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幹半島位於歐洲東南端,總面積大約55萬平方公裡,是歐亞大陸近東部分陸地、朝地中海方向的凸出部,也是南歐指向地中海方向的三大半島之一。

巴爾幹半島,除了半島南端延伸部的輝煌璀璨的古希臘文明外,其最出名的,就是“歐洲火藥桶”的綽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近代以來,這塊土地頻繁發生戰亂,並且每一次戰爭,都對歐亞大陸的地緣政治格局產生重大的影響。

為什麼巴爾幹半島動輒爆發戰爭?又為何這塊土地上的戰爭,總會引發如此重大的國際影響呢?

這是因為,巴爾幹半島,處在三大地緣勢力的夾縫中心。

歐洲(主要指西歐、南歐)勢力,借亞得里亞海和多瑙河平原,從西、北兩個方向壓至巴爾幹半島。

西亞勢力,自小亞細亞半島和東地中海,從東、南兩面通向巴爾幹半島。

東歐勢力,則主要以黑海及其沿岸為戰略通道,自東北方向刺向巴爾幹半島。

三大地緣勢力,透過不同的方向,同時對巴爾幹施加影響。

而巴爾幹半島本身地緣實力有限,難以整合出強勢文明國家,不足以力抗外部壓力,維護其之獨立性,所以任何一個外部勢力的插足,都可以在當地引發戰爭和衝突。

身處三大地緣勢力中心夾縫的格局,使得任何一個地緣勢力,無論是出於拓土開疆,拓展勢力範圍的雄心,還是在面對其他兩股勢力進逼時,建立前沿戰略緩衝區的考慮,都必須對巴爾幹半島大力經營。

這種利益衝突的犬牙交錯,使得巴爾幹半島不幸的淪為列強爭奪的“中原”逐鹿場。這不要了巴爾幹人的命嗎?可是他們自己根本左右不了自己的命運。

從千年歷史的脈絡演進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巴爾幹半島的這種無奈。

在古希臘時代,這裡是希臘——馬其頓與波斯帝國的交鋒地。

到了羅馬帝國崛起,這裡又成為羅馬與日耳曼——斯拉夫系蠻族博弈的前沿陣地。

羅馬帝國覆亡後,它就成了西歐天主教世界、東羅馬帝國以及東歐蠻族、遊牧勢力的逐鹿場。

後來伊斯蘭崛起,天主教世界、東羅馬帝國和伊斯蘭世界三雄又圍繞它展開爭奪。

等到東羅馬帝國被奧斯曼帝國取代,但東歐平原的俄羅斯帝國興起,於是東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三系又換了個面目,繼續圍繞巴爾幹拼死搏殺。

幾千年下來,巴爾幹半島就沒消停過。

不過話又說回來,不是每個地緣板塊都有出頭的潛質。事實上,這個星球上的絕大部分地緣板塊,都只能作為附庸存在。

比如東亞大陸,從地緣結構上來說,無論新疆、青藏,還是巴蜀、雲貴、東北,它們都不過是長江——黃河流域核心區的附庸罷了。

所以對巴爾幹這種弱勢板塊來說,被人輻射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只要大家能爭出個勝負,然後管你是基督教還是伊斯蘭,只要能保持長期穩定就行了。

但就是這個最低要求,也是做不到的:首先,三大地緣勢力半斤八兩,沒有誰擁有壓倒對手的絕對優勢,所以這仗停不下來;

其次,巴爾幹半島不僅身處三大勢力夾縫,而且還位於不同文明的邊緣。

無論是歐系文明的核心、西歐。西亞文明地緣核心、兩河流域。還是東歐勢力的核心、東歐平原,與巴爾幹半島的地緣關係都比較疏離,影響力輻射至此,已是強弩之末。

就算佔領巴爾幹,也無力繼續向前進取,再打出一片新的戰略緩衝區,將巴爾幹半島化為相對安全的己方內地。

要麼被人打,要麼作為打人的前方戰略基地,或者就直接以此為戰區展開搏殺,三大外部地緣勢力相互間的無休止撕殺,使得巴爾幹半島永遠就是一副禍亂不絕的命。

巴爾幹半島被稱為“歐洲火藥桶”,就是因為它的地緣政治衝突,總是會引發一連串連鎖反應,影響到全球性政治格局,為世界所矚目。

除了外部勢力對巴爾幹半島的影響,半島內部的**基因,也是釀成這種長期混亂的一大原因。

正是這種內因與外因的交織,加劇了巴爾幹半島的衝突,也對人類文明的興衰,造成重大影響。

巴爾幹半島長期受奧斯曼土耳其人的統治,19世紀以來,隨著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巴爾幹地區的一些國家相繼獨立。

由於這裡主要居住著斯拉夫人,他們與俄羅斯人是同宗,而且俄國是打擊、削弱土耳其的主要力量,所以,巴爾幹半島各國與俄國有著密切聯系。

同盟國與協約國兩大軍事集團的對立,加速了雙方擴軍備戰,和爭奪戰略要地的步伐。巴爾幹半島再次成為雙方爭奪的焦點。

20世紀初,奧匈帝國加緊染指巴爾幹地區,特別是力圖阻止波斯尼亞的黑塞哥維那,同塞爾維亞合併。

1908年,奧匈帝國趁土耳其發生革命時,吞併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波、黑兩地),這激起了塞爾維亞人的極大憤怒。

塞爾維亞和門的內哥羅開始部署武裝力量,俄國準備支援塞爾維亞對奧匈作戰。奧匈也向邊境集結軍隊,戰爭有一觸即發之勢,這時德國出面支援奧匈。

1909年3月21日,奧匈帝國向俄國提出最後通牒,要求立即承認奧匈吞併波、黑兩地的既成事實,否則將對塞爾維亞開戰。

俄國沒有得到英法的支援,不得不暫時讓步,奧匈在德國支援下實現了吞併波、黑的野心。

土耳其在意土戰爭中的慘敗,充分暴露了這個帝國已經腐朽不堪,大大鼓舞了500年來飽受奧斯曼帝國壓迫的、巴爾幹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鬥爭。

在巴爾幹地區,陸續有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希臘建立了較大的獨立王國,這些國家積極醞釀建立同盟,準備發動對土耳其的戰爭,以求徹底擺脫土耳其對這個地區的統治。

歐洲列強不甘心巴爾幹人掌握自己的命運,它們各自懷著侵略擴張的野心進行干涉,使巴爾幹問題更趨複雜。

德國從維護自己在土耳其的利益出發,和奧匈一起支援土耳其,力圖阻撓巴爾幹各國的民族解放運動。

俄國出於自身的戰略利益,積極推動巴爾幹同盟的建立,企圖以此加強本國在巴爾幹地區的地位,使巴爾幹同盟成為反對奧匈和德國的工具。

因為在俄國看來,這個同盟的形成,將在法俄兩條戰線以外,開闢反對德奧同盟的第三條戰線,這就意味著奧匈帝國的兵力將從俄國戰線抽走,減弱對俄國的壓力。

1912年10月8日,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希臘、門的內哥羅四國組成“巴爾幹同盟”,對奧斯曼土耳其宣戰,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爆發。

1913年6月29日,塞爾維亞、希臘、門的內哥羅、羅馬尼亞對奧斯曼土耳其宣戰,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爆發。

也許是大國還沒有準備好,這兩次局部戰爭都沒有引起大戰。

時間來到了公元1914年,發生在巴爾幹半島的一場刺殺,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總是它!又是它!事實證明,不是誰都有資格成為導火索發生地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