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鍾後,東海艦隊的潛艇,在戰場北邊紛紛浮出水面時,美軍正在被密集圍毆,已經沒有還手之力了。

托馬斯中將率隊向東突圍,可是美軍潛艇紛紛被擊爆,美軍打了一輪中國潛艇後,便與東海艦隊接戰炮擊。

一分鐘後,北邊的北海艦隊、西南的南海艦隊就過來了,紛紛對著美軍開炮。

從噸位上看,南海艦隊實力最為雄厚,美軍太平洋艦隊與東海、北海艦隊實力差不多,也就是說,中國整體實力比對手三倍還多。

薩鎮冰的打算是逼迫美軍投降,把美軍艦艇收為己用,但托馬斯不肯低頭,那就得動手了。容情不動手,動手不容情,中國軍艦紛紛開炮,密集的破甲彈飛向美軍。

再加上南海、北海艦隊的潛艇魚雷攻擊,等徐光春的068號浮出水面時候,美軍處在一片火海之中,戰事馬上就要結束了。

移動的海軍打中對方艦船,並不太容易,所以需要密集的炮擊,軍艦在關鍵位置的裝甲防護,都非常厚實,即使中上一炮兩炮的,也問題不大。

這個時候就看出破甲彈的威力了。

破甲彈透過錐形裝藥的聚能原理,將高溫高壓的金屬射流聚焦成一條線,使得內部壓力集中於一點、並穿透敵方裝甲。

中國海軍本來軍艦就是對方三倍多,還使用極具優勢的破甲彈,炮彈只要打中,美軍軍艦當即就會受到嚴重傷害。

交戰三分鐘後,托馬斯的旗艦“俄勒岡”號,前炮塔被擊中兩次,當即報廢,右舷被打穿一個大洞,發動機艙和鍋爐房進水,旗艦徹底失去戰鬥力。

這個頑固的反華分子,立在狼藉混亂的甲板上,看著自己艦隊慘重的傷亡,目眥盡裂,恨的咬牙切齒。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手緊緊攥成拳頭,向空氣揮舞著、暴跳著、怒吼著,他的艦隊被他看不起的華人摧毀,他卻無能為力。

“馬薩諸塞”號左側輪機已經完蛋,鍋爐被打穿,溢位的蒸汽混合著濃煙,瀰漫在艦上,甲板上的兩個煙囪被打沒了,前部的駕駛艙也被削平,整個艦隻正在傾覆,即將沉沒。

“德克薩斯”號的艦首有一個大破口,但依然在勇敢作戰。這時,幾發炮彈呼嘯著飛了過來,準確擊中“德克薩斯”號。

這艘前無畏艦帶著滿身的火焰和水蒸氣爆炸開來,繼而,隨著一道沖天而起的水柱,這艘萬噸級的大艦直接爆炸,附近海面成了一片火海。

其他艦船要麼上層建築中彈,要麼炮塔被毀,要麼船舷被擊穿,甲板上到處都是死屍和血跡,均慘不忍睹。

落水士兵的慘叫聲、前後左右不時傳來的一陣陣爆炸聲、火光、煙柱,正在燃燒即將傾覆的巡洋艦,目之所見到處都是一片雜亂、慘烈的場面。

令托馬斯最不能容忍的是,可惡的中國人的軍艦,傷亡非常輕。他黑著臉,狠狠攥著拳頭,指節因為用力而顯得發白,嘴唇都咬出了血。

威爾遜總統的理智想法——中美不會發生戰爭——失效了,托馬斯的傲慢馬上收到了報應,老爸和大哥救不了他,太平洋艦隊全軍覆沒。

中國人住手,驅逐艦過來打撈落水的美國官兵,托馬斯咆哮著,拒絕下船,拒絕被中國人救援,他可以敗,但敗在中國人手下,讓他不能忍受。

老家夥試圖拔槍自盡,被副官攔住,拖著抱著上了中國救援船只。

薩鎮冰令人打掃戰場,檢點損失,東海艦隊的“左寶貴”號,承受了交火初期的主要打擊,主炮塔被毀,甲板被鑿了個大洞。

“泰山”號等三艘巡洋艦,分別挨了幾炮,有艦首破損著火,有的發動機倉進水。

北海艦隊的“袁世凱”號驅逐艦炮塔被毀,此役,中國海軍有六名水手犧牲,十五人受傷。

美國艦船基本全毀,死了大約兩千五百多人,其餘四千多人被俘。

薩鎮冰回報戰果,林重恭喜海軍大勝,令他們處理善後以後,便南下協同駐紮日本的第十軍,進攻北海道。

威爾遜總統接到太平洋艦隊被攻擊的訊息,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等海軍部再次聯絡托馬斯時候,已經沒有迴音了。

