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楊興山難掩激動,戴禮有點豔羨。

他們相識多年,一同赴美留學,一同從斯坦福畢業,一同在矽谷卷,一同回國休假。

現在一同加入了博浪。

然而,楊興山立即得到了一個在完全從零開始的手機系統核心上任意創作圖形界面的機會。

而他沒有。

正如一些觀點所認為旳那樣,現在全世界範圍內長得不像iPhone的已經不叫手機了。

不過戴禮是個很會自我安慰的人。

他覺得雖然從零開始的圖形界面設計有機會試試跟蘋果那跨時代的Aqua一較高低,但以手機為媒介,最終呈現在使用者眼前的東西可騰挪範圍也不大。

這麼一想,戴禮便釋懷了。

嗐!

大家都一樣,都只能是在小海螺裡做法場。

不敢說自己擅長察言觀色的溫良看出了戴禮微妙的神色變化,對楊興山那已經難以壓抑的激動更是洞若觀火。

於是,溫總面上揚起微笑,慢條斯理的說:“曾聽過一句話,人們善於給自己施加框架以限制自己的想象力。”

戴禮聽得心中一動,又聽溫良隨意的補充道:“戴工,你覺得這話有沒有道理。”

儘管沒能抓住那一瞬的靈感,戴禮還是很篤定的說:“很有道理!”

溫良直言:“你沒理解。”

戴禮:“……”

見狀,溫良饒有耐心的引導:“蘋果在申城的直營店怎麼樣?”

戴禮下意識的回答:“很不錯。”

溫良又說:“印象中工業設計是個寬泛概念,而設計是個更寬泛的概念。”

戴禮眼睛都快瞪出來了,他全明白了,他徹底明白了!

他滿腦子都在想:“我有這種榮幸?”

“我真的可以嗎?”

“可是我的專長只是小型移動裝置方向的工業設計啊!”

“我……”

然後,他聽到溫良不輕不重的說:“一個品牌獨特的設計元素與靈魂不單只體現在一個單獨裝置上,蘋果做了示範,摸著它過河是個經濟有效的方案。”

戴禮:“!”

“明白明白!我會用盡全力!”

妥了。

激動的心,顫抖的手,一個傳染倆。

溫良端起所謂的手磨咖啡喝了口,耐心等著兩人慢慢從激動中恢復。

沒感覺出來跟速溶咖啡的區別,有點失望。

心中嘀咕:“應該聽蘇儉的,拿保溫杯泡壺茶帶下來喝。”

……

小片刻後,兩人平復心情,雙雙望向溫良。

楊興山主動問道:“溫總還有什麼吩咐嗎?”

溫良清清嗓子,不慌不忙的說:“我不負責具體事務,只能從大方向上給你們提幾個簡單的要求;

要最快速度進入工作狀態,迅速摸清國內使用者習慣,快速適應博浪的工作氛圍等等。

現在時間很緊張,我們需要儘快確定模型,以便早日敲定供應鏈,需要儘快與核心研發團隊磨合互相推動開發進展等等。”

楊興山和戴禮異口同聲的說:“請溫總放心。”

溫良又提了句:“對了,博浪的工作氛圍有個核心要素,透過加班展現出來的都不是硬實力,會被嘲諷的。”

楊興山:“……”

戴禮:“……”

兩人愣了下,然後楊興山說:“我一些朋友,嗯……國內的朋友,說現在大小公司都很喜歡大小周,9點上班9點下班,我們還以為公司不加班是宣傳口徑呢。”

溫良看了眼兩人:“上午刷了下推特,不記得灣區的內卷體現在加班上。”

“是是。”戴禮連連點頭,“溫總放心。”

閒聊了幾句,最後,溫良提到了個小小小的要求:“有空在給你們在灣區的朋友分享分享你們在博浪的工作狀態,博浪的總部也在大灣區,一樣的。”

楊興山眉頭輕挑。

戴禮亦是如此。

他們在溫良身上感受到了一種與眾不同的氣質。

應該說,從自身加入博浪這個事情上,他們體會到了溫良的視野。

‘不怪是國內風頭最勁的大老闆。’

‘這就是格局啊~’

至此,兩個從美歸來休假的‘優質海龜’加入了博浪,開始了他們的新征程,也將為博浪的手機業務貢獻他們的才華。

…………

稍晚些時候,溫良回到了酒店房間。

掃量了眼溫良,蘇儉臉上綻放出細微的笑容:“很順利呀。”

“嗯。”溫良應了聲,“他們的思維模式確實契合博浪。”

隨後溫良跟蘇儉簡單分享了過程。

聽著聽著,蘇儉有點納悶:“這些稱得上精英的人才不會這麼沒有判斷力吧,還需要你這麼刻意的強調讓他們宣傳?”

她指的是溫良要求楊、戴二人分享工作狀態的事情。

溫良坐到一旁的軟塌上:“起初我跟你想法一樣,我認為只要博浪付出了實際行動,國內外尤其是在國外奮鬥的精英們會自然青睞博浪。”

“就像楊興山也提到如果條件允許,很少有人想待在異國他鄉。”

“然而你知道我宣傳博浪的員工福利、辦公氛圍是為了吸引國內外的人才,人才不敢相信真的會有這種公司,環境給他們的認知已經讓他們認為剝削是合理的了。”

蘇儉還是有些不解:“可是做出來的事情是看得到的,差不多等價的報酬也是實打實能拿到的,不能整一個博浪集體撒謊吧?”

