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面可是薩格?”聲音從掩體後傳出。

吳塵的黑武士造型和他的機器大狗已經成為最顯著的身份標識。互相時常用電波交流信息的各個遺民,都知道了吳塵的這些顯著特徵。

“是我。”吳塵褪去面甲,露出了人類的面貌。

“稍等!”凌亂的汽車掩體彷彿神奇的積木,一陣眼花繚亂的互相移動後,露出了個足夠機器狗進入的通道。似乎還是電動。

幾個身穿自制護甲,手持輕重武器的守衛急忙衝出來,將吳塵迎進防空洞。

比起博物館防空洞,這裡要更科技一些。

防空洞似乎經過多次擴建,規模比先前大了很多。那些用諸如油罐車的油管,水泥攪拌車的攪拌罐,以及各種金屬涵管建造的圓筒形鐵皮屋,充滿了末日的美感。在這些鐵皮屋內,吳塵還看到了數控機床和鍛造機組。幾個熟練工人正控制機床為一根閃亮的重型槍管開出優美的膛線。

“後面還有深水井、發電站、沼氣窖、種植園、養殖場、炭灰磚廠和隧道盾構機。”見吳塵四處看個不停,趕來迎接的遺民首領滿臉自豪的道。

“原來如此。”難怪能大規模的使用電力。

越過一扇防爆閘門時,遺民首領回首指著入口的一片建築道:“這是老舊防空洞改造的工廠區,再往裡走,就是我們的新家。”

果然,隨著防爆閘門緩緩開啟,一條寬闊的隧道旋即出現在吳塵的面前。這條足有雙向四車道寬的隧道,完全是由遺民自行開挖。每間隔數米,就有一條與隧道垂直的橫向隧道。隧道裡就是遺民的定居。如果把隧道比作走廊,兩旁的‘窯洞’就是遺民們的家。吳塵依次看過,水、電、通風管道齊備。完全是一個堪稱舒適的地下庇護所。

“隨著人口不斷增加,我們開闢的定居也越來越多,不知不覺0多年過去了。”遺民首領一聲嘆息。

“人口增加是件了不起的事。”吳塵的沒錯。想要人口增加,除了足夠安全外。還要有足夠的食物來餵飽他們。在資源極度匱乏的末日,能做到這一,非常不容易。

“這都是老街坊們的功勞。到了末世,我們才知道十八梯原來藏龍臥虎。要什麼有什麼。高級技工、高階電工、高階瓦工、鉗工、焊工、木工、管道工、油漆工、除塵工、機床工……所有我們需要的崗位,都能找到合適的人才。大家夥齊心合力,十八梯才有了今天的規模。”遺民首領的沒錯。在末日求生世界,這些和平時期可能被歸類為社會底層的一群人,卻是實打實的稀缺人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和那些過度工業化的國無法在末日延續是一個道理。

因為汽車、手機、電路板不能當飯吃。

隨後。吳塵又參觀了設立在隧道後方的深水井、發電站、沼氣窖、種植園、養殖場、炭灰磚廠,以及那臺巨型隧道盾構機。

吳塵很好奇火力發電站用的是什麼。結果有些出乎意料,是頁岩氣。他們竟然找到了一座氣礦。

所以探礦師也一定是有的。

真neb。

天然氣作為一種珍貴的清潔能源,燃燒後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而頁岩氣是蘊藏於頁岩層可供開採的天然氣資源。中國的頁岩氣可採儲量居世界第一,重慶涪陵頁岩氣儲量居全球第二。

第一第二都沒關係,夠用就行了。

能源解決了,一半的生存問題就都解決了。

發電廠提供能源和熱源,甚至水。於是照明和暖氣都有了。透過高壓水銀燈為種植園提供足充足的光照,暖氣給家禽的孵化提供足夠的溫度,蒐集人類排洩物產生沼氣和有機肥。還有透過蒐集無處不在、積滿地表的炭灰燒磚建設窯洞定居……各種配套設施,依次運轉,一個完整的地下生存網就成功組建。

難怪十八梯能在末世中有如此氣象。

然而各種人才儲備,才是一切的前提。

既然如此,他們還要薩格幹什麼?

參觀一圈後返回休息站,吳塵索性直接問了出來:“你們出了什麼問題?”