等他回過神來,當即知道是美國對德宣戰,給了中國人膽子。

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出生於美國弗吉尼亞州,美國博士、文學家、政治家、美國第28任總統。

1902年出任普林斯頓大學校長,1912年總統大選中,由於西奧多·羅斯福和威廉·塔夫脫的競爭,分散了共和黨選票,他以民主黨人身份當選總統。

伍德羅·威爾遜是20世紀,在美國乃至西方最著名和頗具影響的學者、政治家,也是理想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

中國出兵俄國,共和黨認為他這個總統失職,沒有控制住潛在對手,讓其坐大,威爾遜對指責並沒有太放在心上。

但中國對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突然打擊,使威爾遜感覺深深受到傷害。在中國發展壯大的過程中,美國出力不小,可以說林重此舉,傷害了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心靈。

兩個小時後,中國駐美大使施昭權來跟美方通報,“托馬斯將軍令部下向中國海軍挑釁,所以發生了衝突,衝突擴大,雙方爆發戰鬥,目前,太平洋艦隊已經被我軍摧毀。”

這是中方的說法,威爾遜想知道托馬斯的說法,但可憐的托馬斯,已經在去西伯利亞修路的途中了。

當然,這已經不關鍵,關鍵的是,中國人動手了。

“你們完蛋了!記住這一點,愚蠢的中國人!”美國海軍部長羅珀金森對施昭權大聲怒吼道。

7月1日下午,美國強烈譴責中國的攻擊行動,宣佈跟中國斷絕外交關係。

中美衝突,震驚了世界,同盟國大喜,威廉二世高興的都要跳起來,英法趕緊聯絡美國方面。

按照美國海軍的看法,立即調動大西洋艦隊回來,對中國實施報復,威爾遜總統詢問英法意見,英法的意見是,三國先集中處理德國,待解決了歐洲,整個世界一起發力,將中國覆沒!

威爾遜仔細詢問美國軍方,確認就是把大西洋艦隊調到太平洋,對中國海軍也沒有絕對優勢,美國報復中國需要幫手。

既然如此,英法美三國緊急磋商後,威爾遜總統同意英法意見,先處理歐洲,再解決中國。英法同樣譴責中國,但包括美國在內,都沒有對中國宣戰。

7月1日下午,林重下令,徵召93萬預備役,加入國防軍,其中海軍一萬人。

陸軍方面,十六個軍每個軍增加一個師兩萬人。新組建十七到二十六,十個軍。每個軍三個師,六萬人。

蔡鍔的第一集團軍增加兩個軍,防守北疆東海岸。段祺瑞的第二集團軍和裝甲部隊西進,到西伯利亞鐵路的烏拉爾山山口,張作霖的十一軍納入第二集團軍,主要防備西邊俄國人。

新組建第三集團軍,以馬二為總司令,在西伯利亞防守北邊的美國軍隊,新組建第四集團軍,以小五為總司令,準備南下攻擊緬甸和安南、寮國。

新組建第五集團軍,以郝大炮為總司令,準備對印作戰,新組建第六集團軍,以馮國璋為總司令,會同海軍,準備對菲律賓和馬來西亞作戰。

向日本派駐兩個軍,向東疆省(原朝鮮)增派一個軍,向中國東部沿海增派三個軍,向新疆增派兩個軍。

7月2日,林重到國會做國情諮文報告,首次提出“亞洲是中國的亞洲”這個提法。

7月3日,林重再度下令,在全國八百萬民兵中,挑選非獨生子、非婚的民兵三百萬人,組建生產建設兵團,向北開進,到廣闊的西伯利亞地區,施行軍墾,保家衛國。

……

厚積薄發,多年的忍耐終於到了發力的一刻!中國向世界亮出了拳頭。

【作者題外話】:點選《805481+太平天國1850》,直達新書,歡迎書友們圍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