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提前一個月就開始做宣傳,無論再出名,專輯釋出前的宣發環節都不能少。

不過這次牛牛玩花活,公司宣傳標語是“冬至,敬請期待楚枳冬日獻禮”。

嗯沒了,就是沒了,沒頭沒尾的一句話。

但這很符合楚枳當前的人氣,在廣而告之後,小果實和吃瓜群眾都很好奇冬日獻禮是啥,當天就上了抖音、小紅書、微博等多個平臺的熱搜,很多自媒體都有理有據的在猜測分析。

然後冬至當天,好奇的路人和小果實,再次把#楚枳的冬日禮物#話題頂了上來。

一個宣發,上兩次熱搜。

四十只青蛙:[話說冬日禮物到底是什麼啊?]來自陝省

是月落落落啊:[王銘一和谷多賦分析了,單曲的可能性更大,因為據說有人看見楚枳出入京城的錄音室了。]來自瓊省

404啟示錄:[錄音室不是被扒出是錄製《只要平凡》嗎?我感覺肯定是果照,小九的果照……嘿嘿。]來自川省

千代:[樓上的,網際網路真的沒有你在乎的人了嗎?]來自浙省

肥陳:[恭喜川省獲得今日的流動黃旗]來自粵省

逝水無痕:[嘿嘿,我感覺冬日最好的禮物就是小九的果照,可以讓我熱血沸騰,就不冷了。]來自江省

網際網路上人才很多,特別是網友們說話又好聽,許多社恐在網路說話可騷氣了。

眾人討論中,下午四點整,《楚辭·九歌》在全平臺上線!

網易雲音樂:“第二張新中國風專輯,楚枳再創巔峰!”

企鵝音樂:“今日,他重登國風之王寶座!”

酷狗音樂:“他來了,他帶著專輯走來了!”

酷我、咪咕等音樂平臺都給了最大的宣傳資源,畢竟他們都是花錢的。

楚枳專輯全網免費,本來平臺們不用花費一分錢,就可以上線,但偏偏他們都願意花錢,畢竟網際網路企業都是零和博弈。

原來冬日禮物是新專輯,並且還是中國風專輯,比他們想象中還要給力。

路人和小果實們都激動了,專輯引發了網際網路熱度“爆炸”,平時不會時刻玩手機的人群,知道此訊息,也忍不住登陸聽歌。

場面極其誇張,具體如下圖所示——

轟轟轟

轟炸轟

轟轟轟

相信已經知道了有多誇張。

在專輯的介紹頁有一句抬頭[全專輯主打歌]。

東風破、青花瓷、發如雪、煙花易冷、將軍令、昨夜書、紅塵客棧、江南、滄海一聲笑、倩女幽魂、花太香、赤伶、月光、紅顏,一張專輯十四首歌,各個都是金曲。

其他歌手,新專輯釋出牛逼之處莫過於主打歌空降各大音樂平臺的榜首。

可現在楚枳是專輯的歌曲互相在榜單“廝殺”,一下午時間,新歌榜前十五,有十二首都是楚枳新專輯的歌曲。

路人見狀,一開始:“臥槽即便是楚枳,這資料刷得也太離譜了吧。”

在聽完整張專輯後:“對不起我說話大聲了一點,為什麼還有兩首歌掉出了前十五?其他三首歌刷資料了吧。”

頭皮發麻,頭皮發麻,和楚枳專輯撞期的歌手,準確說不叫頭皮發麻,連天靈蓋都快被掀翻,馬丹丹太誇張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例如林韋冉,他專輯剛釋出兩週,還在熱頭上,現在熱炕頭都沒他的位置了。

嗯……也不能這樣說,林韋冉不愧為新晉的頂流,因為在粉絲支撐下,他新專的兩首主打歌,牢牢佔據12和15名。

硬要說,林韋冉也很冤啊,早說要冬至發專輯,他絕對提前,可是宣傳玩花活,誰能想到啊。

周藝羽和林夏兩人特別關注了楚枳,專輯釋出兩人,即便前者在錄製歌曲,後者在某舞臺排練,都暫時放下手中的事。

兩人是不會懷疑楚枳專輯抬頭的介紹,其他人看到的感想是“全專輯主打歌,這麼誇張嗎?”

