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打算追加投資愛彼迎對嗎?既然如此不需要我給他們介紹投資人了,說實在的,這段時間把他們的商業計劃轉發給多家VC都遭到拒絕,很傷腦筋。”

寒暄到最後,保羅目送創業三人組先行離去說道。

李知易笑了笑:“這一輪次我會領投,據說YC有成熟的孵化基金,要不要跟投?”

“是的,不過那針對種子輪次的基金,固定7萬美元換取20%左右股份。不知道你對愛彼迎A輪估值是多少,如果太多了我們可跟不起。”保羅笑哈哈道。

如剛剛所言,他看好的並非是“愛彼迎”專案本身,原本計劃幫創業三人組找家冤大頭領投,YC跟投個十萬八萬的。

217資本願意領投正中下懷,水到渠成進入下一環節談股權分配。

李知易搖頭笑道:“我說多少估值不算數,得看布萊恩他們想要多少,無論多少估值這一輪我都不會全吃下,您能找來其他投資人分攤風險最好。”

“聽起來真是高風險的投資專案,這活計不好辦,到時候股權分配我得佔點便宜。”

“這話我會幫你轉達給布萊恩他們的。”

“狡猾的年輕人。”保羅手指虛點兩下,而後繼續道:“那先這樣,我還有事,邀請會見。”

李知易笑容人畜無害揮手道別,這位矽谷創業教父十足的老狐狸,還好他最近輾轉花叢練就一身拉扯手藝,要不然還真容易掉坑裡。

“老闆,您不是非常看好愛彼迎嗎,為什麼要……”回到房間艾莉森不解的問道。

李知易考教道:“許景,你說說看問什麼?”

“格比亞不想217參與A輪融資是因為怕我們掌握更多股權。這次我們吃下全部融資份額,217+元資本大概會掌握30%左右股權。對於早期投資而言,這會讓所有外部投資者望而卻步,影響後續融資。”

“所以正因看好愛彼迎,才要引進新的投資者平衡股權結構。雖然我很討厭格比亞的做法……”許景蛋疼的聳了聳肩膀。

李知易滿意地點頭總結道:“簡而言之,這次愛彼迎A輪融資的主要矛盾是讓217進場,而不是吃獨食。”

或許是培養方式不同產生了路徑依賴,艾莉森對事情細節掌握漸漸趨於完美,對大局敏銳度拉胯;許景恰恰相反,做事從全域性入手,視野越來越開闊。

細節則稀爛,簡直是戴草帽子看豬嗶,看不出個眉眼高低,想到他在飛機上那副幸災樂禍的德行,李知易刁難道:“還有麼?”

許景嘚瑟笑容有些僵硬:“呃……還有,還有我們不能把全部精力放到愛彼迎,引進外部投資者能為愛彼迎帶來更多資源。”

“勉強算一條理由,還有保羅那個老狐狸剛剛在試探我們。”李知易提點道:“換位思考一下,什麼情況下創業公司會拋棄現有投資人,自行引入外部投資者?”

“現有投資人不願追投、創始人和投資人有不和……”艾莉森搶先回答出多種可能。

“對,我們和創始人不和,可我跟保羅說因為看好創始人投資的愛彼迎,這自相矛盾。既然不和哪怕再看好也沒必要追投。那個老狐狸在試探我們對愛彼迎的心理價位。”

李知易覆盤起剛才的對話,保羅說給愛彼迎找投資人很傷腦筋大抵情況屬實,見他看好愛彼迎,想趁機摻一腳也不是假的。

YC公司,保羅回到辦公室再三翻閱愛彼迎商業計劃書,而後略作思索撥通了紅杉分析師的電話:“科林,之前發給你那份關於線上住宿預定專案的商業計劃有看嗎?”

“……愛彼迎對嗎?我看過了。”電話那頭科林語氣不解。

保羅解釋道:“看過就好,我覺得我們需要重新審視一下這家創業公司。”

“夥計,這個商業點子有點瘋狂,早在2000年初紐約就有企業驗證過所謂的共享經濟,那家公司叫什麼來著……”

“半年時間,23000租戶,48000註冊使用者,12000成交訂單。”保羅看著桌面上的資料報出一串數字:“你清楚這意味著什麼,尤其做到這些的成本只有不到三十萬美元。”

經過大選愛彼迎進入流量井噴期,李知易的二十萬美元讓愛彼迎發展速度翻倍。

科林沉默了一會兒,大概在看商業計劃書:“如果YC領投我們願意跟進,你知道的,我們喜歡與其他VC共同投資。”

“別說這樣的屁話,我同樣會跟投,領投另有人選。我沒有勉強你投資,是在提醒你別錯過機會。”保羅不客氣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風投機構最常用來拒絕投資者的兩句黑話“跟其他機構共同投資”、“有人領投我們跟進”。

翻譯成人能聽懂的就是,你不缺錢我才願意投資你,不缺錢還特麼用眼巴巴找投資人?

這是個悖論。

科林輕咳一聲緩解尷尬:“好吧,多謝你的好意,我得仔細看看,後天邀請會現場能否提前給我十分鐘與愛彼迎創始人面談?”

“看情況,這不符合規則,對其他到場的風投機構不公平。”

“夥計別這樣,我們是老朋友來的,再說紅杉不是其他機構。”

“法克魷,誰跟你是老朋友,友情提示,想要領投愛彼迎的機構雖然沒名氣,但資金背景並不弱。”

“好吧,好吧,後天見。”沒能得到開後門照顧,科林意興闌珊結束通話電話重新研究愛彼迎。

風投邀請會大多由某些“德高望重”的機構不定期主辦,創業者們在規定時間內一個個上臺宣講商業計劃書,投資人當場決定投or拒絕。

因為整批創業項目肯定參差不齊,所以投資人都想在上臺前提前和優質專案聯絡,名曰——搶專案。

這對很多小機構不公平,雖然投資人基本都能提前得到優質專案的資訊,但大多數拼的還是臨場判斷力,開後門小機構一個好專案都搶不到。

保羅雄心勃勃一心要把YC做大做強,自然不想太過偏頗:“過去幾年裡,這間小小的雜物間走出了十幾個優質創業項目,其中三家創業公司以完成C輪融資。”

“今天,依舊會走出經受得住時間驗證的專案……”

臺上保羅兼職串場主持侃侃而談,臺下科林撇嘴嘀咕道:“說得天花亂墜也改變不了摳門的事實,雜物間開風投會,虧他想得出來。”

李知易看了看他面前“紅杉”的名牌笑呵呵搭話道:“贊同,最起碼搞個會議室才說得過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