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一會兒,廖仲愷道,“林司令說加入興中會,只是隨口一說,他們的士兵可能根本不知道興中會是怎麼回事,不如我們留下一兩個人,向忠義軍基層官兵灌輸革命思想,只要廣大官兵都同意推翻滿清,林司令不同意也不行了。”

誒?大家聽了互相看看,這主意要得!“仲愷的建議很對,不但如此,我們還能跟著忠義軍學學打仗,以便更好地回南方發動起義。”胡漢民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孫中山很開心,看著廖仲愷和胡漢民笑道,“好,很好,那這樣,仲愷、展堂,就你們二人留下吧。”

第二天早飯後,孫中山提出告辭,然後提出讓廖仲愷和胡漢民留下,“主要是跟忠義軍學學怎麼打仗。”孫中山哈哈笑道。

林重當然沒問題,他對孫中山道,“中山先生,我們跟滿清的鬥爭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做好長期準備,忠義軍想建設自己的兵工廠,需要一些機器,要有一批熟練的車床工更好,不知道這件事先生能否幫忙?”

1896年,孫中山從舊金山到紐約,橫穿北美大陸,所到之處向當地華僑宣傳革命道理,陳述清廷腐敗,此舉得到了美國洪門的大力支持,當時的美洲華僑十之八九,皆屬洪門天地會各堂口之人,力量十分雄厚。為了革命,孫中山毅然加入洪門,並被封為‘洪棍’,從此,他便被洪門中人尊為“孫大哥”。

之後,孫中山在美洲、東南亞等洪門力量紮根之地大力宣傳反清,得到了洪門大佬黃三德、司徒美堂等人的大力支持,國外華僑捐錢捐物出人,支援孫中山鬧革命。

忠義軍加入興中會,留下廖仲愷胡漢民學習,都是林重對孫中山的幫助,這就好比兩家合夥做生意,自己也得出本錢出力呀,聽了林重的話,孫中山當即道,“小林,這沒問題,我們可以從南洋找到熟練工,從美國拉來機器車床,這個問題交給我解決。”

林重知道他有辦法,不然怎會開口。他們依依惜別後,不遠處的小坂正雄走過來,將手中報紙遞給林重,道,“林司令,這是上次你們擊敗沙俄的報道,再見。”

“小坂先生,麻煩你回去後傳個話,日方必須就截殺一事鄭重道歉,且保證不再有下次,否則,忠義軍將採取極端措施,你們還不知道吧?半個月前,俄軍司令部已經派人過來,說他們正在準備更大的戰爭,要跟我們和談,要我們不再打他們鐵路的主意,我正在考慮。”

聽了林重的話,小坂正雄臉色大變。沙俄已經簽訂交付東三省條約,也在十月份如約撤走了部分軍隊,但基本沒有人相信,沙俄會這麼容易屈服,據小坂正雄的訊息,日本政府已經準備發行公債,正在積極準備戰爭。

雖然他不知道林重的話是真是假,但如果日俄發生戰爭,忠義軍倒向哪一方,都是另一方的麻煩,而且是大麻煩,在這種情況下,俄軍來找忠義軍和談,也不是不可能。

他眯了眯眼睛,然後非常誠懇地說道,“林司令,我到現在都不敢相信您說的是真的,日方沒有必要截殺……”

林重揚手止住他的話,語氣很嚴肅地說道,“小坂先生清不清楚,我不知道,但是,我嚴正地警告日方,如果再有下次,就不是死花田他們七個人這麼簡單了!”

……

“張嬸兒,你家地道挖咋樣了?”柳河八號集徐窪子屯裡,一個婦女拿著一團毛線,問另一個挎著籃子的婦女。

“今天挖完了,這不,俺特意去集子買點酒肉,多虧他大伯家兩個兄弟了,今晚得好好招待一下。”張嬸兒說完,問道,“麗芬,你家呢?”

叫做麗芬的女人嘆氣道,“不像你家人多啊,我家男人每三天要參加一次民兵訓練,估計得來年開春了,地都要凍上了,也不知道這忠義軍非要讓挖地道幹嘛?”

張嬸兒放下籃子,道,“俺看這忠義軍有道理,說是防老毛子嘛,他們總不會害咱們,是不是?”

“那倒是。”麗芬道,兩個女人正聊著,秦邦揹著槍從屯子東頭走過來,兩個女人和他打招呼,“老張大姐,你家地道挖完了嗎?”秦邦揚揚手,問道。

“今天挖完了,和俺堂哥家都挖通了,您放心吧,大委員。”張嬸兒笑道。

“報告民兵連長,俺家沒挖完,誰讓你們總是讓俺男人去訓練呢?”麗芬笑道。

秦邦笑道,“麗芬丫頭,就你愛偷懶,女人就不能挖了?告訴你們,這可是大事,忠義軍林司令親自要求的。”

“好,今晚我不睡覺,也挖個通宵。”麗芬笑道。

秦邦走遠了,兩個女人又聊了一會兒,各自回家,推開院門,張嬸兒滿意而輕鬆地長出一口氣,雖然累點,事兒多點,但忠義軍來了真好啊,家裡分了地有了奔頭,男人還是木匠,這日子會越過越好,要是以前,不過年不過節地,去集鎮買酒肉?做夢吧。

而且,以前屯子裡總擔心有土匪來借糧、搶東西,現在不用擔心了,聽說土匪都怕忠義軍,張嬸兒還聽說,忠義軍以前就是大土匪,所以,小土匪們都怕他們,可是,世上哪有給百姓分地的土匪呢?如果他們給老百姓分地,他們還是土匪嗎?

如果說以前通化與柳河,最富者與最貧窮者之間的關係,像繃緊的彈簧,那麼現在彈簧松勁兒了,如果以前貧富之間的差距像高山與深淵,現在則像丘陵與平原了,雖然富者依舊有錢,但地少了,貧窮的人只要給一點陽光,就覺得生活充滿了燦爛。

而且,很主要的一個問題,明年地主家的地誰來種?以前的佃戶都分了地,既然自己家分了地,自然不願意給地主家扛活了,那麼有幾百畝上千畝的中小地主家,明年種地就是個問題了,他們自己種不來,就得僱人種,甚至得高價僱人,因為低價根本僱不來了。

徐窪子村西頭的郝二,半輩子給地主扛活,這回放出話來了,明年就擺弄自己家的六十畝地,不會再伺候別人了,鄰村的地主劉十萬,家有五百畝地,聽說現在就到處尋人種地呢,提高工錢,甚至得陪著笑臉,才有人答應,張嬸兒不知道世界大勢,她只能看到徐窪子周圍十里八村,對她來說,這世道是變了。

【作者題外話】:大家投投票哈,今天發的早,也許有時間寫第四章,多謝多謝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