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老總親自主抓人力事務,給了確切方向,人力資源部也拿出了最高效率。

當天下午,袁施雅負責完成了公司簡歷庫的重新篩選。

楊韻負責梳理清晰了招聘方案。

在公司官方招聘網站上列出了更清晰的長期招聘崗位。

也作出計劃,即刻開始在公司內部分批次展開崗位遴選,此次遴選面向全體開發,包括實習生與外包兼職開發。

公司內部有資格參與遴選旳員工都非常積極。

上次直播大會,溫良給全員普及了一個事實觀念:博浪是他的,也是大家的。

一榮俱榮。

以及,倘若大家一起擺爛,那麼損失將由大家承擔,有一部分人損失很小,其中溫良最沒有損失。

這個事實觀念,讓絕大多數人很迅速的有了充分積極性。

無論這是原本該有的正常秩序,還是只是博浪與眾不同的秩序,總之,絕大多數人接受了這種事實觀念。

溫良並沒有試圖叫醒那些精資、又蠢又壞的人,哪怕他們也存在於公司內部。

還是那句話,要麼改變自己的觀念,為公司發展付出應有的勞動換取更好的報酬;要麼受不了對比自己走人。

溫良始終很清醒,他太知道要想辦成事情,需要很多很多人齊心協力。

好比當下,他也得下場主抓博浪關鍵崗位存在的人才缺口問題。

現代社會一個單獨的個體成不了任何事情!

…………

在博浪人力資源體系滿負荷運轉的這個下午,李澤、唐普、孫寶銀、李博文聯袂走進了總經理辦公室。

看著走進來的四人,溫良眉頭一揚,笑著說:“發生什麼大事,需要你們一起來啊。”

“阿澤覺得拉上我們更好。”抓著保溫杯的孫寶銀當先接話。

從辦公桌後走出來,走到會客區,溫良做了個手勢:“用泡茶不?”

李澤連忙搖頭:“不用,小事情。”

說話間將手上的資料夾遞給溫良:“經過多次內部演練,我們決定明天晚上進行後臺遷移,將所有跑在白鵝雲上的業務全部遷移至我們自己的機房。”

唐普從旁補充:“截止昨天,自編④、⑤、⑥機房已經連續進行了14天的滿負荷壓力測試,一切正常。”

溫良翻看了幾眼檔案:“各方面都考慮到位了,那就做唄。”

李澤囁嚅了下,還是說道:“我們希望你能跟白鵝方面打個招呼,確保萬無一失。”

聞言,溫良奇怪的看了眼李澤:“我記得公司聯網業務全都採用了分散式多級部署,主程一直跑在我們自己的伺服器上,要遷移的只是資料庫及存儲單元吧。”

旁邊孫寶銀解釋道:“部署上是這樣,極端情況下也能對外提供服務,至多是用戶端無法讀取歷史數據,不過阿澤想要的是使用者無感知的熱遷移,需要白鵝配合。”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溫良略加思索,還是說道:“去年我們做過熱遷移,意外情況很多,同樣的硬體規格同樣的系統版本,可能只是一個環境變量配置不同,就會引發連鎖反應,這樣做風險太大。”

“小橙書停服幾個小時沒多大關係,反正匯支付系統沒跑在白鵝雲上。”

“而且最萬無一失的方案就是停機遷移。”

說到這裡,溫良看向李澤:“出發點是好的,聯網業務將來肯定會經歷一次又一次的熱遷移,不過現階段不用強求。”

“跟白鵝打個招呼無所謂,發生意外情況引發公關危機就沒必要了。”

李澤被說服了:“明白了,我們也做好了停機遷移的方案。”

這會兒李博文嗶嗶賴賴了一聲:“阿澤就這樣,勸又勸不聽,挨批還要帶上我們!”

“哈哈哈。”唐普很不給李澤面子的大笑起來,“誰說不是呢!”

他們可都是被李澤拖過來的。

李澤搔搔頭,辯解了一句:“我是想這次遷移積累點經驗,將來業務體量肯定會更大的嘛。”

溫良裝模作樣的乜一眼李澤:“快別說了,還不是想裝逼。”

李澤:“……”