“而且你還透過很多場合不斷宣傳著博浪的良好氛圍啊。”

見狀,溫良略加思索:“先問你個問題,會相信廣告中商品細節一切屬實嗎?”

蘇儉搖頭:“不太會。”

溫良解釋道:“原因很簡單,有因為大量虛假宣傳的廣告,更主要的是人們對宣傳的記憶很短暫。”

接著,溫良耐心的解釋起來:“很多時候人們是不會相信他們不願意相信的東西的。”

“比如我說要吊打矽谷,你信,別人只會覺得,啊,這個溫良怎麼敢的?想想都不可能的事情嘛;

倘若有一天我撬動國內的資源做成了,他們又會說,哦,難怪溫良與眾不同,原來他是個有夢想的人。”

說到這裡,溫良豎起一根指頭:“再比如博浪推出手遊前明明做了那麼久的準備工作,結果,連公司內部都只覺得哇喔溫總真牛,眼光獨到。”

第二根指頭:“可以預見的是,當博浪正式釋出手機後,不知情的公司員工和網上吃瓜群眾又會這麼覺得。”

晃動著兩根指頭,溫良繼續說:“現在還只是這些簡單的方面,將來做得事情更多了,這種場景只會一遍遍上演,誰會關注我提前那麼久的準備工作?”

“當我提前做準備的時候,又有幾人理解過呢?”

“人就是這樣的,只願意看見自己願意看到的事情。”

蘇儉徹底明白了過來:“所以你需要他們兩人時不時向他們在灣區的國人朋友展示加入博浪以後的工作狀態。”

“所以,其實你親自跑來廬州不是無的放矢,你是想親自確定他們兩人符不符合你向高階人才市場推介博浪的要求。”

溫良豎起雙手大拇指:“答對了,獎勵你給我泡杯茶。”

蘇儉用她那雙好看的瑞鳳眼看著溫良,直到她泡好了一杯茶遞給溫良,才收回目光。

…………

…………

23號,週四,農曆七月初七,七夕節。

不過節日的溫良沒關注這個小細節。

蘇儉也不在意。

相比讓溫良挖空心思糊弄自己,她更期待與溫良平常的度過一天。

於是,這天上午,溫良和立夏去到了中科大,蘇儉帶著李讓玩兒。

因為是正式造訪,中科大這邊也很給面,常務副校和校助帶隊接待。

雙方進行了友好和諧的寒暄。

常務副校代表科大對溫良的正式造訪表示熱烈歡迎。

一點不會因為溫總還是在校學生有所輕慢。

“冒昧前來參觀,多有打擾,還望幾位領導海涵。”

“哪裡哪裡,科大隨時歡迎大家參觀。”

“……”

行程當然是交給了科大方面,溫良的需求早就透過官方渠道通報給了科大方面。

不過畢竟是正式參觀,會有一些不能免俗的流程。

比如必不可少的參觀校史館。

溫良也樂意更全面的瞭解科大。

比如科大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其實,國內部分高等學府都有開展科技成果轉移,論名氣有清華的清華紫光、清華同方,北大的北大方正等。

科大這邊比較知名的是科大訊飛。

華工……華工也有,據說華工資產經營公司旗下控股持股一百多家公司,只是可能加起來都沒溫總的博浪知名。

得說一句,博浪那1%的股份不屬於華工這個資產經營公司,明確捐贈物件是華南理工教育發展基金會。

這是基金會,且是非公募基金,負責的只是管理使用基金,用於獎教獎學助困、發展教育事業及其他社會公益活動,不能從事經營活動。

此外,溫良還著重去參觀了一些特色研究院,有旁敲側擊的瞭解科大的前沿研究方向。

過程中溫良還主動提到了科大籌建的先研院。

常務副校對溫良關注的焦點表示了好奇,因為上個月28號科大才舉行了先研院開工儀式,即,這個先研院其實還沒揭牌。

溫良含糊了兩句。

他知道個der,他是來廬州的飛機上才翻閱相關內容的,留意到這個先研院不是前世有多瞭解,而是訊息指出這個研究院規格相當高。

資源肯定非常充沛。

溫良尋思將來有機會可以薅一把,光靠一個華工的學研資源,哪年哪月才能去星辰大海……開開玩笑。

但是,現在博浪對各類學研資源的確非常渴求。

具體一點是現階段對晶片相關領域的研究資源很有需求。

因為處理晶片其設計進展並不順利,秦正只是天才,不是神。

不久前,從零自研精簡指令集的過程經歷了一次推倒重來。

要是用苛刻的說法,是浪費了兩個月時間和一大筆研究經費。

畢竟現在第一步都沒走通,走通這第一步之後還要進行一些複雜工作才會正式開始前端設計。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

這次參觀前後足足花了兩個多小時。

溫良可以說滿載而歸。

從酒店門廊下車走進大堂,溫良就跟一旁的立夏提到:“公司需要籌建集團科學家體系。”

-

PS:睡不著,順便寫了一章,先更新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