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是德國的宿敵,在普法戰爭失敗後,法國失去了她的阿爾薩斯和洛林省,為此,法國無時無刻不在考慮著對德國的復仇。

俄國作為歐洲領土面積第一大國,擁有龐大的人力資源和廣袤的領土。兩國的工業實力在世界範圍內也都相當可觀。

德國就夾在兩個強國之間,而且不具備同時應戰並擊敗兩線對手的能力。所以,時任德軍參謀總長的施裡芬伯爵,制定了和法國、俄國進行戰爭的方案,史稱施裡芬計劃。

在1891年、1892年、1894年和1905年,施裡芬伯爵十分詳細的制定了德國的作戰計劃。德軍主力79個師將集中於西線,而在東線僅保留10個師和部分地方守備部隊。兩者之間的比例為8:1。

伯爵計劃,大戰爆發後,德國東線守備部隊將協同奧匈帝國部隊採取守勢,將俄軍阻擋在東普魯士國境線一帶,與此同時,德軍主力將對法國採取猛烈攻勢,在6周內徹底擊潰法國。

之後,德軍主力將利用德國境內發達的鐵路系統移往東線,對俄國發起攻勢。計劃制定後,施裡芬舉行過多次兵棋推演和軍事演習。

施裡芬伯爵對於俄國的動員機制,和境內鐵路網進行研究後,推斷俄軍需要至少6—8周時間才能完成其動員,而這一點也成為了伯爵制定計劃的時間標準。

德國為了防守東普魯士,建設了大量防禦工事,尤其在維斯瓦河上游地區,和柯尼斯堡周邊地區的堡壘尤其堅固。

但是,令施裡芬萬萬想不到的是,戰爭爆發後,他最大的誤算就是低估了俄軍的動員速度。俄國從開戰到總動員完畢,並沒有如他所料的那樣,需要6個星期,而僅僅用了6天。

1914年7月30日中午,沙皇尼古拉二世簽署了總動員令。

俄國西部地區30個軍,總計有96個步兵師和37個騎兵師,以及裝甲師,總數大約270萬人,另外加上90萬特種後備軍和要塞部隊。

到動員第13天,原來駐紮在亞洲地區的軍隊加入序列,因而俄軍總數增加到了1830個營、1250個騎兵中隊和6720門大炮,總計大約500萬人。

8月6日,俄軍第1集團軍和第2集團軍,共45萬人開往西線,進攻德國。

與此同時,俄軍總司令尼古拉大公下令,在伊萬哥羅德和華沙,再組成第9、第10兩個集團軍,攻擊方向為德國託倫、波森和布雷斯勞的邊境地區。

8月17日,俄國西北方面軍司令吉林斯基將軍,命令連內肯普的第1集團軍,自涅曼河一線前進,兩天以後,又命令薩姆索諾夫的第2集團軍,自納雷夫河一線前進。

俄軍的計劃是從正面壓迫東普魯士的德軍,並從波蘭沿維斯瓦河一線突擊,切斷德國第8集團軍與本土的聯絡,並殲滅之。

德軍計劃的主旨就是採取守勢,以第8集團軍為主力防禦東普魯士地區,直到西線主力部隊抵達後,才轉入對俄軍的進攻。

俄國第1集團軍20萬人,由3個軍(第3、4和20軍)組成,並得到5個騎兵師和1個裝甲旅的支援。

第2集團軍25萬人,由6個軍(第1、2、6、13、15和23軍)組成,並得到3個騎兵師和1個裝甲旅的支援。

俄軍在數量上已大大超過了與他們對峙的德國第8集團軍。但是,俄軍在戰前完全缺乏作戰準備。

除人數外,德國軍隊在各方面都要強於俄國軍隊。德軍由馮·普裡特維茨將軍指揮,下轄4個軍(第11、17和20軍以及1個預備軍),以及各種守備部隊和騎兵師、戰車裝甲部隊,共21萬人。

俄軍指揮官的素質比較低,但靠著人數,以及德國人想不到的動員速度,西進部隊一個在東,一個在南,夾擊下取得了貢賓嫩之戰的勝利,德軍後退,俄軍勝利進入德國東部,向東普魯士首府柯尼斯堡進發。