可林週二人絲毫不會懷疑,在聽完專輯,感嘆楚枳浪費之餘,兩人各自還喜歡上了一首歌。

林夏最愛《青花瓷》,點開歌曲的評論區: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這句歌詞太美了,嗚嗚嗚嗚。”

“我現在心態和曹老闆神似,曹老闆說:'天下居然有比呂布還要勇勐的人。'我聽到這首歌的反應是:'居然還有比千里之外、菊花臺更完美的歌?!'”

“美美美,這歌詞,太絕了,‘月色被打撈起,暈開了結局’,還有旋律,還是民族五聲調,但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交替迴圈古典優雅啊,這才是華夏的音樂!”

……

“的的確確,青花瓷是中國風的巔峰之作了,毫無疑問又會颳起一陣國風,所以我下張專輯是不是也可以加入幾首中國風。”

林夏思索著這個想到的可能性,喃喃自語:“如果我蹭了這個熱度,那麼我就可以獲得熱度。”

廢廢今年也有三十三了,而周藝羽才二十多歲,所以他最愛的歌曲是赤伶,他感覺歌詞是沒《煙花易冷》等歌曲寫得好,可他就喜歡這調調啊。

特別是進入戲腔一出來,“臺下人走過,不見舊顏色。臺上人唱著心碎離別歌”,周藝羽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當然讓周藝羽最喜歡的,還是他看了MV,短短四分半鍾講述了一個讓人心碎的故事,民國日軍侵華,佔領了一個縣城,正巧縣裡有一位名伶給他們唱一出《桃花扇》否則就大開殺戒,名伶演唱當天,所有日軍高層都在。

名伶一把火把劇院、日軍和他自己都點燃了……

“亂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未敢忘憂國,哪怕無人知我”在看完MV之後,周藝羽聽到這句歌詞,感覺催淚。

[看看MV吧,不看會後悔。]周藝羽發了訊息。

諸多明星關注楚枳,而樂評人更加關注,谷多賦、張銘一、左氧飛星、湖毒是四個最有名氣的樂評人。

樂評人第一時間在自己的賬號上給出了評論——

左氧飛星:“……此專輯一出,世界再無新中國風。”

湖毒:“《楚辭·橘頌》開啟了新中國風,《楚辭·九歌》給新中國風建了一片天花板。”

張銘一:“好浪費啊,聽完只感覺好浪費,這麼多好歌,出精選集都有富餘的啊。”

谷多賦:“華夏音樂不能沒有楚枳,如同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先粗略的發個聽後感,強佔人氣,具體的賞析好要等兩天。畢竟音樂賞析和電影賞析一樣,真不是輕鬆的活兒,你必須比原作者更懂作品。

其實神曲遍佈,以及短影片可以捧紅任何歌曲的時代,已經很少出現全民一起討論同一張專輯了。

《楚辭·九歌》的釋出,不但引發全民討論,還引發大面積的爭議,也不知道為什麼有的人總喜歡拉踩,和讓別人承認自己的觀點。

“我說《青花瓷》中國風第一沒什麼意見吧?”毫無疑問會引發爭執。

優秀的歌曲,不止是飯圈的狂歡,路人也開心,因為突然有那麼多歌曲。

冬至釋出。

而冬至第二天,隨著熱度發酵,更加大的熱度,而不同的聽眾需求不同。

例如蕭閱帶著歌曲找到老友。

蕭閱和章逢冶兩人聊著天,前者不用多介紹,首個研究楚枳的學者,女兒蕭晴是死忠小果實。

順便說一句,當前女兒心境是粉絲節沒中,音樂節沒搶到票,西塘放出來的實體專也沒搶到,正處於極度鬱悶的狀態。

蕭閱不鬱悶,因為他拿到一張實體專,嘿但他不說。

對坐的是章逢冶,央音漢語言民樂系教授,人的交際圈是分層的,教授的朋友也是教授。

“楚枳真是吸引了你的注意力,特意過來推薦楚枳的歌曲。”章逢冶笑著說。

“想讓你聽聽這首歌,詞寫得如何。”蕭閱說著遞過去一個藍芽耳機。

章逢冶聽著前面的古箏、古琴,並不意外,楚枳的新中國風,他也是知道,把傳統樂器玩出花來,在課堂上他也多次引用。

“歌名叫什麼?”章逢冶問。

蕭閱回答:“昨夜書。”

耳機中傳來歌聲“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

嗯?章逢冶感覺這詞兒熟悉,仔細思索,不是岳飛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嗎?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