“氣站。”在偉大的薩格面前,沒有什麼可隱瞞的。

“氣站的上方就是較場口,發電站的排煙口也藏在號線的隧道裡。大約半年多前,較場口轉盤的沼澤地來了一頭巨蜥。原本和我們相安無事,再加上有它看守。蜥蜴人和其他變異獸也不敢靠近,我們就默許了它的存在。然而最近較場口經常發出巨大的響動還伴有地震,排煙口時常會被積水倒灌,廢氣不能及時排走……”

“明白了。”如果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碳不能及時排走。隨著濃度緩慢提升,擠佔掉氧氣,整個地下基地的人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慢性缺氧’而死。

這是個巨大的威脅。之所以還沒有發生,是因為排煙口還沒有徹底被積水灌滿。

“我去看看。”人命關天。作為薩格,這件事他必須去做。

“多謝大人!”首領的激動溢於言表:“只要大人幫我們解決了這個大麻煩,十八梯就是您最忠誠的夥伴!”

“好的。”吳塵想了想道:“我需要些裝備。”

“沒問題!”

等吳塵走出休息室。返回工廠區。一大群各種年紀都有的高級技工,早就圍著機器狗忙開了。

老鐵匠打造的長軸版吊艙已被取下。參考狗肉的身形和尺寸,新的座艙元件正在數控機床上製造。

所用的材料竟然超高強度是潛艇用鋼!

兩側機槍也被取下,重要部件全部被高強度合金取代,大大延長了使用壽命。

與老鐵匠就地取材,手工打造最大的不同,就是十八梯的工匠已經實現了數控化。在數控機床和各種先進設備的幫助下,他們能夠從設計圖開始,一步步的建造出他們想要的造物。

隨著一塊塊鋼板被焊接機器人成功拼接,一個流線型全封閉吊艙旋即出現在了吳塵面前。吊艙門從側面拉下,上全封閉,沒有預留防彈玻璃組成的觀察視窗。顯然,他們用更加強大的電子成像系統取代了人眼的觀察。然後就是各種武器系統的整合。吳塵甚至看到了紅箭8f肩扛式反坦克導彈系統和pf97式9毫米單兵雲爆火箭筒!

把大量武器整合在一個高科技吊艙裡,這根本就是007的節奏好嗎!

等再把重新設計的高射機槍裝進去,一個火力強大的戰鬥平臺旋即誕生。就彷彿坐進去一艘迷你潛艇。控制面板上除了控制高射機槍電動手柄,竟然還有一面非常先進的戰鬥機衍射屏!

衍射屏的下方,是一整面由各種尺寸的平板電腦和手機的液晶屏幕拼湊而成的顯示面板。

它們當然是觸屏!

最大的一塊14寸液晶屏上顯示前方180°廣角實時影片畫面,左邊兩塊7寸屏顯示的是後方各90°的實時畫面,右邊由一豎列4寸螢幕組成的觸屏是各種武器的火控埠。在螢幕的下放靠近腿部的位置還設有通風口,裡面的過濾罐安裝了核生化級的空氣濾芯。這還不是最拉風的,最拉風的是衍射屏的正下方還嵌著塊萬國機械錶!

感覺明顯是從哪輛豪車的中控臺上挖下來了!

中控臺有婊!

感覺立馬就高大上了啊……

徵求過吳塵的意見,右側吊艙也和左側一樣,將重機槍換成了同款的高射機槍。大容量彈箱備彈1000發。

有系統就表示有晶片,有晶片就表示可編程,tt40迅速將胡亂拼湊的各種影片火控系統重新整合,並與狗肉的雷達和吳塵的護甲進行資料整合,大大強化了吊艙的功能。也因為各種武器單元都實現了電動傳輸,所以她很快就控制了右側吊艙。

再換裝上比先前的金屬裝甲輕許多的陶瓷複合反應裝甲後,重量將將突破5噸。十分之一的負重,對狗肉來完全不是問題。

雖然重質合金本身的色澤很好看,可吳塵還是讓油漆工給噴上了黑色的防腐塗層。掩蓋掉兩個戰鬥碉堡的鋒芒。

帶上遺民自制的午餐肉罐頭和純淨水,背上嶄新的狗鞍,狗肉奔出防空洞,轉向了較場口。

較場口位於重慶市渝中半島的南部,是重慶市最繁華的商業中心。當然,這幾個防空洞也同在渝中半島。

這裡原本有一個大轉盤,也就是所謂的環島。往來交匯的車輛繞行環島,依次轉往各自要去的方向。和所有的轉盤一樣,上面建有綠化。只是此時環島和環路完全看不見,早已被漫溢出的地下水積成了面積廣闊的沼澤地。一棟棟浸泡在沼澤地裡的大廈廢墟,彷彿文明的孤島,淹沒在末世的汪洋裡。

比起四周無窮無盡的焦黑,吳塵看到了難得的綠。豐美的水草和不知名的野花將整個沼澤裝的生機盎然,充滿了難得的野趣。

當然,如果不是一棟棟被焚燒過的大廈太煞風景,這裡絕對是末日中的明珠,心靈的聖地。

選擇在這裡築巢,顯然是一頭水蜥蜴。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