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人就那麼算了?”馮國璋不信。

“不算又能怎樣?據說俄軍高層氣急敗壞,但還是屈從現實了,現在日俄氣氛緊張,老毛子不敢惹忠義軍了。”青木道。

“嗜殺之輩,不是真正的軍人。”唐紹儀搖搖頭,道。

袁世凱嘆息一聲,道,“可是,卻得民心啊,雖然有人罵街,更多百姓卻替忠義軍叫好。”

“到底是土匪,正經軍人即使戰死,也想不出這招來,不過,忠義軍擺出的架勢就是,你要麼來打死我,打不死我我就和你死磕到底,這是一種典型的無賴精神,敢玩命,所以,俄國人不敢招惹他了。”王世珍笑道。

“都說東北鬍子厲害兇殘,還真名不虛傳,那個林重是什麼樣的人?”馮國璋摸摸下巴,問道。

青木宣純道,“之前我也只是不斷耳聞,幾天前才真的見過一面,人很強勢,很強硬……我跟大家說一件事,我們之前給過林重不少幫助,但僅僅因為一點小誤會,林重毫不猶豫殺了我們七個人,包括一名少佐,和他打交道,我都有點發怵。”

同時得罪日俄,也不知道那匪首怎麼想的?諸人聊著忠義軍和東北局勢,晚飯後,其他人散去,只有青木與坂西利八郎留下,在袁世凱書房,青木說,“袁公,日俄開戰已無法避免,戰爭上日本獨立作戰,而暗地裡,無論如何不能不藉助閣下的協助。”

袁世凱道,“當然,北洋將大力支援日方。”

青木道,“日軍已經組建東亞義勇軍,但請閣下幫忙,利用您的影響力,加以協助。”然後解釋了義勇軍的構成。

袁世凱想了想,道,“你的這個想法很有意思,我可以為你找些門路。”

三人聊了很多,幾天後,袁世凱從部下挑選精幹士官數十人,以逃脫為名,把他們送到青木手中,供其驅策,這裡邊就包括吳佩孚,此時他是北洋軍中一個班長。

另一方面,袁世凱答應,每天從清廷特派到東北和蒙古那裡的諜報員處,收集情報,整理後交給坂西利八郎少佐,坂西將其譯為日文轉送中國駐屯軍司令官,青木大喜過望。

這天,送走青木宣純,袁世凱收到傭人在十一小姐房間發現的一封留書,袁璇禎透過她的德語老師介紹,跟著德國駐華武官弗蘭克一行人去了東北,給忠義軍送百姓捐助的銀兩。

1903年6月底,十幾家媒體記者來到柳河,採訪林重關於屠殺沙俄百姓的問題,林重坦言道,“諸位都看到了忠義軍殺俄國百姓,那麼諸位有沒有看過俄軍屠殺中國百姓的情景?俄國百姓被殺了,俄軍便請你們到現場拍照、宣傳。

可是中國百姓婦孺被殺了,就默默無聞只能暗自承受,憑什麼他們能殺我們?憑什麼我們不能殺他們?毫無疑問沙俄才是強盜,幾十萬大軍侵佔別國國土,他們居然還有臉說自己是受害者?前幾個月忠義軍轉戰各地,看到了俄軍給我們造成的太多殺戮。”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說到這裡,他指著旁邊的女子連隊,對記者們說道,“她們都是一個村莊的女人,那個村子裡其他所有人都被俄軍殺害了,中國有句古話:以血還血以牙還牙,我之前也強調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忠義軍管上次的行動叫‘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忠義軍只是想保衛家園,保衛父老鄉親,是俄國人逼人太甚,以後,但凡有外敵入侵,都可能遭到忠義軍類似的打擊!勿謂言之不預!”

說完,林重讓記者們採訪女子連隊,這一採訪不要緊,連隊的女子們想起親人被殘殺的場景,說著說著都大聲嚎哭起來,外國記者聽的都要落淚了。

林重留記者們在柳河採訪,讓他們走訪軍營,採訪士兵和百姓。

私下裡會見《紐約時報》的記者埃德加,和《紐約先驅報》的記者珍妮時,林重坦誠道,“忠義軍只是想以戰止戰,現在日俄關係非常緊張,隨時都可能打起來,我們會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壯大自己。

我們將擴大控制區域,發展經濟,通化的煤鐵資源豐富,適合開礦,建設鋼鐵廠,發電廠,以後,在忠義軍控制區域,我們還要建設藥廠、面粉廠、紡織廠、糧食加工廠,甚至開發油田等等,當然,如果日俄戰爭爆發,可能建設一座兵工廠是賺錢最快的。

我可以跟兩位明確表態,忠義軍歡迎並擁護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希望美國政府和企業到東北來投資興業,希望兩位跟美國駐華公使,以及美國民眾轉達我們的心聲。”

最後這段話,林重語速放緩,著意強調。

滿清的落後,埃德加和珍妮當然看得到,也就南方因為洋務運動的原因,經濟略微發達些,他們沒想到林重居然還想著發展經濟,都很好奇。

埃德加問道,“林司令,比如有美國企業來東北這裡投資了,但你們如何保障他們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我的意思是,如果日俄任何一方獲勝,恐怕都容不下忠義軍吧?”

林重笑道,“自從跟兩位結識以來,你們看過忠義軍打敗仗嗎?我可以十分肯定地告訴兩位,不管日俄誰勝,忠義軍才是收拾殘局的人,再說,作為新興大國,恐怕世人還不能全面評估美國的實力,在我看來,論工業實力,美國才是第一強國,美國一旦將勢力伸入東北,之後,日俄誰敢把你們趕出去?”

聽到這裡,埃德加和珍妮彼此對視一下,兩人都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到了驚喜。

美國對中國的貿易增長很快,1899年出口額比1895年增長了將近兩倍,美國實業界更把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中國看作一個“潛在的市場”。代表紡織業利益的《商報》1898年1月寫道,中國為美國商業提供的可能性“簡直是不可估量的”,它是潛在的“最大的世界市場”。

但是,之前,美國忙於準備和進行對西班牙的戰爭,無力在華佔據殖民地,和劃分勢力範圍,等打敗西班牙、佔領菲律賓以後,已難以在中國插足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