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所有關注這件事情的網友來說,局面忽地撲朔迷離。

博浪這邊早完成了兩個發展方向公關預案,李澤、辛黛他們正準備搶先一步作出反應時,事態的發展已不需要他們插手了。

陰謀論這種東西,都不需要引導。

本就是最盛行的一種討論形式。

“不是說現場去了150家媒體嗎?為什麼都這麼三緘其口?”

“是啊,好好的一場發佈會怎麼會忽然取消!”

“聽說這是一場陰謀,據說有很多方面都不希望看到Aliyun起來!”

“是的是的,我一個在現場的媒體朋友說,一切井然有序,Aliyun和宏碁雙方都在接待維持秩序,準備發佈會,忽然被叫停,我猜測是有人施壓!”

“可能是有些人見不得別人好,然後就想要打壓。”

“Aliyun畢竟是我們自己的國產作業系統,有些人跪久了站不起來了。”

“……”

這樣自然演變的畫風,讓無數網友頓時有了共情。

瞬間覺得找到了事件源頭。

很自然的,在各類論壇上言論一面倒的宣洩情緒。

“原來如此,我說怎麼這麼突然,一場發佈會從籌備到舉辦中間不知道要多少人力物力,嘖嘖……”

“有的人吶,自己開發不出國產系統,還不讓別人開發了!”

“誰說不是呢!”

“……”

莫名的,小橙書開始躺槍。

“也不知道小橙書站哪邊,都明擺著的事情了,怎麼還提示未經證實?還在等什麼?!”

“大熱訊息小橙書方面一直如此,會將官方發聲標註,有援引自官方的訊息才不會提示,過濾謠言的舉措啊。”

“想要獲得流量又不想去求證消息來源?別衝了,嗶嗶兩句得了。”

“我也只是隨便吐槽一句,Aliyun和宏碁怎麼還不發消息啊,為什麼要慣著那些見不到人好的!”

中間的這個小插曲,要不是李澤心中有數,他都以為是網友節奏。

誰能想到這是小橙書的自汙手段。

與其它社交媒體平臺相比,小橙書從第一次開始呼籲行業向好發展以來,在一些方面的舉措與呼籲,顯得‘格格不入’。

為了不過度影響小橙書的商業發展,溫良很早前便制定了‘自汙’策略。

核心是:合理、合法、合情、正確的舉措打死不改,時不時給這種乾淨潑點髒水。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小插曲過得飛快,大方向上的節奏徹底被網友帶向了陰謀論的方向。

眼下這種節骨眼上,之前Aliyun又長篇累牘的以自研國產作業系統為宣傳口徑,很難讓人不多想。

本來這兩天全網的所有熱度幾乎都圍繞著Aliyun國產自研手機操作系統將正式亮相,國產必將崛起這一相關事件。

昨天Aliyun和宏碁方面還邀請了150多家媒體,那把火早已被點燃。

熱度即流量,無數自媒體、網媒自是迫不及待的蜂擁而至,發表了各種各樣的觀點。

核心點無一例外都圍繞著‘Aliyun OS遭受了來歷不明的打壓’。

…………

申城。

宏碁、Aliyun兩方的相關團隊簡單磋商後,各自匆匆離去。

Aliyun高管團隊很快與母公司Ali高管團隊進行了深入溝通。

馬阿立更是直接聯絡到了王博士,直言不諱的表示:“現在的輿論局面有利於我們,事情還沒到最壞的地步。”

王博士聽到這句話,本能的作出反應:“明白,我們會繼續想辦法。”

“你跟約翰聯絡吧。”馬阿立又說。

王博士連忙表示:“明白了。”

約翰是Ali負責國際事務的副總裁,發言人,王博士一聽就明白了。

接著雙方展開了溝通。

身為Aliyun CEO的王博士向約翰強調道:“Aliyun OS是一個獨立的作業系統,絕對不屬於安卓陣營。”

“我們不必相容安卓,谷歌的打壓來得毫無道理。”

“是,沒錯。”

“……”

這通交流進行得也非常快速。

過程中,王博士再一次忽略了曾經的一些小故事。

無論是輿論的有利情形,還是馬阿立的電話,還是各方各面的形態,都讓王博士選擇性遺忘了過往。

他必須要堅定一個宣傳口徑。

哪怕是死鴨子嘴硬!

博浪之所以敢利用Aliyun OS這個事情,正與王博士忽略的那些小故事裡的事實有關。

王博士與另外一位現為創新工場創始人的李博士均出身於微軟中國研究院。

很多選擇加入微軟中國的大牛在‘天真爛漫’的年紀時,都抱有同一個‘幻想’。

他們要在微軟中國深入學習如何編寫作業系統。

不過現實往往比較慘淡。

微軟中國幾乎不進行任何與作業系統本身相關的研究。

當然,這無法擋住大牛們。

離開微軟中國後,李博士很快主導成立了創新工場這樣一個天使投資機構。

早在2010年以投資孵化的形式搞出來了‘點心OS’。

顯然,不是帶OS(作業系統)字尾便等於作業系統,點心OS與MIUI性質一樣,只是基於安卓做了應用層的少量開發。

同樣也是離開微軟中國後續選擇加入Ali做雲服務的王博士特別瞧不上這玩意。

認為李博士拿安卓改一改就推出來的作風太土了。

要搞就要搞自己的作業系統!

