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再次發球,依然是一個直落反手位底線的長下旋球。

王超也沒有做出變化,依然反手擰了個對角線。

但這個球直接得分了……

很奇葩。

因為皮克自己想多了,他剛才的第一個球,是在發球之後預判王超會盯自己的正手位,於是他迅速向右移動,最終用反手擰拿到主動, 成功得分。

於是這一次,他覺得王超應該會擰自己的反手位,而且很有可能是大角度,畢竟,根據歐洲教練們對王超的討論可知,王超這個人,能打大角度是一定要打大角度的,他絕佳的手感本來就是用來幹這個的。

於是皮克直接預判反手大角度,他直接往左移動。

但其實王超依然是打的他的正手位……

所以場面看起來有些滑稽, 王超一個球直奔著皮克正手而來,皮克卻竭盡全力往左移動,終於讓球遠離了自己,到達了一條胳膊都夠不著的遠處。

伴隨著全場哄笑聲,比分變成1:1。

皮克有些迷糊,晃了晃腦袋,不太理解王超的想法。

據他所知,這位王超選手在算計方面簡直已經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就算一整場球打下來沒有一個重複球,都不意外。

但偏偏一開場王超就直接用同樣的方法接了兩個球。

這到底是他預判了我的預判,還是他預判了我的預判的預判,再來做出的預判?

皮克往常打球也是有多層心理博弈的,但是在研究了去年T2的比賽後,他對於跟王超拼心理,連半點信心都沒有。

事實上單說心理博弈這一點, 別說是皮克了, 就連孫天龍心裡都是發憷的。

總之, 王超拿回發球權。

他直接高拋,看起來氣勢驚人,但在最後觸球的時候卻只是用球拍輕輕在下面一切,速度極快,一發即收,切出一個短下旋來,落點距離球網極近。

這個發球其實是非常見功力的。

高拋球最大的特點就是力量足,無論是發上旋還是下旋,都一定會有強烈的旋轉,但也正因為力量足,所以落點其實很難控制在近處的,多半都會跑到球檯底線去。

偏偏王超這個球,不但短,而且低,明明球從那麼高的地方落下來,有著那麼巨大的重力勢能,但最終卻完全轉化成了旋轉,沒有半點轉化成往前的推力。

這球皮克一看就頭疼,因為擺明了很難接。

如果球是在底線他還能利用自己的力量優勢簡單粗暴的擰一板子,但現在是臺內小球,因為擰球姿勢的緣故,這種球林梓君還能擰一下,皮克是完全沒法擰的,他必須要憑藉手感來接這個球。

不能用力太猛,會出界。

不能用力太小,會下網。

他選擇將球拍端平往前送,隨後球拍傾斜,想要把球撇到王超的球檯底線去。

這算是非常求穩的應對了。

但他剛一撇就覺得不對,這球輕飄飄的,半點旋轉都沒有,直接被他挑出了臺。

2:1,王超反超比分。

觀眾們發出低低的哄聲,不知道皮克這是出了什麼問題。

從他們的視角看,皮克先是在接球的時候莫名其妙來了一個人球分離,強行丟分,然後又在面對一個普普通通的短下旋時,直接力量失控,把球挑出了臺子。

這當然不可能是假賽。

所以只可能是皮克選手在過於沉重的壓力下技術變形了。

但唯有皮克自己知道是什麼情況。

剛剛那個發球,又是高拋又是下旋,氣勢如此驚人,到最後,居然是個不轉的?

這豈非與上一場王超發球欺騙米歇爾的情形一模一樣?

他想不通這種球到底是怎麼發出來的。

他自己的反手技術本身就是講究幅度要小,觸球要快,所以他對於觸球瞬間球拍的動作其實是很敏感的。

剛剛那一刻,他一直盯著王超的動作,他是清清楚楚看到了王超那個切的動作,才會判斷這球是強烈下旋的。

但他依然被欺騙了。

賽場上,皮克沒有多餘的時間去仔細回憶這個球的端倪,只能強迫自己保持冷靜,等著下一個發球的到來。

王超再次高拋,但隨後跟上的不再是短球,而是一個非常迅猛、毫不掩飾的正手位底線奔球。

這球其實是正手大角度,但皮克手臂夠長,護臺面積夠大,他直接正手拉重弧圈。

這個球拉出來,王超心裡就有底了。

很明顯,皮克的正手和反手有著巨大的差距。

王超這個球雖然快而迅猛,但其實既無騙招也無側旋,只要對方不是完全沒有提防,就可以很輕鬆的完成主動進攻,如果一定要說有什麼遺憾的話,那就是球太快,人跑不過去,沒辦法把正手拉變成反手擰。

皮克這個正手拉雖然力量是足的,但尚且不如米歇爾,而軌跡和速度同樣乏善可陳,於是王超很輕鬆的把球拉回去,並且將落點控制得非常精確,依然落在皮克正手大角度,依然在那個球桌的尖角上。