這個瞬間,他想把溫良鯊了。

聯網業務後臺遷移的事情一拖再拖,拖到了今天,事出有因。

原先是在熱賣商城上線後,自建機房裝不下那麼多業務。

後來②、③機房投入使用倒是能裝下了,剛好趕上了第二次小微之爭,李澤當時的想法是留在白鵝雲上,起碼能保證沒有技術故障。

博浪跟白鵝的合作再如膠似漆,該淦還是會淦,一點都不會手下留情。

而白鵝正大力發展雲服務,博浪又有輿論傳播途徑,之前鬥那麼狠都還要捏著鼻子保證雲服務運營正常。

這個想法沒問題。

然後,小微之爭便持續到了這個月初才逐漸落下帷幕,剛好這時④、⑤、⑥機房完成交割,於是便先進行了滿負荷壓力測試,以方便直接將業務壓力更恰當的分佈到每個機房。

這安排都沒毛病。

反正上個月就把這個月的雲服務租金交了,白鵝雲也不會退錢,只要在8月份完成遷移就行。

…………

…………

次日上午,照例沒按時上班的溫良剛到公司,楊韻就找了過來。

溫良自顧自喝水,隨口問:“有收穫了?”

“有個小情況需要您拿主意。”楊韻開門見山的說,“上午銀總他們進行了一場線上聯合面試,崗位分別是工業設計總工、圖形界面總工。”

“兩個崗位最合適的人選都有點特殊,他們希望可以在家鄉附近上班。”

溫良問了句:“很優秀?”

“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的。”楊韻推敲著措辭,“銀總他們給的意見是最契合我們的需求,沒有思維束縛,他們的學歷、經歷、背景都不錯,只是不想在矽谷卷才想回國發展。”

溫良挑了下眉:“這麼牛怎麼沒加入其它國產手機廠商?”

又說:“不知道是你的描述有誤導性,還是別的,我怎麼感覺因為這些海外經歷,他們有點恃才傲物呢。”

聞言,楊韻平靜的回答:“大概是我的描述有一定問題吧,不過他們沒加入其它手機廠商,應該與國產手機廠商現有發展形態有關。”

溫良明白了,現在是搶佔市場為主,廠商們還騰不出精力來為使用者提供最佳體驗。

至於這倆為什麼要求就地辦公,估計也是海外習慣。

如果一定要來羊城工作,他們認為可能跟在矽谷工作沒差吧,畢竟都是離家。

於是他問:“你的意見呢?”

楊韻早有主意,沉吟著給出了看法:“我傾向於先跟他們當面聊聊,畢竟這次面試銀總透過華工方面邀請了幾個業界前輩加入,評估結果他們的確有能力。”

說完這些,楊韻略作停頓,補充道:“我有個想法,如果這次會破例,我們是不是可以效仿一些大公司行之有效的做法,在不同地區設立小組工作室。”

溫良想了想,和緩的說:“破例不破例先不說,設立小組工作室這個做法倒是可以先形成個草案。”

“羊城一地太小,現階段又沒有去其它城市開設分公司的必要,小組工作室這種方式適合留住一些拔尖的人才,不過,這十分考驗人力資源系統。”

楊韻深以為然的點頭,認真道:“我會努力。”

溫良轉回正事:“這兩個人分別在哪?”

“都在廬州。”楊韻回答,“他們是同學,畢業於斯坦福,回國前一人供職於蘋果,一人供職於谷歌。”

一聽這話,溫良直接問:“做過背景盡調嗎?”

楊韻回答:“做過,都沒問題,他們並沒有那麼想要在國內工作,只是聽說我們公司在招聘,就試了試。”

溫良心中唸叨了兩次廬州,有了決定:“這樣吧,下午我飛過去,你以博浪的名義發函請求官方調查。”

“有阻礙找汪總協調解決。”

楊韻愣了兩下,不過還是很快點頭應下。

她一是意外溫良會親自過去,二是意外溫良對背調的嚴苛性,以前可沒發生過。

溫良當然不會解釋。

他總不能說自己是被迫害妄想症吧,後世50w太多太多,以博浪現在的家底,多防一手也沒毛病。

他連IBM為博浪量身打造內部管理電子系統都信不過。

不過兩者好像不能混為一談。

海外公司都有點類似黑歷史。

人嘛,確實不一定。

至於溫良要自己過去,當然不只是為了這兩個人才。

雖然工業設計和圖形界面設計這兩方面的總工是博浪目前最缺的兩個崗位。

但安排楊韻過去都算是大動干戈了。

畢竟,大不了博浪負責食宿,讓他們來一趟羊城。

溫良主要考慮的是暑假馬上要結束了,開學後小李讓便是小學生了,時間上會沒那麼自由。

正好有這麼個機會,溫良尋思再帶她出門溜一圈。

從廬州可以一路往金陵去申城溜達一圈再回來,反正從廬州→金陵→申城都有動車或高鐵,直線上看起來繞了點,卻正適合溜達。

………

下午,全網都在熱議小橙書今晚停機進行後臺遷移這個事情時。

溫良、蘇儉帶著李讓已經坐上了去廬州的飛機。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