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濃風涼。

京城西城金融大街的繁忙依然如晝。

這片區域或許從來不夜。

每天每夜,無數精英在成片的高樓大廈中敲敲鍵盤、打打電話、揮揮手指,輕描澹寫的製造出了幾百幾千乃至幾萬億資金量級的交易。

財富在這裡顯得‘微不足道’。

有時候一不小心便迷醉在這種海量財富於指尖流淌的感覺,放眼天下,頓覺一切無非翻手覆手。

很容易忽略財富的創造並不來源於指尖,而是來源於生產。

這裡彷彿每一縷空氣都充滿了金錢的味道。

站在決策中心南邊的落地窗前,溫良端著一杯溫茶望向窗外,夜色只在不遠處,再遠……就被隔壁高樓遮蓋了。

莫名其妙的,溫良忽然暗自感嘆:“都說站得高看得遠,從IFC到博浪大廈再到這裡,容我站立的位置一次比一次低了……”

“七上八下?”

想到這裡,溫良臉上略現澹笑。

有時體系內會在細節上講究一些有的沒的。

如喜七。

那邊廂,汪婉瑜深知此次的競爭對手可動用資源無窮,盟友無盡,正在不厭其煩的引導大家談論,以繼續深度磨合團隊,兼帶一帶段佳靜。

沒人在意不久前主動來訪的高盛中國行政人員高總。

“……應當說,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人種,最擅長的事情裡面一定有八卦。”

“聽聞好事網友結出了人類三大本質:復讀機、鴿子精、真香。”

“其中復讀機泛指盲從、跟風,再仔細一點說,裡面包含了情緒共鳴,無論哪個地區的金融二級市場,本質上都避不開‘情緒’。”

“……所以,一定程度上將金融市場拓展到如今這樣開放地步的西方,對透過輿論締造‘情緒’的研究可謂深入透徹……”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輿論可能會被忽略,但一定永遠有人在意輿論!”

“透過部分資訊引導輿論是全球最盛行的一種金融情緒方式,高盛是其中最負盛名的選手。”

“高盛的分析師在2001年提出了金磚四國的概念。”

“06年高盛的分析師又推出了新鑽11國的概念……他們極其擅長將分析概念傳播至全球並引導人們甚至以主動的形式擁抱。”

“各取所需只是表象,高盛在製造這些概念並推廣之時,便已經提前張開了漁網,收割當地財富……”

“在底蘊、歷史沉澱、聲譽、資源、人才、影響力等諸多維度上,博浪國際投行乃至博浪集團與高盛的差距堪比天與地,而博浪國際投行成立的目標是至少要與高盛並駕齊驅。”

“得承認,高盛的團隊和能量遠超我們無數倍,所以,我們需要在如今與高盛開展的狹領域競爭中,儘可能快的師夷長技以制夷……”

談論間,陳鏗,那個同鄭琪一樣被汪婉瑜帶去跟溫良先認識的海歸,計算機與數學雙博士,在忙碌中插了一句:“關於與高盛既往輿論事件統合對抗模擬系統已經初步完成,各位可以抽空試試。”

然後又趕忙補充:“介面比較簡陋,另外初期會觸發未知bug,內建了一個多層神經網絡學習模型,如果嘗試可行性較高,會基於此完成公司初版分析擬合模型,煩請大家多多理解。”

此時,引導談論的汪婉瑜從旁做了簡單總結:“提前約三個半小時發出看空高盛股票的分析研究報告,是儘可能透過網路輿論談論引動普通股票投資者情緒,也是給高盛留出充分時間來回擊,以配合陳鏗這個模擬系統讓大家進一步透過實踐適應今後工作重點。”

“……”

事實上,信息時代發展至今,幾乎任何一個領域都在透過計算機來進行輔助工作。

金融行業更不例外。

而且金融行業其實高度依賴數學天分,而非單獨的經濟學。

引用鄭琪從一個叫margin call電影裡改來的臺詞:“金融不過是改變一堆數字的計算方式罷了。”