這種球皮克沒辦法用反手,只能繼續正手拉。

他這一次拉出來的甚至是一個高吊弧圈。

王超再拉,依然盯他正手。

這球雙方一共打了五個回合,王超一反常態,並沒有左右開弓,而是只打同一個落點,就這麼硬生生連著打了三板,把皮克給打穿了。

3:1。

在王超的發球輪,他成功拿到了兩分。

皮克拿回發球權。

他依然發底線長下旋,主攻王超反手位。

這是因為王超的反擰雖然比正手挑打威力略大,但擰球這種技術適合的卻是臺內球。

於是皮克儘量把球髮長,發轉,讓王超沒辦法擰,只能退臺反拉,或是乾脆橫移,再用正手強行拉球。

他透過這種方式來給王超提升接球難度,既可以限制王超的主動發力,也可以讓王超的回球沒那麼精確。

畢竟,接球越輕鬆,對球的控制肯定越精細,這是常理。

而事實上,這個策略對王超而言是有效的,因為皮克的每個球都帶著與眾不同的側旋角度,出手幅度又小,很難判斷旋轉方向,這讓王超應對的時候必須很小心才能避免吃旋,也是因此,王超並不敢放心大膽的隨意變線,他怕球飛出去的路線因為旋轉而稍微偏離自己預定的方向,造成直接出界丟分。

為了追求更高的上臺率,王超就只能放棄過於精確的落點控制。

而皮克則抓住這個機會,開始在球臺前來回瘋狂移動,竭盡全力尋找反手擊球的機會。

他是很極端的那種選手,正手只有一手常規拉球,有力量而無細節,但他的反手卻強得離譜,無論近臺擰,底線撕,還是退臺反拉,都有著讓人意想不到的巨大威力,單看他那極小的動作幅度,甚至很難理解力量到底是從哪兒釋放出來的。

他的反手有多種接球方式,每一種方式都可以在力度和角度上進行靈活變動,可以說手感細膩到極致,按常理說,細膩到這種地步,就可以號稱擁有入微天賦了。

但他的正手卻太糙了,基本上就是一板重弧圈和一板高吊弧圈,至於擺、撇、抹、削之類的東西,基本沒有。

他遇到難接的球,第一反應不是擺回去,而是“我能不能跑到這球的右邊去”。

等到皮克的發球輪結束,比分重新回到了3:3平。

對於王超來說,這是非常艱難的一場球。

他知道應該用什麼策略來制約皮克,其實很簡單,無非是盯正手,防反手,儘量不給對方起板的機會。

但真正實行起來,難度卻很高。

因為皮克的發球也很賊,他在發現下旋球無效之後,直接開始以側旋為主,並且是強烈側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側旋這種東西之所以沒有下旋那麼主流,是因為本質上說,只要你判斷對了旋轉方向,你就絕不可能吃,它的威力會幾乎被完全抵消掉。

但問題在於,王超打皮克的時候,為了遏止皮克的反手,他是極度追求控制球的精準落點的,而側旋正好可以影響到落點控制。

於是王超的控球並不精確。

而皮克的反手進攻能力卻比想象中更強。

除了那種剛剛過網的超低短下旋之外,幾乎任何球皮克都能強行起板,王超根本遏止不住皮克的進攻。

事實上,這也正是新世代乒乓球運動的全新特徵,技術的革新太快了,器械的發展也太快了,進攻變得無法遏止,所以一代代的新選手成長起來,都是清一色的攻擊型選手。

正因為此,練削球的人才會越來越少,從曾經的主流之一變成了如今的珍稀動物。

所以發展到如今,大家忽然發現,當一群進攻型球員聚在一起打球的時候,真正能脫穎而出的,往往不是那個最擅長防守的,而是那個在進攻端有著特殊能力的人。

所以林梓君和皮克這種人,才能趁勢崛起,而每一個球都追求超高質量的虎克,也才能在世界排名上爬到那麼高的位置。

從這一點上看,王超其實是吃虧的,他的正手反手雖然都有很強的進攻能力,但還並沒有到讓人驚豔的地步,即便配合他那套攻擊力天下第一的打法,在很多時候,依然容易被搶先發動進攻的對手打穿。

譬如今天這場球,王超就已經不止一次被皮克靠著進攻質量硬生生打穿防線了。

第一局的比分很膠著,始終在交替上升,從場面上看,誰也沒有佔到明顯的上風。

當王超發球時,他憑藉超強的發球能力往往能完美壓制住皮克的正手,完成得分。

而當皮克發球時,他也可以依靠發球的主動性逼得王超無法完美針對自己的正手,然後憑反手去強搶主動權,一旦搶到,王超很難應對。

事實上這場球的策略非常分明,兩人都在尋求揚長避短,卻都無法做到完美,於是,發球輪就變成了得分的重要手段。

十分鐘後,第一局結束,王超12:10先拿一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