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事已了。

張三丰整個人的心境,都變得空靈起來。

接下來的時間。

張三丰獨坐在靜室內潛心參悟武學。

當日,他在金剛門的時候,觀生死輪轉,雲海無常,靈心所致之下,草創了一門掌法,經過這段時間的參悟推演。

這門掌法也逐漸趨於完善。

張三丰將其命名為兩極掌。

以剛猛霸烈的覆天手和至柔多變的翻雲掌融合而成。

武當弟子在內勁未到家之時,可以單獨修煉其中一掌,待日後修為漸深再修行另一掌,直至最後將兩掌融合為一,達到兩極歸元,水火並濟的至高境界。

這門兩極掌法,還在他所創出的震天掌之上,內力越強,發揮出的威力就越大,可稱得上是武當掌法之最。

一轉眼。

半個月的時間便過去了。

張三丰也來到了浙江舟山的東海岸口。

這次他是孤身一人下山,並沒有帶任何的弟子。

滅絕師太早在三天前就已經來到了這裡,派弟子在岸口旁等張三丰。

一番簡短寒暄過後。

張三丰和滅絕也沒有拖沓,直接踏上了前往桃花島的大船。

從東海到桃花島需要兩晝夜的船程。

期間閒來無事。

滅絕師太便趁機與張三丰討論起武學。

她雖然在江湖上是排的上號的高手,可在張三丰面前還是顯得太過淺薄,很多她眼中非常艱澀的問題,在張三丰身上卻似乎信手拈來,沒有絲毫滯澀之處。

一番討教之後,滅絕師太長嘆:“張真人的武學修為,果然震古爍今,普天之下當無人能及,晚輩佩服至極。”

“老道只是多活了幾年而已,所以知道的事情也多一些,師太不必妄自菲薄。”

張三丰道:“郭襄女俠傳下的武學博大精深,不在老道的武當派之下,日後師太再練成九陰真經內的武功,峨眉在武林中必定會大放光彩。”

“這都有賴於張真人鼎力相助,否則峨眉也得不到九陰真經。”

“不過老道還有一言相告,望師太好自斟酌。”

“真人請講。”

滅絕面露不解。

張三丰走到船頭,雙手負在身後,青白相間的道袍隨風飄舞。

良久後。

張三丰才開口道:“師太日後若是練成九陰真經,你會不會放過魔教眾人?”

“不會!”

滅絕沒有絲毫遲疑,斬釘截鐵的答道。

“魔教賊子禍亂江湖,人人得而誅之!若是貧尼練成九陰真經,定會親自帶門人弟子,殺上明教的光明頂,將所有賊人斬盡殺絕!”

說這話的時候,滅絕師太臉色如霜,眉宇間的煞氣更是令人心驚。

“那師太有沒有想過,如今天下的抗元義軍,有八成都是魔教的弟子,潁州的韓山童,袁州的周子旺,浙西的郭子興,朱元璋,他們都是明教的弟子,也是反元義軍的首領,你若是殺上明教總壇,各地明教義軍會坐視不理嗎?”

“到時我們漢人自己內鬥,只會讓元蒙朝廷坐收漁翁之利。”張三發喟然輕嘆:“所以還請師太三思而行。”

滅絕師太臉色陰晴不定。

峨眉一派的始祖是郭襄。

而郭襄祖師的父母都是為了抗擊元蒙戰死沙場。

所以峨眉派的首要宗旨,就是驅逐韃虜,光復河山。

其次才是光大峨眉。

可正如張三丰所言。

如今的天下義軍,十有八九都與明教有關。

若是她冒然對明教動手,說不定就會引起各地義軍馳援,到時只會讓元蒙朝廷得利,現在元廷已經是日暮西山,萬不能讓他們再有喘息的機會。

張三丰看了她一眼,然後回到船艙內。

滅絕師太在剿滅魔教這件事情上已然陷入了魔障。

唯有靠著她自己才能走出來,外人根本幫不上忙。

滅絕師太在甲板上坐了一夜。

她的那些弟子都不敢去打擾,也在旁邊跟著守了一夜。

直到次日清晨。

滅絕方才站起身,臉上露出一抹解脫似的笑容。

“師父,您……”

靜玄小心翼翼的開口。

“放心吧,為師沒事,只是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滅絕一反常態,和顏悅色的道。

殊不知,她這副模樣,靜玄心中更是擔心。

靜玄自幼拜在滅絕門下。

她從來沒有看到自家師父這副模樣。

在峨眉的時候,滅絕師太對弟子最過嚴苛,練功的時候稍有懈怠,就會嚴加懲處,何時對人露出過這種笑容。

“你師伯孤鴻子之死雖然和魔教有關,可究其緣由終究是心胸太過狹隘,當年你師祖就說過他這個毛病,可惜他一直無法改正過來。”

滅絕師太搖頭連嘆,就連身上的冷意也消散了許多。

“恭喜師太,終於勘破了心障。”

張三丰從船艙內走出,笑著說道。

“一言驚醒夢中人。”

滅絕師太面露慚愧之色,道:“這麼多年來,貧尼只想著給師兄報仇,卻忘了郭襄祖師留下的遺訓,值此家國仇恨當頭之際,貧尼為一己私利置天下不顧,實是不該。”

“不過峨眉與魔教的楊逍之間,終是要做過一場,只是需要等到元廷敗亡之後。”

…………

兩天後。

一干人已經來到了桃花島。

雖然此時已經是盛夏。

但桃花島上的桃花依然綻開如昔,海風中夾雜著撲鼻的桃花香氣。

張三丰按照玄鐵片上的記載,穿過桃樹布成的奇門遁甲陣,來到了一處封鎖的洞穴之外。

“想必武穆遺書就藏在這裡面了。”

張三丰拂袖將鐵索震斷,走進洞穴之中。

這處洞穴雖然昏暗,可對張三丰這種修為的人來說與白晝無異,很快他就發現了嵌入巨石中的鐵匣,張三丰移步走過去仔細觀察了一番,旋即右掌輕落,柔和的掌勁瞬間就把嵌入石中的鐵匣震了出來。

張三丰順手接住鐵匣,開啟一看,裡面放著一本泛黃的書冊,是用特殊糅造過的紙張所制,所以歷經百年也沒有腐朽。

封面上寫著四個大字。

武穆遺書!

不過這可不是原本的武穆遺書,而是當年郭靖花費數月心血自行編纂的,不但有著嶽元帥的所有兵法,還有多年來自己用兵的經驗,以及蒙古騎兵和金國的排兵佈陣之法。

就連當年金國橫掃天下的戰陣“鐵浮屠”和“柺子馬”也詳細的記錄在其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