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洵提議,朝廷與忠義軍一起對付俄國人,但慈禧怕俄國人擊敗忠義軍,要等等看。

清廷本以為忠義軍與俄國人怎麼也能打個一年半載的,趁著忠義軍主力北上抗俄,他們可以從從容容收復奉天,以及繼續北上收復吉林。

最好沙俄與忠義軍同歸於盡,那麼朝廷就可以輕鬆將整個東北都收回來,豈不美哉?

沒想到俄國人那麼沒用,海軍被日本再次擊敗。陸軍一路敗退,居然將吉林和黑龍江一下子都交給了忠義軍!

載洵一直派偵察兵,密切關注戰局發展,慈禧聽到林重發布命令,成立忠義軍軍政府,還擅自將奉天省改名遼寧,將奉天城改名為瀋陽,當即勃然大怒。

在明朝時候,奉天城叫做瀋陽衛城,滿清建都瀋陽後,改為奉天。

雖然滿清已經入關二百多年,但東北三省被稱為滿洲,尤其是奉天,對於滿清皇室的意義是不同尋常的。林重公開發布命令改名,這還了得?

再說,他擅自成立軍政府,這不是要鬧獨立嗎?這就是反叛!慈禧當即令軍機處緊急商議對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佔據兩廣交界地區的興中會成立了政府,朝廷已經派兵部侍郎蔭昌南下,督促兩廣和湖廣新軍剿滅孫中山。

東北一直處於大亂中,洋人交戰,忠義軍土匪一直在抗擊洋人,這個朝廷沒什麼可說的,但驅逐洋人後,忠義軍成立了政府,也要反叛。

雖然此前忠義軍對朝廷不遜、對封賞不屑一顧,但一直沒有公開反對朝廷,但成立政府可不行,這已經是舉起反旗了。

對孫中山,可以當即派兵圍剿,對忠義軍……就得仔細琢磨琢磨對策了。

奕劻召開會議,討論對付忠義軍辦法,滿族親貴如良弼、溥偉、鐵良等人,都喊打喊殺,執意派兵圍剿,奕劻問袁世凱,“項城以為如何?”

袁世凱看看一眾滿族親貴,沉吟道,“俄國人為什麼敗退的那麼快?這個要好好思量思量。”

溥偉輕蔑地瞄了一眼袁世凱,道,“俄國內亂,所以俄國人打不下去了,並非忠義軍多麼厲害,你不是怕了吧?”

溥偉系第一代恭親王奕訢的嫡孫,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承襲恭親王王爵。

袁世凱被懟,當即住口,張之洞道,“項城所言不無道理,固然沙俄內亂,但俄國人一向驕橫,如果不是怕忠義軍的戰力,不會退的那麼爽快。”

“他們是怕忠義軍去他們境內屠殺百姓,難道忠義軍還能如此對付朝廷?”良弼道。

良弼是大學士伊里布之孫,曾留學日本,畢業回國後,入練兵處,他與鐵良等幾個人被稱為清季干將。也是後來皇族成員組織的“宗社黨”首領。

然後,載灃提出個主意,聯合日本人對抗忠義軍,但奕劻聯絡日本公使內田康哉後,日方拒絕了。

不長時間以前,日本曾提出和清廷合作,對付忠義軍,當時,清廷方面鑑於日本實力大損,東北局勢複雜,拒絕了。

現在東北局勢不複雜了,俄國人滾蛋了,但日本已經決議用談判解決問題,而且忠義軍方面表現出了談判的誠意,所以,日方拒絕了清廷。

不拒絕不行啊,一是打不起,二是十來萬戰俘成為人家的人質,握在忠義軍手中,真要開戰,忠義軍定會殺人的。

怎麼辦?如之奈何?和忠義軍悍匪打仗,不同於南方的孫中山,孫中山說打就打了,但忠義軍……如果北洋戰敗,忠義軍兵臨北京城下,怎麼辦?

奕劻、載灃給慈禧彙報時候,最擔心的就是這個問題,奕劻道,“戰敗的後果相當嚴重,如果不開戰,依據現有實力,還可以用談判解決。”

但慈禧道,“必須有個態度,如果匪賊公開成立政府,朝廷都不表態,那太不像話了。”

慈禧讓他們繼續商議。

清廷方面,一面需要維護尊嚴,打擊叛賊,一面又畏懼對手勢大。滿洲在俄國人手裡,清廷收不回來,只能找列強施壓,到了土匪手裡,清廷依然沒什麼好辦法。

滿族親貴嘴上說不怕漢人,但到了具體實施時候,擊敗了日俄兩大列強的忠義軍悍匪,怎能不讓人憂心恐懼呢?那可不是一般的懦弱的漢人啊。

沒想到第二天,溥偉想出個辦法,這個想法來源於恭親王府三管家認識的一個人,受這個人啟發,溥偉有了個主意,他與奕劻、載灃一說,二人認為不錯,彙報給慈禧,老太婆覺得可以施行。

於是,這個計劃就在保密情況下施行了。

公開上,朝廷一面調動北洋軍軍演震懾,一面派人談判抗議,軟硬兼施。載洵就是來找林重抗議的,而朝廷談判的隊伍,已經在路上。

載洵人在東北,不知道秘密辦法,覺得朝廷太軟,洋人不敢打,土匪也不敢打,練北洋軍作甚?軍事演習?談判抗議?有個屁用?

那是一群悍匪,會被你們嚇住?但他還是來找林重了。

“林重,你什麼意思?把奉天改名,誰給你的權力?”載洵怒氣衝衝問道。

林重瞥了載洵一眼,“你叫喚什麼?老子自己給自己的權力!”

“成立軍政府,你這土匪是終於要反叛了?”載洵質問道。

“貝勒爺覺得這主意如何?”林重笑道。

載洵知道林重根本不在乎朝廷,到底自己實力太弱,不然,他就提兵殺過來了,他看著林重道,“現在都滿漢一家了,你就不能歸順朝廷嗎?”

他的語氣誠懇,甚至帶點哀求的意思,林重鄙夷道,“狗屁滿漢一家,誰跟你們一家?你給我解釋一下‘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是什麼意思?”

載洵嘆息一聲,林重見他不說話,又道,“你也覺得朝廷不行吧?你們那個太后太無能,你們滿人把國家搞的一團糟,得換人了。”

如果載洵沒有出國留學,可能此時會痛斥林重亂臣賊子,但他知道洋人是怎麼看待大清的,所以,對林重的話不反駁。

身為一個滿人,對朝廷執政不贊同,載洵也挺痛苦的。

“我回錦州,就把小五他們抓了。”載洵道。

林重嘿嘿笑道,“你要敢動他們,老子明天就提兵包圍北京。”

載洵嘆氣,抓小五他們有什麼用呢?他今天來,實在是無計可施,看看能不能勸勸林重,至少林重對洋人狠,對中國人,無論滿漢,還是不亂殺的。

林重見他發愁,道,“今天不談國事,一起喝兩杯,就你個人來說,我還是讚賞的,要不你加入忠義軍得了?”

【作者題外話】:書友‘淡然’要去打工了,祝福他在異地平安健康,賺大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