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重回京的第二天,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召集國會議長章太炎、國會交通委員會主任孫中山、工商委員會主任張謇等十多名主任議員,內閣總理徐世昌以及所有內閣總長,還有法院院長梁宇達、國防軍總司令林重,以及蔡鍔、段祺瑞和王世珍等三十多人開會。

林重幾個人趕到中*海居仁堂時候,大家都到了,袁世凱居中而坐,環視眾人道,“太后薨逝,今天約諸位討論一下治喪禮儀。”

民國政權來自於清室,否定清室就是否定自己政權的合法性與合理性,政府必須表示一下,這是正確做法。

就是林重、孫中山這樣的革命者,即使再厭惡慈禧這個人,此時也不會反對,必須得講政治顧大局。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然後楊士琦介紹了整個程式,包括政府、議會、法院和國防軍司令部均登報哀悼,派人弔唁等等,這沒說的,但楊士琦最後說,“太后的陪葬品最好出一些。”

他看著林重,其他所有人都看著林重,林重道,“登報哀悼,派人弔唁就可以了,大不了政府方面象徵性出一千兩治喪儀金,陪葬品去哪找啊?”

章太炎對林重笑道,“很明顯,杏城秘書長的意思是,林司令把搶來的東西還回去一些。”

林重搖搖頭道,“忠義軍搶回來的,是漢人的民脂民膏,是國庫財物,那些都是滿人從漢人手裡搶的,談不上還,那個老太太於國有何功勞?要陪葬品?”

袁世凱說了幾句,但林重執意不肯,國會眾人不語,態度偏向林重,於是老袁也不說了,這時候,內閣總理徐世昌道,“那這事先放下,我跟諸位彙報一下內閣準備修建鐵路的事情。”

然後徐世昌介紹了準備開工續建粵漢鐵路,開工建設京張鐵路、津浦鐵路和隴海鐵路的設想,他準備充分,讓人拿來地圖,在地圖上給大家演示這些鐵路的地理位置,強調對於民生的重大意義。

他話音剛落,孫中山擊節叫好,高聲道,“早該如此,此乃利國利民之千秋工程,宜當速速建設,如果建設需要人力,我願意請命上建築工地。”

袁世凱聽了,笑道,“交通委員會主任逸仙先生既然如此贊同,也算英雄所見略同了,不敢勞動孫主任上工地,但從旁指導是必須的。”

這時候,交通總長陸徵祥看著眾人道,“這四條鐵路的總預算是兩億三千萬兩白銀,工期五年。”

哦,不再單獨面對自己了,要錢時候拉上議會一起,其實,這種錢自己怎會不給呢?猜忌心深重啊。

自從上次因為財長的事情鬧了口角後,林重與袁世凱再沒有單獨談過政事。

林重問道,“這種利國利民的大工程,撥款自然不成問題,只是,規劃好沒有?設計和施工條件具備嗎?”

“林司令,諸位,其實從一月份開始,政府就在做這件事了,整個工程的總設計師是我國著名鐵路工程專家詹天佑先生,規劃圖紙又邀請了美國交通部副總工程師布朗先生審計。”

陸徵祥然後介紹了詹天佑的履歷,又說詹天佑已經來到了會場,並叫工作人員請人進來,馬上,一個大眼寬額的中年人進來了,林重起立,帶頭鼓掌,其餘眾人不知何故,也跟著起立鼓掌。

詹天佑,1861年4月生於廣東南海,字眷誠,是第一批留美幼童,清光緒四年(1878年)在紐哈芬希爾豪斯中學畢業,為全校第二名。考入耶魯大學謝菲爾德理工學院土木工程系,並專習鐵路工程。

清光緒五年(1879年)在耶魯大學學習成績優異,獲得數學第一名獎金。

清光緒六年(1880年)繼續在耶魯大學學習,再次獲得數學獎金。

回國後,到天津中國鐵路公司任工程師,從事塘沽到天津鐵路鋪軌工程,先後修築唐山至古冶鐵路、古冶向山海關的鐵路,修建古冶至山海關段最艱鉅工程——灤河鐵橋。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首次在我國鐵路使用壓氣沉箱法修建灤河鐵橋橋墩基礎成功,解決了英國工程師未能解決的、因灤河洪水季節水流沖毀打樁而形成的施工困難問題,引起中外注意。

後來率隊測量、修建津盧鐵路、營口鐵路支線(溝幫子至營口),以及新易鐵路。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回職途中過上海時,被中國鐵路總公司聘為工程顧問,可以說,此時的詹天佑已經是享譽世界的鐵路專家了。

詹天佑見這些大人物起立鼓掌,受此禮遇多少有些驚訝,等眾人坐下,他介紹了整個工程。

聽完後,林重問道,“詹先生,我們國家是否具備這些鐵路同時開工的條件?我的意思是,施工的困難都有足夠考慮嗎?”

詹天佑想了想,道,“目前同時開工兩條鐵路的技術條件是具備的。”

林重點點頭,不說話了,章太炎道,“建設鐵路是重大事項,必須準備的全面充分,不能開工以後再不斷返工,那就勞民傷財了。”

陸徵祥道,“議長,諸位,交通部已經做了充分的調研,詹天佑先生帶著工程師團隊,都已經實地考察過了。”

“既然這樣,我們當然支援。”章太炎道。

“總統總理,陸總長,鄙人請命跟進鐵路建設,議長,我負責起草的部分法律,就交給別人吧。”孫中山興奮道。

孫中山十分重視鐵路的修建。早在1894年,他在《上李鴻章書》中直言“地球各邦今視鐵路為命脈矣”,希望中國能夠大規模修建鐵路。

在孫中山的《實業計劃》中,修建鐵路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他說“交通為實業之母,鐵道又為交通之母”。

在曾經的歷史中,他辭去大總統職位後,便擔任全國鐵路督辦,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全權籌辦全國鐵路。他設想在中國建設16萬公裡的鐵路。

眾人均哈哈大笑,這個孫逸仙啊,還是真的熱情,袁世凱笑道,“如果議長放人,我們歡迎中山先生加入。”

章太炎見孫中山甘於辛苦,如此熱誠為國家服務,當即表示同意,孫中山當場講起了他的鐵路夢想。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