唐伯虎決定重拾舊文,發憤苦讀,結果鄉試名列榜首,“解元公唐伯虎”一時名遍南京城,又續絃,娶了何氏。

原本以為人生就此逆轉,可是命運總喜歡找同一個人開玩笑。

在唐伯虎上京考取進士時,被同行的同鄉都元敬出賣,被誣告行賄主考官,拖入刑堂棍打,押入大牢,經幾番周折後,證實無罪。

釋獄後,唐伯虎落魄潦倒,妻子何氏也離他而去,自己的兄弟嫂子又要求分家,最後唐伯虎終究成了孤家寡人。

於是在31歲,唐伯虎開始了千里壯遊,足跡遍及江、浙、皖、湘、鄂、閔、贛七省,貧困之下以賣畫為生。

此時唐伯虎畫功大成,畫山水及工筆人物,尤其是仕女,筆法秀潤縝密、瀟灑飄逸,從此“唐畫”為後世畫家所宗。

等唐伯虎到了44歲的時候,江西南昌的朱派使者聘請唐伯虎、文徵明在寧王府作畫。

當時文徵明推脫有病沒去,而唐伯虎因為落魄,想藉此機會遊覽江西名勝,就欣然前往。

寧王熱情地接待了唐伯虎,好酒好菜伺候幾天,便想讓唐伯虎吟詩作畫,並且到宮裡做客,為寧王唱贊歌。

而此時唐伯虎哪裡還有心情吟詩作畫啊,在他到南昌的時候,就聽到街上的人議論紛紛,有說寧王正在招兵買馬,網羅黨羽,密謀造反。

唐伯虎這才意識到寧王想靠自己的名聲,培養個人勢力,準備謀朝篡位。

唐伯虎沒想到,自己剛從科舉舞弊的政治鬥爭漩渦中掙脫出來,現在又踏上了造反的賊船。

唐伯虎越想越害怕,就偷偷登上了從南昌經鄱陽湖到蘇州老家的船。

在經過仰慕已久的廬山時,不惜被寧王追殺危險,登上了廬山。

此時感覺逃出囚籠的唐伯虎,懷著揮之不去的恐懼爬上了這座歷史名山。

儘管如此,他還是敞開心扉,盡情地遊覽廬山的險峻山峰和瀑布,讓大自然的美消除他胸中的障礙,忘記最近的不快。

於是在情不自禁下,在廬山作詩,寫了一個七定律《登廬山》。

匡廬山高高幾重,

山雨山煙濃復濃。

移家欲往屏風疊,

騎驢來看香爐峰。

江上烏帽誰涉水,

巖際白衣人採松。

古句摩崖留歲月,

讀之漫滅為修容。

詩中表達了唐伯虎的心情是迷茫、抑鬱,任誰經歷他這樣的事,也不能平心處之。

從廬山下來,在經過安徽的時候,唐伯虎就住在一個朋友家裡,根據在廬山所看所想,畫出了魏金文手裡的這一幅畫《廬山觀瀑圖》。

《廬山觀瀑圖》呈現給觀眾的是悲傷、沮喪和沉重的情感色彩。

這副畫中景色的色彩,正是體現了當時唐伯虎當時心理情緒的變化。

唐伯虎寓情於畫,借畫隱晦地抒發自己的壓抑情緒,一段坎坷的經歷。

這種坎坷的情緒在這副畫的詩中也能體現:

匡廬山前三峽橋,

懸流濺撲魚龍跳。

贏驂強策不肯度,

古木慘淡風蕭蕭。

詩中朔風陣陣、落木蕭蕭的氣氛,正是唐伯虎一生淒涼的表現,而“贏驂強策不肯度”訴說了唐伯虎內心有志難伸的悲憤。

此畫一出,懂畫的人就知道這絕不是凡品,尤其是畫面邊緣處那醒目的書法題字和硃紅色鈐印。

果然不虧為明朝四大才子!

國畫丹青!

在場之人那都是古玩行裡懂行的主兒,尤其是懂畫的人,立馬就看出了這副畫的端倪,現場也傳來一片驚呼讚歎之聲。

聽見周圍的讚歎聲,魏金文眼波流轉,目光灼灼地掃視周圍眾人,朗聲道。

“大家可能已經都看出來了,不錯!這就是‘深慮鬢毛隨世白,不知腰帶幾時黃。人言死後還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場。’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唐伯虎!”

魏金文話音剛落,院中立刻就響起了滿堂喝彩之聲!

此時,朱老也哈哈大笑,“好!好!好!唐寅此人,不但生前做了一場,這死後也讓我們大家跳三跳啊,妙!絕妙啊!”

一旁的老吳頭也不甘示弱,大聲喝彩道,“唐伯虎生前有多落魄,死後這畫就有多珍貴,老子也是很喜歡啊!啊?!哈哈哈!!”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