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的路上。

李建軍朝著許大茂說了一句惹得許大茂大驚的話語。

“承包,卻要買下所屬房產,是因為那排臨街的平房吧?”

許大茂擠出了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

人真的不要太自以為是。

否則自己便變成了小丑。

許大茂太低估這個時代的人了,錯以為自己看明白的東西旁人不會看透徹,才被李建軍給上了一課。

“別這麼看我,房子臨街,只要將房子外面的圍牆拆掉,平房就變成了門臉房,或出租,或自己用,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有時候真羨慕你們這些人,我是沒錢,我要是有錢我也買。”

“馮大頭就是衝著這些臨街的房子才想到了承包雪糕廠吧?”

李建軍並沒有否認,還安慰了許大茂一句。

“放心,馮大頭鬧不過你。”

“我港資的身份?”

李建軍挑了挑眉頭。

這不是明知故問嘛。

如果有外資進來,兼併某企業,名義上是一件雙贏的好事情,事實上對於有關部門的一把手而言,是他們晉級的挑板,只要合資成功,就可以當做功績來宣傳,該人仕途上面就會更進一步。

這個過程中,一些國內知名品牌漸漸的淡出市場,甚至是消亡了,這就是根本。

歸根到底就是人性。

“你要是買下平房,也算一種解決辦法,承包太麻煩了,將來有數不清的扯皮,我的意思是你一開始,在合同上就要弄清楚。”

李建軍不說話了,許大茂也沒有在言語,在某些問題上面兩個人都心領神會的選擇了不說。

兩人都在企業裡面混過,還都是擔任了一、二把手。對那些領導的脾性及作風,真的瞭解的不能在瞭解。

就算不扯皮,也能各方面噁心死你。

三陽乳業是碰到了李建軍,換成旁人試試,看你生意火紅的不能,會給你找無數的麻煩,水啊、電啊、路啊,各種找茬,各種使小手段。

其目的就是為了索要好處。

之前大家都窮,無所謂,可現在你好了,我還窮,憑什麼?找你要好處,你活的滋潤,我看著眼紅了,就這麼簡單。

相反。

你要是窮了,他富了,他理會都不會理會你。

“我曉得了,該分清楚的分清楚,免得將來扯皮。”許大茂點點頭,“這個房產和土地的產權,一定要拿到手,我不想將來出現不利益我的各種麻煩。”

李建軍接茬了一句,“三陽乳業的房產和土地的產權你怎麼不要?”

“這不是你在嘛。”許大茂反手給李建軍戴了一頂高帽子,“三陽乳業我估摸著最多一年就得換地方,所以那片地皮對我來說,可有可無。”

“有錢人的嘴臉。”

“呵呵呵。”許大茂笑了笑。

“承包費你覺得出多少合適?”

許大茂笑道:“不是我說多少,是人家要多少,我一塊錢想要承包,人家能樂意。”

說著許大茂又強調了一句。

可不是許大茂老生常談,是必須要把這個問題說清楚了。

“既然我們承包了雪糕廠,那雪糕廠就是我許大茂的私人企業,跟局裡沒有了關係,你讓領導們沒事別亂伸手,考察我歡迎,可要是向昨天那樣來興師問罪,我當場翻桌子。這一條我在合約裡也要寫清楚,要不然爛事太多了。”

李建軍聽著臉都紅了。

關鍵他還沒法辯白。

在部門裡面呆過的人都知道,裡面的那些人基本上都是老油條,做事情習慣表面化,習慣誇大其詞,亂開空頭支票,還美其名曰做大做強,遇到事情就躲,遇到好處就搶,比垃圾還垃圾。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建軍不在提問了,生怕又被許大茂懟過來。

兩個人有一句沒一句的商量著細節,想想有那些細節是自己沒考慮到的,需要補充一下。

總而言之就一個核心思想,一定要跟局裡分清楚,沒有任何瓜葛。

一個上午下來,方方面面都考慮進去了,甚至還想到要把雪糕廠用一道圍牆給圍起來,與局裡形成徹底的隔離。

許大茂對李建軍的工作態度很滿意,這傢伙為了自己的仕途,真是用了十二分的心思。

想想也正常。

沒有利益,李建軍至於這麼盡心盡力?

像傻柱那樣的人,只能存在小說或者影視劇中。

現實中。

就沒有這麼傻缺的人。

想到了傻柱。

許大茂的心就是一動,猶豫著自己要不要去看看傻柱。

最為對頭。

自己風光無限的一面自然要被對頭看在眼裡,否則自己不是白風光無限了嘛。

這事情可以提上日程。

先把承包的事情搞定。

承包其實還是有很多好處的,人員都是現成的老手,裝置保養得只要一開開關就能生產。

規章制度照搬三陽乳業,嚴格執行。

按照許大茂的設想,一個月之後就可以實現盈利,至於回本,企業做大了,成本自然回來了。

再說了。

不是還有銀行嘛。

企業掙錢是一方面。

買下那片地的產權,將其改造成門臉房才是關鍵。

有人說過這麼一句話,沒有利益,傻子才會做某些事情,只要有足夠的利益,付出一定的冒險是應該的。

要不是為了這巨大的利益,許大茂直接承包企業了。

“那就這麼說定了,我是負責企業改制的負責人,下午我好好琢磨一下,明天我就去廠裡談,儘快落實下來。”

李建軍主動請纓。

為了仕途,為了更進一步,李建軍頗為上心這件事,這個合作承包,許大茂出資,他只要出力就行了。

怎麼看,李建軍都是沒有風險的一方,唯一的風險就是付出的精力和勞動力與收穫沒有形成正比。

這風險。

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許大茂的港資身份可不是說笑,後面還站著婁曉娥婁富婆這尊大佛。

不看僧面看佛面。

不給許大茂面子,也得給許大茂前妻面子。

“那咱們明天見。”

“你幹嘛去?”

李建軍有些不惑,承包這麼大的事情,許大茂怎麼還當了甩手掌櫃?

“我想去見一個老朋友。”

還真是老朋友。

傻柱嘛。

老朋友加對頭。

還的去婁曉娥那裡一趟,既然是談承包的事情,還的藉藉婁曉娥的風,許大茂忽的覺得自己就像一個吃軟飯的人。

這樣的軟飯。

旁人想吃還沒有。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