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3月5日,墨西哥總統卡蘭薩辦公室內。

“……事成之後,美國的新墨西哥州、得克薩斯州,和亞利桑那州將劃歸墨西哥,那是你們應得的,那本就是墨西哥的領土。

並且,中國會給與貴國慷慨的財政支援與經濟扶持、援助,具體的細節,由你們草擬,我們一起探討。

中國不允許北美洲只有美國一個強國,中國會幫助墨西哥成為真正的大國,當然,如果墨西哥想參與分割更多美國領土,就需要出兵,和中國一起作戰。”

說話的是中國駐墨西哥大使黎文盛,靜聽的是墨西哥總統文魯斯帝安奴·卡蘭薩,和外長魯希普。

二人不語,黎文盛繼續道,“總統閣下,外長閣下,我們的十六萬官兵經過漫長的航行,急需要休整,他們的耐心只允許他們在海上再呆兩個小時。”

“大使閣下,請到廳堂喝茶,稍事休息,我們需要研究一下。”卡蘭薩總統道。

黎文盛點點頭,出去了。

去年,德國曾經提出類似的建議,但德國外長拍發給德國駐墨西哥大使的電報,被英國截獲,然後透漏給美國,那也是美國參加歐戰的原因之一。

當時,墨西哥總統卡蘭薩,委派一名將軍研究計劃的可行性。最後,墨西哥認為德國提出的聯盟計劃不可行。

因為,試圖收復失去的國土,一定會令墨西哥與軍事上更加強大的美國開戰。

無論德國是否真的會有那麼慷慨,它的財政支援幾乎毫無用處,因為墨西哥沒有可能使用那些財政支援,去獲取足夠的武器彈藥。

因為美國是南北美州內,唯一具有規模的武器製造商,而且,英國皇家海軍長期控制大西洋航線,令德國無法給墨西哥提供足夠的武器和軍事硬體。

於是,卡蘭薩正式拒絕了德國的提案。

剛剛,中國提出了類似的方案,但不同的是,中國海軍和運送陸軍官兵、武器戰車、槍支彈藥的貨船,此時就停留在馬薩特蘭港口外的海面上。

德國只是提出意向計劃,中國已經採取了實質行動。

中國上千艘艦船跨越太平洋,兩個小時前來到了墨西哥,然後,***才來通報情況,很明顯,無論墨西哥政府同意與否,中國軍隊都要登陸的,只給墨西哥兩個小時考慮時間。

中國不但採取了真實的行動,而且,今年的國際形勢,也與去年德國提出計劃時候,有了明顯不同,雖然美國加入歐戰,但在歐洲大陸上,同盟國佔據上風,法國幾乎已經被打敗了。

最重要的是,美國在太平洋被中國打敗了。

美國的太平洋艦隊被全殲,北海道被中國奪走,菲律賓正在被中國進攻。在北方,中國佔領了俄國大部分領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南方,中國幾乎佔據了南亞和東南亞的全部,此時的中國,國力強盛勢不可擋,墨西哥政府根本不敢SAYNO。

這種情況下,如果墨西哥說不,幾天時間就會變成中國的殖民地,想想日本和印尼吧,令人不寒而慄。

“如果他們攻打美國,敗了呢?”總統卡蘭薩搓搓手掌,問道。

中國會幫助墨西哥成為真正的大國、強國,這話聽了當然振奮,但美國可不是泥捏的。

外長魯希普回答,“那我們就告訴美國,我們是被逼的,我們拒絕不得,中國人是強制上岸。”

“如果他們勝了,我們參與分割領土,還能得到中國的經濟扶持,但我們絕不出兵,只是,如果他們賴在墨西哥不走,怎麼辦?”卡蘭薩又問。

“總統先生,我們只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目前對此無能為力,”魯希普道,“不過,如果中國違背信義,他還如何跟美洲國家打交道?他們總不能跟美國打仗的同時,再得罪我們吧?諒來不會如此。”

“把我們需要的經濟扶持和援助,拉一個清單吧,放中國人上岸。”幾分鐘後,卡蘭薩道,語氣中帶著些微興奮。

墨西哥單獨對美開戰、收復失土,是絕不可能的,現在中國人來了,給了墨西哥人充足的想象空間。

自墨西哥獨立以來,在與美國的爭鋒中,不知丟掉了多少土地。

翻開19世紀初的北美洲地圖,印象最深刻的既不是侷限於密西西比河以東的美國,也不是偏處北方不毛之地的英屬加拿大,而是龐大的“新西班牙副王轄區”。

它東起佛羅里達半島和古巴,西至太平洋海岸,南抵中美洲地峽,北至洛基山脈,還宣稱對直至阿拉斯加的整個太平洋沿岸擁有主權,甚至菲律賓群島也在它的管轄之下。

儘管1800年,拿破崙強迫西班牙割讓了路易斯安那地區,但其餘的領土仍然留在西班牙人手裡。到1821年墨西哥獨立前夕,新西班牙副王轄區的面積多達493萬平方公裡。

墨西哥獨立後,先後經歷了一個短命的帝國(1821-1823)、一個失敗的臨時政府(1823-1824)、一個模仿美國但是不成功的合眾國(1824-1835),

一個中央集權的共和國(1835-1846)和一個聯邦制的第二合眾國(1846-1863)。然而直至19世紀60年代,墨西哥都沒能成功建立起一個強大的、穩定的政府。

共濟會的墨西哥分支,主導了墨西哥獨立,但其內部分裂為蘇格蘭禮儀派和約克禮儀派,並演變為保守黨和自由黨。

這兩派很快陷入水火不容的境地。每當墨西哥有一個穩定的政府時,它通常總是由鐵腕的將軍們實行橫暴的軍事獨裁專制。

當自由派和民主主義者推翻獨裁者之後,政治紛爭和私人糾紛就擾亂這個國家。

由於國內金融、政治、軍事等方面的種種困擾,墨西哥雖然就國土面積來說,可以與美國匹敵,但是始終處於一種弱勢地位,無法抵抗美國的擴張。

墨西哥的劣勢之一,來自人口分佈情況。

19世紀30年代,當美國開始向西推進的時候,只有3000名西班牙血統的土生白人住在得克薩斯,4000名住在加利福尼亞。居住在新墨西哥的西班牙裔土生白人也不到3000人。

這些地方的白人社會,由軍官、士兵、為數不多的神父和少數大地主、大牧場主組成。當地的經濟以畜牧業為主,大型牧場的畜群可達幾十萬乃至上百萬頭。

由於墨西哥政局不穩,根本沒有力量開發得克薩斯、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亞這三個北方領地。

與此相反的是,早在1822年,即墨西哥獨立的翌年,一支美國商隊就滿載著武器、工具和花布來到新墨西哥的首府聖菲。

當地的白人和印第安人,急切地搶購這些美國商品。此後每年都有美國商隊前往新墨西哥,他們的大車在美國中西部大草原上開闢了一條被稱為“聖菲小路”的商業路線。

隨著商業活動的增多,美國陸軍開始在“聖菲小路”沿線修築一系列軍事據點,以保護商人免受印第安人襲擊。一些美國人也開始在新墨西哥定居下來,他們的經濟活動為隨後的軍事征服鋪平了道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