8月21日,小毛奇挑選興登堡將軍和魯登道夫將軍,分別任東線德軍總司令和參謀長。興登堡67歲,退休已有3年左右,但他剛強沉著,給人以信心和勇氣,而且他最能發揮他的參謀長智慧過人和思路敏捷的優勢。

魯登道夫甚至未與興登堡見面,就被總司令允許發布命令了,他繞過集團軍司令部,徑直向各軍下達命令。

興登堡和魯登道夫於8月23日下午到達馬林堡,開始作戰部署。

俄軍未等動員完畢就出發了,由於運輸設施不完備,供給體系雜亂無章,士兵缺少食品,而且要在擁擠的沙質小徑上行軍,部隊的情況非常糟糕。

他們稀裡糊塗地取得了貢賓嫩之戰的勝利,迫使德軍後退,但德軍後退後,俄集團軍司令部卻一點不知敵人的去向。

先頭部隊沒有得到騎兵的支援,裝甲戰車部隊一天接到一個命令,而且命令幾乎都是互相矛盾的,還有,都不知道找誰去核實確認命令。

薩姆索諾夫的第2集團軍內部各單位之間,幾乎沒什麼配合,更別提兩個集團軍之間的配合了。

俄軍兩個集團軍拖拖沓沓地進入德國,在大約60英里寬的正面上,緩慢地向前推進。

第2集團軍的首次重要戰鬥,始於8月23日晚,並持續了兩天。第15軍的先頭部隊與德第20軍,在奧爾勞-米哈爾肯一線接觸。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俄軍沒有進行偵察,就匆忙與敵人在開闊地展開了戰鬥,結果整團整團的部隊象鐮刀下的麥子,仆倒在德軍的機槍火力之下。第二天,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俄軍取得了部分進展。

25日,俄軍第13軍前來支援,對德軍左翼構成威脅,德國後備部隊打了一場令人佩服的阻擊戰後撤退了。

在完全缺乏情報的情況下,俄軍最高指揮官的無能充分暴露出來。經過這場戰鬥,薩姆索諾夫認為德軍正在向他們的左翼後撤。

為了便於追擊,他請求日林斯基允許他再次把前進方向轉向阿倫施泰因-奧斯特羅德一線。日林斯基猶豫一陣,還是同意了。

8月26日,第2集團軍的防線從森斯堡(第6軍)一直延伸到傑隆(第6騎兵師),其間,第13軍位於庫爾肯附近,第23軍在斯科陶,第15軍在弗蘭克瑙,第1軍在烏斯道。

第23軍的1個師、2個騎兵師和1個步兵旅歸第1軍指揮,保衛該集團軍的左翼。俄軍散佈在長達75英里的戰線上,各部隊之間的聯絡幾乎是不存在的。

與此同時,德軍的集結按計劃順利進行,差不多快完成了。

8月24日,魯登道夫命令第17軍和第1預備軍揮戈南進,以攻擊俄第2集團軍的右翼。這是一次經過慎重考慮的冒險行動,因為倫南坎普夫對德軍仍是一個嚴重威脅。

直到第二天德軍截獲俄軍一份電報之後,這一決定的正確性才得到證明。德軍殲滅薩姆索諾夫集團軍的計劃構思簡單,但實施的過程卻很複雜,因為有許多天然屏障,各軍必須各自為戰。

簡而言之,魯登道夫計劃誘使薩姆索諾夫進攻力量稍微薄弱的德軍中央,同時,以第1軍和第20軍的另外一半,猛攻俄軍右翼,以第17軍和第1預備軍猛攻俄軍左翼或北側。

一旦俄軍兩翼被清除,德軍將以龐大的鉗形攻勢包圍俄軍中央。

由於倔強的弗朗索瓦強烈反對魯登道夫發出的正面進攻烏斯道的命令,這些精心安排的計劃在執行中出現了一次小小的波折。

當時弗朗索瓦的炮兵部隊尚未全部到位,因而他極力主張採用間接進攻的辦法。然而,魯登道夫駁回了他的意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