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成趕回研發所,來到“天外天”地下九層伏羲一號的機房。

他坐在一個操作終端前,打字通知9527把科技院高能物理實驗中心這幾個月的可控核聚變試驗資料調過來。

足足花了半個月的空餘時間,他才將所有的試驗結果看完。

其間,他還親自進行了幾百次模擬試驗,結果都證實了葉文欣的結論,超託克馬克的路不通。

鍾成的脾氣來了,他開始對仿星器這些其他可控核聚變手段逐一進行嘗試。

利用9527的能力,他找來了世界上最先進可控核聚變試驗裝置和試驗資料,準備在太虛試驗系統中構建模型再進行試驗。

團隊的成員們察覺到了鍾成的異常,紛紛表示關心。

鍾成也不隱瞞了,他把可控核聚變的訊息給團隊成員解說了一遍。

眾人都被這訊息震驚了,表示願意利用業餘時間來幫忙鍾成進行研究。

人多好辦事,鍾成把眾人分成三個小組,分別研究仿星器、反場箍縮磁約束和慣性約束三個方向。

大家開會討論後,把其他一些非常規的可控核聚變實現方式都否定了。

比如一度呼聲非常高的常溫核聚變(冷聚變)。

冷聚變是在相對低溫(甚至常溫)下進行的核聚變反應,這種情況是針對自然界已知存在的熱核聚變(恆星內部熱核反應)而提出的一種概念性‘假設’。

這種設想將極大的降低反應要求,可以使用更普通而且簡單的裝置,同時也使聚核反應更安全。

因為冷聚變的原理和實驗裝置都非常簡單,一個普通電解槽就可以了,就是用金屬‘鈀’來催化電解‘重水’,據說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核聚變發生。

鍾成團隊只用了幾小時就在太虛實驗系統中構建出了模型,然後這個方案就被否定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那些吹得天花亂墜的冷核聚變試驗結果,鍾成他們發現根本無法重複,只是騙局而已。

眾人的模擬試驗過程到8月中旬終止了。

一來是因為朱雀戰機工程已經到了最緊張的階段,二來已經基本證實目前所知的可控核聚變實現手段都不可行。

趙唯勸說鍾成,要冷靜一點,科學研究有時不是憑一口氣就能成功的。

可控核聚變無法實現,應該是人類對物理世界的認識還不夠,在恆星中發生的可控核聚變過程中存在四種基本作用力的共同參與,人類的模擬有形無神,不成功是必然的。

楊希也認為目前人類對可控核聚變的研究走進死路了,要麼對基礎物理理論進行突破,要麼找到另外的捷徑。

前者不用說了,後者同樣需要天才式的靈感,不是悶在試驗室裡能成功的。

楊希的話提醒了鍾成,當初石墨烯材料製作就是利用9527提供的巧妙工藝降低了製作難度,那麼可控核聚變呢?

9527的回覆是‘大國重工系統’中的可控核聚變是沒有內容的,不知道是它“遺忘”了,還是它的母星文明就沒有走這條科技發展路線。

9527說可控核聚變是行星級文明成熟的重要標誌,研究難度非常大,卡住了無數文明的進一步發展。

實現了可控核聚變,文明才能夠在本恆星系內進行探索,並且在別的行星上建立殖民地和生活科研區。

而不僅僅是“到此一遊”!

鍾成不得不暫時放下可控核聚變的研發,讓大家不用再管這件事了,全力幹好朱雀戰機的量產準備工作。

理智告訴他,放手也是一種智慧!

但他真不願意放棄。

9月金秋。

東海工程二期朱雀戰機量產專案迎來了收穫的季節。

祝融電推製造工廠試產成功,大型祝融電推效能達到設計目標,單臺推力56噸。

300KW的大型刑天激光炮也問世了,后羿電磁炮隨後也試制成功。

……

9月10日。

第一具朱雀戰機的機體在機體製造車間下線,被大型吊車轉運到了朱雀戰機的總裝配車間。

朱雀戰機的機體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空殼。

殼體進入總裝配車間後,前面工作都是在其內部進行,就像裝修房子一樣。

首先,工程師們會在裡面安裝各種管道、電氣系統、絕緣物等。

因為是在機殼內部空間操作,無法全部使用自動裝配裝置,很多工作還需要人工來完成。

如果有智慧機器人了,對這種大型飛機的裝配才可能完全取消人工。

工程師們還要負責安裝用於飛行控制的電纜,同時完成內部駕駛艙的安裝。

跟著才是各類武器系統、雷達通訊系統、發動機、動力電池的安裝過程,同時固定連線它們的各種電纜、線路、艙體等。

在整個過程中,各個相關系統需要一查再查。

最後就是測試機翼飛行控制、動力系統的效能,然後就是保證它們能夠聯動工作良好。

基本到了這一步,飛機也快出廠了,整個裝配時間要用五天。

在朱雀戰機總裝配車間有五個裝配工位,可同時組裝五架朱雀戰機,一個月能製造最少24架。

這種大飛機裝配工藝目前還無法實現全自動化,有人工參與,裝配節奏就快不起來。

朱雀戰機的裝配不同於精衛無人戰機,後者體積小、內部空間更小,可採用上下機殼分離,把內部系統安裝完成後,上下機殼合攏焊上即可。

朱雀戰機體積和內部空間巨大,如果要保證機體不在高速飛行中解體,就只有製造成一體式,保證足夠的結構強度。

這樣的方式不僅增加了總裝配難度,機體的製造過程也非常麻煩。

所以能保證一個月產出二十幾架,已經很不錯了。

好在朱雀戰機最終列裝數量不會超過三千架,一年生產200多架也能滿足逐步列裝的需要。

9月16日。

東海工程二期專案傳出喜訊,第一架朱雀戰機下線了。

鄧總、萬總等公司領導連同東海工程的專案成員齊集朱雀戰機總裝配車間。

由鍾成最後拔掉了被命名為朱雀一號的第一架朱雀戰機機體上的檢測電纜,宣佈朱雀戰機問世了。

隨後朱雀一號被重型轉運叉車運出了總裝配車間,被放到了廠區內的專門機場上。

說是機場,其實就是只有四個足球場大小的停機坪,有五十個機位,可供五十架朱雀戰機起降停放。

因為朱雀戰機用不著五六代戰機需要的幾公裡長的跑道,它們可以垂直起降。

朱雀一號被放置在一號停機位上,16根支撐氣缸柱被壓縮到只有2米的高度。

機身最終定型為機長18米、翼展24米、機身高度2米,通體黑色,就像一支巨大的怪鳥蹲伏在地面上。

工程師最後一次用儀器進行了檢測,確定沒有問題。

起飛準備就緒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