於是,王博士請示了馬阿立,然後帶著Aliyun的一幫人吭哧吭哧開始搞自己的作業系統。

理想是好的。

現實嘛~很殘忍。

Ali也只是一家商業公司,與絕大多數商業公司的尿性一樣。

對任何投入都有成本考量和成果產出控制。

商業公司的本質必然要考慮利益,很多風靡全球的優秀產品其誕生往往與商業公司無緣。

以至於,溫良甚至認為哪怕是一同創業的小夥伴,也很難在商業環境中有基礎研究層面的產出;

於是特地讓張鬱林、秦正回華工,藉助華工的學研資源來進行研究,隔絕商業化影響。

Aliyun不是那個例外。

而且,從一開始王博士的思維就被束縛了,他認為搞自己的作業系統前提是基於Linux核心。

是,一個完整的作業系統包括核心、驅動、工具、圖形界面等等,核心只是其中‘不起眼’的一層。

包括安卓六大層架構裡,核心也只是非常少的一層。

可這也從側面說明了王博士的某種局限性。

接下來的半年多時間,王博士帶著團隊基於Linux核心搞了個Full-stack OS,非常非常非常辣雞。

王博士這一看,臥槽踏馬沒法向馬阿立交差了。

於是,王博士也顧不上土不土,趕緊拿安卓改。

Aliyun有現成的Java虛擬機器,直接把安卓的Dalvik虛擬機器換了。

又覺得意義不夠大,趕緊把自己搞出來的雲應用引擎(cloud app engine)加了進去,用於支援HTML5。

谷歌那邊搞的OS是一個web作業系統,概念新,也套上去。

這樣還不夠高大上,正好搞了Aliyun,那就再套上雲概念。

然後,問題來了。

HTML5透過瀏覽器引擎跑,效能比不上原生應用,連桌面點多了都容易卡,這根本沒法用,還是得用原生應用實現。

於是……

Duang的一下。

現在的Aliyun OS粉墨登場。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都沒用張鬱林,趙明傑這玩意搞定了指紋識別演算法最佳化後顯得無聊,拆了一下Aliyun OS,發現了這玩意的真相。

還發現了太多太多其它問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澤最終把機會鎖在了大名鼎鼎的Aliyun OS上。

……

王博士現在都還在忽略的東西,已經成了問題所在。

不過Ali從上到下都想繼續掙扎一下。

並不認為事情就此結束。

於是,在全網都向著陰謀論風向討論得愈發熱烈之時。

Aliyun站了出來,以官方的身份釋出了宣告。

【我們非常遺憾的宣佈,因為我們的合作伙伴受到來自於谷歌公司的直接壓力,原定於今天下午舉行的搭載Aliyun OS的新款手機釋出活動被臨時取消。

我們的合作伙伴接到谷歌方面通知,稱如果在其新產品上搭載Aliyun OS,谷歌公司將會解除與其安卓產品的合作和相關技術授權。

我們始終相信,Aliyun OS可以讓消費者和手機生產商擁有更多的選擇,這也是市場健康發展並得以壯大的基礎。

市場擁有最好的淘汰機制。

我們理解並尊重我們合作伙伴的決定。

我們向遭受壓力的合作伙伴,以及今天來參會的眾多業界朋友們表示歉意,同時我們也對谷歌公司的如此作為表示遺憾。】

與此同時,有媒體報道,他們向一位不願署名宏碁高層人士進行了採訪。

這位不具名的宏碁高層表示:“宏碁會繼續與谷歌溝通,因為我們仍然希望能夠釋出這款基於Aliyun OS的智能手機。”

先是Aliyun一封措辭並不如何犀利的官方公告。

接著是宏碁高層的媒體採訪。

內容都差不多。

瞬間點燃了網友們的‘怒火’。

很快有網友言辭激烈的表態:

“這是最無恥的打壓!!!”

“這是我們的恥辱!”

“不,我認為這不僅是恥辱,也是榮耀,谷歌這是怕了,怕我們有自己的作業系統,害怕我們超過他們!”

“是的,沒錯!我們相信沒有任何力量能阻擋Aliyun OS的崛起!”

“必須要一個說法!”

“……”

網友們如此激烈的態度,讓作壁上觀的李澤都有點嚇到了。

他算是玩輿論的一把好手,太知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這把火多了一些元素在裡面,燒得有點太大了。

在李澤看來,反噬很可能會超乎想象的強烈。

同樣也在看戲,溫良則看向不遠處的辛黛,饒有興致的問:“辛經理,如果我們遇到這種公關事件,你會怎麼處理。”

“得分前提。”辛黛似乎早有準備,“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溫良又問:“能以假亂真?”

辛黛有條不紊的回答:“現在博浪積攢的口碑可以來一次,Aliyun不行,如果再有多方因素,結果對他們來說可能是災難性的。”

然後,辛黛像是不經意的看了眼溫良,補充了句:“用您的口碑可以再支撐一次以假亂真。”

溫良:“……?”

辛黛略帶委婉的說:“您現在是一根標杆。”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