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位於地中海和愛琴海之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在歐戰問題上,雄心勃勃的首相韋尼澤洛斯,和希臘國王君士坦丁一世發生了權力衝突,前者站隊協約國,後者因為是威廉二世的妹夫,而傾向於德國。

1916年八月底,德國和保加利亞向希臘發出照會,要求希臘交出東馬其頓,和戰略上異常重要的魯佩爾要塞給保加利亞。

與此同時,德國與奧斯曼土耳其海軍在愛琴海動作頻頻,英國地中海艦隊司令薩克維爾.卡豋上將,調動11艘戰列艦、1艘戰列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16艘驅逐艦、7艘潛艇、一艘飛機運輸艦組成的英法聯合艦隊,到希臘帕拉斯島海域,準備對德土海軍發動攻擊。

卡登上將又協調國內海軍部,調動中東艦隊到地中海助戰,九月初,協約國海軍一切準備就緒,沒想到,前幾日還耀武揚威、動作頻頻的德土海軍,卻縮回到了土耳其達達尼爾海峽裡邊。

9月6日,中國海軍艦艇,護航幾十艘裝著戰車、卡車的萬噸級油輪、運煤船,抵達印度南部的巴波德拉港口,在無畏艦艦炮齊射下,港口的英軍被迅速消滅。

然後長長的鋼板搭到了碼頭上,一百二十輛中國戰車、五十輛大卡車,轟隆隆駛向陸地,隨後,中國海軍大部隊駛向阿拉伯海,三十二艘潛艇,在潛航狀態下,向亞丁灣摸去。

這是中德第一次進行海上軍事聯合作戰,德土海軍虛晃一槍,將中東艦隊引誘到地中海。

然後中國海軍護航戰車登陸印度,又到亞丁灣埋伏。準備在狹窄的曼德海峽,伏擊經紅海回程阿拉伯海的英國中東艦隊,而後,德土海軍再攻擊英國地中海艦隊。

一百二十輛戰車,和滿載油料、彈藥,以及其他物資的五十輛大卡車,在裝甲部隊副司令趙玉珂少將帶領下,向戰鬥最為激烈的加爾格拉姆地區挺進。

趙玉珂,字子聲,天津人,生於1877年,1900年畢業於北洋武備學堂,1912年,任裝甲部隊三團團長,1914年的全軍大比武中,表現突出,和王猛一起,被蔡鍔提拔為裝甲部隊副司令。

中國裝甲部隊大部,在司令員王四、副司令王猛帶領下,北上突進俄國境內時候,趙玉珂率部留守在兩廣境內,本來是準備協同安南等地戰鬥的,但第四集團軍根本沒用到戰車的協助。

印度戰鬥激烈,所以,趙玉珂被林重調到了印度南部,攻擊英軍與印軍防禦陣地的背後。

英軍在印度南部修築幾年的堅固工事陣地,都是防禦北方,這些鋼筋混凝土工事,讓郝大炮的部隊吃盡了苦頭。

整個印度洋,都是英國海軍的天下,所以,英軍陣地根本不會防禦南方。

沒想到英軍遠東艦隊被消滅,中東艦隊又去協助地中海艦隊,駐印度英軍的後背,就這麼赤果果地交給了中國戰車。

自從得知同盟國在凡爾登取得大捷,索姆河戰線上的英、法、美、意等協約國軍隊,當即停止進攻,加固、加長防禦陣地,構築補充防禦縱深地區。

同時,英國迅速用船運來補充兵員。

美國遠征軍司令潘興將軍,率領的登陸歐洲部隊已經達到八個師,預計近期從國內緊急動員各州國民警衛隊登陸歐洲,同時,美國開始實行徵兵制,組建新的陸軍。

不怪美國忙的如此慌亂,自從中國佔領俄國東部,將勢力伸展到北冰洋,與中國軍隊只隔著一道白令海峽的阿拉斯加州,就成了前線。

這幾個月,美國在阿拉斯加州,和西部沿海陸續部署了四十萬部隊,防禦中國。加上登陸歐洲的將近二十萬人,還要防備南方有領土爭端的墨西哥,美國陸軍有些捉襟見肘。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美國有人、有錢、有雄厚的工業基礎,但現在唯一不充裕的是時間。