當然……其實,站在溫良的角度,他一直覺得鄭琪這個玩意已經是深度‘誤入歧途’了。

所以這次碰面時,溫良開口就是問她學習。

數學天分可以用在金融行業,但不應該只用在金融行業。

金融的確是現代社會的重要基石,但金融其實並不能憑空創造價值,更應該將它稱之為……一種分配方式。

然而現實往往非常非常遺憾。

以博浪目前在基礎研究方面的極度渴求與海量投入,和對人才的無限重視,仍然無法避免招聘進來的一大堆數學、物理學家主動選擇進入集團金融、財務等相關崗位工作。

如汪婉瑜帶來的這個團隊主要人員中拋開鄭琪不談,陳鏗是計算機與數學雙博士、喬瑾瑤是物理學碩士、黃岑宇和張謙兩人都在本科階段輔修了物理學,有理學學士學位。

以至於,眼下他們被抽調來加入博浪國際投行這個全新子公司工作時,所進行的第一件事是:

以博浪實驗室在神經網絡上的部分成果為基礎編寫了一個對抗模擬系統。

因為曾經博浪根本沒考慮過要發展投資銀行業務。

哪怕是資管公司,主要做的事情是穩健型投機。

對,穩健型投機。

需要的只是依照安排在合適時間點進行類似買入賣出的操作。

資管公司幾乎沒做過風險金融業務,更別提什麼投資銀行範疇的業務。

別問,問就是做空蘋果、微軟、谷歌等公司相當穩健,做多蘋果也是如此,持有位元幣也是穩健型投機。

甚至在10月底之前,溫良明知高盛是幕後主使,也沒有想要開闢投行業務去跟高盛剛一剛。

不過之後他改變了看法,然後……果如所料般那樣,老平頭親自安排了這個活到他頭上。

所以,博浪在這方面沒有任何基礎。

能在幾天時間裡,初步弄出一個計算機輔助工具,已經很厲害了。

而這也是必須的……

另一方面,汪婉瑜不厭其煩的引導眾人,並強調輿論重要性,也沒什麼問題,而且很有依據。

不說當下那些雜七八的。

就說後世那些令人驚訝的事情。

嗶嗶西、欸嗶西的陰間濾鏡,顛倒黑白,可全都是輿論手段。

怎麼講呢,人類都很喜歡透過輿論的方式先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管它是不是真的,然後以此攫取利益。

…………

喝完半杯茶,溫良回到了自己的位置,搓了搓手,將注意力放回了與高盛的初次極小規模交鋒中。

理論上,如果沒有變數,博浪國際投行此次發出的看空報告已經生效。

全球無數金融精英都能看到在非變數情況下,美股一旦開市,高盛股票就將下跌。

甚或如2010年高盛面臨SEC指控時那樣市值狂跌120億美元,還會產生連帶影響。

但,顯然只是理論。

溫良甚至是故意留出時間,以讓高盛有充分應對。

這份研究報告什麼時候都可以發,反正博浪國際投行這次又沒持有高盛的空頭單。

如果是美股開市之後的時間點發,以博浪能動用的傳播能量,高盛根本沒有反應時間,一般股民的恐慌性拋售會立刻發生。

提前在今日正式開盤前好幾個小時,主要還是想正面看看高盛的手段。

畢竟此前與高盛的交鋒都隔著各種各樣的團體。

而那位高總深夜裝模作樣的來訪,也表明高盛會作出應對。

…………

…………

早在月初3號,阿美莉卡已經開始了冬令時時制,美東時間與中國時間時差已為13小時。

晚9點。

美東時間早上8點。

在美東地區不少媒體早已銳評之後,高盛終於做出了初步應對。

最初沒有本尊出面,而是釋放了一些訊息,攪渾輿論。

主要核心點是偷換概念,表示高盛亞太的重心業務放在香港……

高盛與阿里之間的關係並不緊密,高盛甚至不是阿里股東……

這些不能說聊勝於無,只能說一般。

真正的應對來自高盛一個知名分析師親自撰文銳評。

大意是:“高盛亞太運營一切正常!高盛亞太不會因為單一專案失利受到影響,因此無需主動披露!”

“我們認同博浪集團是一家具有行業領先地位的優秀公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到如今規模,為全球之最,但這並不意味著博浪有能力開展投行業務,亦無能力提供客觀、專業的分析研究報告。”

“可能大家並不知道,在國際金融市場令人聞風喪膽的‘A.Partner’是隱藏在博浪集團光芒下由博浪聯合創始人合夥創辦的資管公司,他們在金融市場的血腥人盡皆知!”

