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書中的代稱,可以想瞭解的可以查一下,我就不一一贅述了!!”

“三十年挺直脊樑,百年為一等!”

這不是一句空話也不是一句謊話,這乃是已經實現的話,所以算不得吹牛,也算不得蠱惑。

所以當這些話從湯皖嘴裡說出來的時候,顯得特別輕鬆和從容,理所應當一般。

但太炎先生,迅哥兒,和錢玄可不是這樣,他們不知道以後會是什麼樣,擺在他們面前的就是一片黑漆漆的夜色,他們每個人甚至都做好了隨時喝茶的準備。

他們本來是在黑暗中艱難摸索著,這時突然前方出現了一道光亮,宛若溺水窒息之時被人拉上岸,可想那時的激動,那時的歡樂。

太炎先生渾濁的雙眼在那一剎那變得如此的明亮,明亮的裡面又映襯著絲絲火苗,在燃燒,在跳躍,在隨風搖曳。

沉寂許久,才穩住的心神,壓抑著內心激動道:

“皖之,你且說說.....是如何推測的?”

迅哥兒和錢玄也都沉默著,放下手裡的筷子,在期待著,在盼望著。

這個民族已經承受了太多的屈辱,太多的磨難,突然有個人告訴他們,只要三十年,就能挺直腰桿子,這如何能讓他們抑制心中的激動之情。

湯皖仔細的梳理了一下腦子裡的思路,想來想去,還是無奈的使用了春秋筆法,直接告之後世程序顯然是行不通的。

“我推測有四!”

“一、從三皇五帝開始,到始皇帝橫掃六國後,大一統思想便自此貫穿整個中華文明數千年。

從秦開始到如今,大一統的時間超過一千多年,佔據絕對優勢。

歷史上分分合合數次之多,最終的目標都是追求大一統,便如現在,也是一樣。

從歷史的規律來看,第一個百年就要結束了,因此我推測還需要三十年左右,中華民族必將又一次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歷史的洪流是不可能被一時宵小阻擋的。

二、每當中華民族生死悠關之際,中國人的創造性都會被無限的激發,有志之士都會去用不同的方法去救它。

無數次的嘗試後,一定會有一次是正確的,所以那個找到正確方法的人,便註定要成為那個時代最偉大的人。

三、中國人面臨絕境所迸發出的戰鬥力,是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無法比擬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刻在中華文明裡的印記。

國難當頭的那一刻,便是四萬萬同胞放下成見,擰成一股繩的時候,因此任何屈辱磨難都會被跨越。

四、我浪跡於世界諸國數年,發現唯有中國人最勤奮,刻苦,隱忍。

當國家實現大一統,外族夷禍去除,我敢斷言,中國人只需三十年便可走完西方列強百年路程,因此我推測百年可為一等。”

這個答案是湯皖對著歷史答案反向推導得出的,雖然不具備完全的說服力,但想來也說的過去的。

“啪啪啪.....”

迅哥兒和錢玄躊躇間,慢慢送上了掌聲,雖然只是推測,但終究還是有可能實現不是麼?

可太炎先生卻越聽越覺得有希望,源於來自心底的振奮和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嘴裡不斷唸叨著:

“是啊,一個百年就快要到了,可我還能等到那天麼....”

人有生老病死;花有盛開凋謝;月有陰晴圓缺,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一定能看到明天的太陽。

但湯皖還是嬉笑道:

“先生只要不動不動生氣,張口罵人,便一定能看到。”

就是這麼一句話,惹得太炎先生哭笑不得,笑罵道:

“什麼時候他死了,我就回老家,再也不罵人,靜等三十年之期限。”

說完便一口喝掉半杯酒,豪放道: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我不但能飲酒,還能大口吃飯。”

又朝著大牛喊道:

“給我來一碗飯,盛滿了。”

大牛調個頭就往廚房跑去,不一會兒就端滿滿的一碗飯走來,先生也不推辭,邊笑著邊大口的吃米飯。

午飯過後,稍微停了一會,湯皖三人便離開了龍泉寺,往回走,路上錢玄突然問道:

“那個賭約,什麼時候兌現?”

湯皖沒有急於回答,倒是賣起了關子。

“明天就能知道答案!”

這又引起了兩人的強烈好奇,不斷的詢問,而湯皖一言不發,只是用神秘的微笑回應。

自打回家以後,整個下午,唯有一壺清茶和一方石桌陪伴湯皖,寫了會教案,看了會報紙,時間過得飛快。

而正是這個下午,平津的大公報編輯部裡,此刻卻是已經吵翻了天。

總編問道:“皖之先生的這篇文章怎麼看?”

“寫的是極好,白話文通俗易懂,而且很有見地。”

“發還是不發?”

“還是往後拖拖吧,現在關鍵時刻,如果.....”

所有人都知道,這個特殊時刻,一旦這篇文章發出去,一定會招來責問。

“定然要發,皖之先生敢寫,我們就要發,《大公報》一直都以敢講真話著稱,如何能違背這定下的規矩。”

“可一旦發了,怕是要麻煩不斷。”

''''''''

編輯部裡爭論不休,大家各抒己見,最後還是總編硬是拍下桌子,制止了爭論。

“發!明日首頁,皖之先生要尋麻煩的又不是那位,況且此等好文章,不發可惜了,有什麼責任我一人擔著!!”

於是第二天隨著《大公報》送入千萬家,擺上案桌,人們驚訝的發現。

近些日子,名聲大噪的皖之先生竟然在此刻,突然向腳盆雞人開炮了。

文章的標題就是《震驚:腳盆雞的陰謀》,光標題就足夠別樹一幟,引人注目,基本只要看到這個標題的,都會忍不住去看這篇文章。

湯皖主要從以下三點出發,一步一步剖析腳盆雞人的陰謀的。

一、從腳盆雞的歷史開始分析。

春秋時期,秦朝和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唐宋時期的中原王朝,都有很多人東渡日本,帶去了中原王朝的文化,商業,耕作和軍事技術。

在長達數千年的交往中,腳盆雞一直視中國為宗主國,向其宗主國學習,而宗主國也一直潛心教授,從未侵犯過腳盆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