除了索姆河這裡,法軍已經全面癱瘓,凡爾登戰線崩潰後,巴黎及其法國南部就是德國的囊中之物。

協約國緊急修築工事的同時,可笑的事情又發生了,義大利駐德國大使加里波第,悄悄會見德國外長西蒙斯,想跳回同盟國陣營。

1915年,跳到協約國後,義大利並沒有對德國宣戰,只是和宿敵奧匈在邊界地區打仗。

美國參戰,鑑於美國強大的工業實力,兩個月前,義大利向德國宣戰,賤嗖嗖地主動向法國派兵,參與索姆河戰役。

現在,凡爾登法軍大敗,協約國集團形勢岌岌可危,義大利臉不紅心不跳地,要將拉出的屎坐回去,再跳回同盟國。

跳來跳去,不僅需要腿腳好,也要臉皮厚。

8月28日,處理了凡爾登戰線一切事情後,五十萬德國、奧匈軍隊,在魯登道夫率領下,向索姆河戰線開進。

30日,德奧軍隊開始攻打杜奧蒙要塞。面對同盟國軍隊的強大攻勢,法國將軍菲利浦?貝當並沒有放棄抵抗,而是率軍英勇作戰。

剛剛取得大勝、氣勢如虹的同盟國軍隊,發起兇猛進攻,戰鬥如洶湧的波濤此起彼伏、連綿不斷。

三天後,杜奧蒙要塞陣地的周圍環境,被炮彈轟擊的,看上去如光禿禿的月球表面一樣,法軍給與對方重大傷亡,但杜奧蒙要塞失守,貝當率軍撤退,三天時間,雙方共傷亡十萬人。

五天後,魯登道夫的部隊,又攻克沃克斯要塞,來到了索姆河陣線。

此時,索姆河這裡,協約國軍隊的戰線,加上供給壕溝和後退壕溝,曲折綿延將近700公里長,有軍隊170萬人。

同盟國軍隊190萬,有史以來,這個星球還沒有哪一次戰役,參戰兵力達到如此規模。

雙方都明白,誰勝利誰贏得戰爭,所以,不再留餘力,德國繼續從國內調兵,英國將劍橋、牛津的大學生,都拉到了法國。

德軍總參謀長興登堡來到了前線,他對所有同盟國高級將領說,“英國在歐洲大陸的主要武器,就是法國,現在,我們已經將英國手中最好的武器打落了。

雖然有美國參戰,但中國已經有極其優秀的計劃,對付美國,現在同盟國已經完全佔據優勢,只要索姆河這裡我們將協約國的血放乾淨,我們就將取得大勝!”

9月5日,大戰爆發了,主攻的同盟國方面,用四千門大炮、以每小時15萬發的速度,連續對對方的陣線,進行10個小時的轟炸,並且,再次使用了毒氣窒息彈。

然後,在上百里長的陣線上,極其猛烈的進攻開始了……

印度的英軍指揮官安格斯中將,以擅長規劃和使用塹壕而聞名。

他在整個印度南部,向北方規劃了一個個大圓弧形防禦陣地,陣地彼此呼應,讓中國軍隊即使想側翼迂迴,都沒有辦法,只能強攻他的鋼筋混凝土工事。

所有防禦陣地的核心,就是加爾格拉姆地區上百里長的三層連環巢狀工事,整個工事異常堅固,讓敵人的火炮毫無用處。

安格斯中將每天喝著咖啡,悠閒地看著對面敵人過來送人命,當然,他也有擔憂,他很擔憂同盟國在索姆河的戰事,至於印度這裡,只要英軍堅守陣地,中國人根本無法取得勝利。

安格斯中將要用陣地工事放掉所有中國人的血,然後再發起反擊,將整個印度重新收歸大英帝國掌控之下。

這些年,印度大陸這顆明珠,已經被可惡的中國人、叛逆的印度反賊,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塵。

9月9日上午,可惡的中國人和印度叛賊,又來送人命了,安格斯喝著咖啡,悲憫地看著激戰的戰場,他甚至有些同情敵人了,何苦如此?這些落後民族接受大英帝國的統治不好嗎?

能夠做這個世界上最文明高貴的英國的治下子民,是你們這些亞洲猴子們的榮幸啊!

安格斯剛剛想到此,聽到南邊傳來隆隆巨響,馬上,有人驚惶來彙報,中國戰車從南邊開過來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