“而今,博浪國際投行並未至今投出哪怕一分錢來持有高盛空頭單,我們有理由認為,博浪國際投行是要透過這份非專業看空報告打壓高盛股價從而以低價買入。”

“他們,只是別有用心的金融竊賊。”

從行文內容來看,引用資料並不多,專業性含量不高,不過哪怕是高盛報告其實也是能概括成非常簡單的銳評內容,不足為奇。

當然,高盛其實更擅長於將一些不足為奇的東西包裝得很複雜,左手右手左右手的來回倒騰,令人眼花繚亂,然後攫取海量利益。

像希臘,像次貸危機裡的CDO,都是這樣。

眼下時間不允許他們弄出來那麼複雜到一般人根本看不懂的報告……也沒那個必要。

這畢竟只是溫良眼裡的一次極小規模直接交鋒。

高盛有分析師下場後,輿論被帶動了更多的情緒。

溫良看著已經開始適配全球輿情的輿情監控系統客戶端在最佳化出了這一結果後,心中略有滿意,嘴上問道:“誰想成為我博浪國際投行第一個具名分析師?”

物理學碩士喬瑾瑤站了出來,認真但很直接的表態:“我想。”

“好。”溫良抬頭看了眼對方,“高盛比較擅長顛倒黑白,希望你透過社交平臺釋出的內容更有針對性。”

喬瑾瑤應下:“明白。”

隨後,溫良透過博浪集團內部交流工具向喬瑾瑤傳送了幾個要素,倒也沒強調讓她必須加入。

很快,喬瑾瑤在推特上以‘Yao·Analyst@BL-IIB’這樣一個認證全稱發表了動態。

其中Yao是名字,Analyst是分析師,BL-IIB是博浪國際投行的英文名稱。

“看來高盛與當年在亞太市場營造越南概念矇蔽投資人以攫取個體利益時那樣,再次隱瞞高盛亞太目前的重大失利來矇蔽投資人,愚弄大眾了。”

喬瑾瑤的動態十分簡單。

但比高盛分析師那麼老長的辯解,顯得要尖銳許多。

目前銳評核心其實都是翻黑歷史。

很顯然,高盛的黑歷史若是列印出來,以高盛總部那棟沒有銘牌的大樓都裝不下。

而且論咬文嚼字,國人還是很厲害的。

只是常常用在內部,而非外部。

說真的,用在外部相當好用。

高盛分析師可能是急了,再次銳評中出現了一句:“高盛亞太主要面臨的問題是地域問題。”

這讓吃瓜網友都看不過去了。

純路人希臘網友是這麼說的:“沒錯,高盛永遠面臨的都是地域問題,因為這些問題都是高盛主動挑起的!”

猴子也是有點忍不住當了一會純路人。

因為高盛這踏馬屬實有點過分了。

隨後,海外社交媒體平臺上出現了一張圖,是那位高總走進博浪國際投行的照片。

配文是:“某高盛董事總經理深夜刺探博浪國際投行內部資訊。”

接著,Yao再次發表了動態:“根據最新核算,高盛隱瞞了其在亞太地區面臨至少高達235億美元的間接虧損!有訊息稱高盛隱瞞此關鍵訊息是為了達到某種不為人知的目的,或將給金融市場帶來災難性連帶影響。”

這次不是銳評。

是列出資料、進行了深度分析的簡略式研究報告。

正經的分析師工作。

這份簡略式分析報告隱含了一個關鍵因素,高盛或許以幕後身份參與了阿美莉卡上個月發生的行政停擺。

除了這個隱含的關鍵因素以外,這份報告隱約指出高盛亞太近期在各個事件中扮演了某種角色。

清晰指出其向客戶推銷的一些產品,以及這些產品目前已經進入實質性風險階段。

再加上聯絡到高盛亞太行政人員如此著急的深夜進入博浪國際投行。

聯絡希臘、CDO這些餘韻猶在的事件中高盛扮演的不光彩角色,輿論已經有足夠理由認為高盛此次在亞太或許也扮演了同樣不光彩的角色。

於此引發的輿論動盪可見一斑。

與此同時,博浪國際投行在口水戰以外,也已經展開了實際行動……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