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內閣依然是徐世昌擔任內閣總理,1911年初,中華*國對上一個四年計劃向國會做了彙報,然後釋出了第二個四年計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首先是教育方面,未來四年,每個省都要建立一所國立綜合大學,和理工、師範、醫學、財經、法律五所專業學院,以及分佈在全省的50所中等專科技術學校。鼓勵工廠開辦技工培訓學校。

每年向外國公派留學生五千人。

凡是國外留學歸來的人員,分派到廠礦、研究所工作,以及大學、中學任教,但凡是數理化、醫學、生物、地質等方面的,均給與國家補貼。

基礎教育全覆蓋,鼓勵辦成人夜校,國家給與補貼。

工業方面,國家要在全國範圍內,建設兩百個大型工廠、工礦和新型企業,完整的建立中國的化工、化肥、能源、鋼鐵、船舶、冶金、電力、通訊、汽車、紡織、機械、機床、動力、五金、食品、玻璃、水泥、陶瓷等等產業體系。

用兩百個大企業帶動整個工業發展,五十個側重於輕工業,其他均為重工業,或者基礎原料的供應產業,推動整個工業體系取得系統性的大進步。

這其中,預計1/3為政府和民族資本合資興建,1/3為政府、民族資本和外國商人合資,1/3為民族資本自建。

政府統一提供政策優惠,出面協調引入技術和裝置,聘請外國專家指導,建立與之配套的教育體系和市場管理政策,以及其他配套的各種設施,包括鐵路、電廠等等。

農業方面,再次強調土地為非賣品,只能流轉承包,國會已經立法,嚴禁土地買賣。

繼續興修水利,政府將從德國引入氨化工,四年後,力爭中國的化肥總產量達到200萬噸。

實現糧食畝產增收。

同時,提高工業技術在農業中的使用範圍。

繼續擴大招商引資,政府將提供高效廉潔的服務,吸引世界各國資本投資中國。此外,在交通基建、貿易、軍工等等領域都做了規劃……

到1913年底,政府的第二個四年計劃提前實現。

在東北,瀋陽、撫順、遼陽、本溪、鞍山、海州、營口七個工業城市崛起,中國有了第一個城市工業群。煤、鐵、石油的存在,為城市工業群的出現,提供了紮實的基礎。

海州有亞洲規模最大的船用柴油機、船舶鍋爐生產基地。遼陽擁有亞洲最大規模和技術水平最高的鋼鐵冶金公司。

瀋陽則擁有亞洲最大規模的機床、列車製造公司,撫順又擁有亞洲第一水準的煤化工基地。

瀋河北岸的瀋陽新區,吸引全球十六個國家來投資辦廠,大部分為重工業,其中德美法的機床機械廠就有三十多個。

生產磨床、銑床、刨床、鏜床等車床,生產榨油機、軋糖機、紡紗機等專用工業裝置的中國民營企業,在遼寧就有上百家。

東北的機械機床、電氣通訊、汽車、機車、軍工等領域的發展水平,一直處於全國領先地位,繼續領跑全國。

中國機車製造總廠,透過合資、引入技術和外籍工程師的方式,不斷整合技術,提高工藝和裝置,生產的火車機車,已經在中國自己的鐵路線上賓士。

過去修建一條鐵路,列車、鋼軌、控制裝置等等都要從國外購買,建設成本居高不下,自從擁有了自己的機車廠後,鐵路每公里建設經費預算,降低了60%。

在過去的三年多時間,中國相繼有粵漢鐵路、京張鐵路、津浦鐵路和隴海鐵路、哈庫鐵路、京沈鐵路建成通車,新開工建設的鐵路有京包鐵路、焦柳鐵路、蘭新鐵路、成昆鐵路、寶成鐵路。

至於鐵路支線、分線,就建設的太多了,四通八達。

中國鐵路總里程達1.8萬公裡,排名世界第七。鋼鐵產量達到1100萬噸,位列世界第六,煤產量兩億噸。以美元計算的國民總收入,達到72億美金,排名全球第四。

農業畝產從1910年的290斤,提高到450斤,1913年,全國年產糧食約6900億斤,基本解決了糧食問題。

加上從日本源源不斷地運糧,全國儲存一萬五千噸糧食的大糧倉,有三百個之多。

到1913年底,中國百姓的飯桌上,大米、小麥等細糧比例超過了40%。平均每人每天食肉一兩半。

在教育上,除了公立的各省綜合大學外,還有張謇、熊希齡、嚴復、于右任等實業家、教育家建立的輔仁大學、東吳大學、震旦大學、南洋大學等私立高等院校。

外聘教授漸漸增多,大學裡設立不少研究機構,由政府和社會資助,從事基礎科學的研究工作。

除了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因為國家對技工的重視,還出臺了《職業技術工人保障法案》,職業教育、專科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在中國遍地開花,保障了國家工業和技師所需人才。

1911年中國大選後,法國外長斐迪南訪華,中法將兩國外交關係,從公使級提升到大使級,兩國簽訂《中法互惠通商條約》。

雙方互相給予對等最惠國經貿待遇,法國對華的紡織品、礦產品、大豆、生絲、茶葉,和部分輕工業產品收取最低特惠關稅。

中國對法最大程度的開放金融市場,允許法國企業在中國自由投資,對法國的機械、船舶、電氣、汽輪機、汽車、柴油機、汽油機等產品收取最低特惠關稅。

其實,法國與中國的關係一直不錯,自從民國政府建立,法國雖然低調,但兩國貿易額不斷增長,在軍事、外交上也從未起過衝突。

三個月後,中英將兩國外交關係,也從公使級提升到大使級,兩國簽訂《中英互惠通商條約》。

英法已經看出來了,中國雖然與德國是盟友,但並不願意與德國徹底站在一起,因為中國並未加入同盟國集團,所以,不管從經濟上,還是外交上,英法願意與中國維持、提升關係。

從1911年開始,英法資本進入中國的規模和數量激增數倍,中國也開始向兩國派遣留學生。

中國與英法的走近,受到了德國的抗議,但中方回覆說,只是為了發展經濟。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