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龍群也養殖了一批野馬,野馬可以作為食物,它們還有一個重要的用途,那就是可以給飛躍龍用來騎,這也是張鈞效仿古代人,使用馬匹作為交通工具,提前在部落時代,創造了這一專案。

現在部落內的飛躍龍,幾乎全部都會騎馬,時常會騎著馬匹去追趕獵物,手段又高明了幾分,不過飛躍龍的速度其實也可以和馬相媲美,只是他們騎馬遠行,可以節省很多體力,追逐獵物時,可以長途奔襲,而不用擔心體力消耗過大。

異特龍的體型過大,所以不能用馬匹來作為坐騎,也沒有合適的動物用來當做交通工具,大象和大地懶的體型都和異特龍差不多,有些還沒有異特龍重量大,所以騎在它們背上,速度會很慢,根本不適合用作交通工具使用。

除非像地震龍那樣的龐然大物還存在,否則體型過大的異特龍的確找不到合適的坐騎,而且將來社會進步到一定程度,他們的體型也不適合坐馬車,因為車廂的木料和輪子根本無法承受他們的體重。張鈞也沒想那麼遠,暫時他還不需要那些用來享受的交通工具。

時間過得很快,龍群在尼羅河沿岸漸漸繁衍了百年左右時間,除了異特龍數量只擴大了兩倍之外,飛躍龍和五彩飛龍的數量都擴大了近十倍,期間也沒有遭遇大規模疾病和滅絕事件,還算是有驚無險地前進了一段時間。

這段時間內,龍群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除了狩獵就是養殖,沒有受到外界過大的干擾,時常侵襲過來的野獸,也因為龍群的智慧和聲勢浩大,被滅殺的滅殺,逃走的逃走,這一片區域,此時幾乎只剩下恐龍一種較大體型的肉食動物存在。

而和千萬年的歷史一樣,幾位老祖無時無刻不在面對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們的子孫後代一個個死去,新的後代一個個誕生。

灰土、大山、南雄都已經老去,消失在了大地上,他們的子孫卻更多地生存了下來,老祖們的夫人也換了一代又一代,張鈞的後代也換了好幾批,以至於他也沒有興趣去給自己的後代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因為他們遲早要離去,自己也沒有那麼多精神去思念他們,就讓他們簡單地來,簡單地走,最好不過了。

此時五彩飛龍的首領叫做赫猛,飛躍龍的首領是大山的後代,叫做鐵雄,兩人都是恐龍族的佼佼者,繼承了他們祖先的勇猛和機智,從而脫穎而出。

鐵雄剛剛出生時,張鈞覺得他跟他的先祖大山長得非常相像,所以親自給他取了一個名字,帶著一個山,有懷念大山的意思。

經過百年時間的變化,除了養殖場建設,龍群的龍窩也得到了改善,最大的改變是,龍群現在開始修築厚實的圍牆,來保護各個分部的安全。

現在分部的數量沒有改變,而每個分部的人口都增加了幾乎十倍左右,每個分部都已經住在了高大的圍牆內,可以阻止野獸的侵襲,已經形成了村寨的模式。

雖然分部內的房舍都是石頭和木材料建造出來的,樣式也並不精美,也沒有什麼像樣的圖案和雕刻修飾,但它們卻非常適宜居住,可以遮風擋雨。

恐龍居住的房舍都是仿照中國古代農村普通平房建造的,屋頂暫時還用的是茅草,燒製瓦片和磚塊的工作仍舊在研究之中,估計再過一代人,恐龍就可以住進磚瓦房裡面了,這已經很接近現代建築,其實從技術上也不難實現。

每個寨子都有一位寨主,寨主歸首領管轄,首領又歸祖神和幾位老祖統轄,形成了簡單的行政統屬關係。

現在五彩飛龍也都放棄了高崖上的居住環境,住到了地面上,他們也都住在房子裡面,依靠寨子外面的大圍牆,來保護自身和後代的安全。

每一棟房子裡面,都有模仿古代的灶臺,可以生火做飯,屋子裡也有煙囪,可以排煙,對於龍群而言,主要是將生肉煮熟,用來食用。

不過大多數房子裡面沒什麼傢俱,只有擺放的各種工具武器,恐龍一般睡在地上,他們懶得去做一張紮實的大床來享受,在地上鋪上茅草,冬天時蓋上乾草,就算比較舒適了。

異特龍的房子則比飛躍龍和飛龍大了幾倍,高度也達到十米左右,這樣可以容納他們在裡面自由活動,張鈞的龍群依舊住在原來的地方,龍群的養牛場大部分都建設在寨子附近,方便管理。

如果不是張鈞的思想超前,估計龍群沒有幾千年時間,根本造不出村寨這麼高階的東西,人類祖先從山洞時代,經歷了幾千年時間,才住進村落裡面,才懂得養殖,張鈞將這個時間壓縮了幾十倍,在一百年左右時間,就帶領龍群做到了。

由於最近一段時間,龍群使用大腦越來越頻繁,恐龍的智慧也開始突飛猛進,大腦越來越發達,腦容量逐漸變大,而且他們更加懂得合理的飲食結構,對大腦發育有好處,所以素食也慢慢被他們的胃接受了一部分。

除了這些改變之外,文字已經被張鈞研究出來,並逐步在恐龍社會推廣,不過讓恐龍學習文字依舊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為他們的大腦的確還不夠聰明,記憶和描述思維都有局限性,所以一時間要讓大部分恐龍後代熟悉文字,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和人類一樣,很多恐龍學習文字的積極性不高,他們和某些人有一樣的思想,那就是識字沒有太大用處,孩子最大的本領就是會養殖動物,也會有高超的捕獵本領,這才是他們最需要的東西。

這也難怪,在這種蠻荒時代,要讓恐龍具有一定的文字書寫能力,對他們要求太高了,這項工作開展難度較大,所以張鈞最後不得不降低要求,他只是要求每個寨子裡面必須有人能讀懂文字,可以讓他將文字內容講述給其他恐龍聽。

由於此時的恐龍社會採取自願交合方式,就是沒有文明的夫妻關係,公龍和母龍的交合自願,不受干涉,除了不允許粗暴強姦之外,其它交合都是合理的。所以恐龍的後代都是由張鈞安排手下集體撫養的,由專門的恐龍負責這一部分工作。

另外恐龍社會也有了一定的法律約束,那就是犯了錯的恐龍需要受到懲罰,張鈞規定養殖場為公家所有,食物分配按照多勞多得和按需分配相結合,對那些年老、生病和身體有殘疾的恐龍加以照顧,對那些年輕力壯的恐龍,則必須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簡單的社會結構在恐龍社會內部已經形成,偷盜公家財物、殺人、打架鬥毆等等常見的罪行,都將遭到懲罰,黑皮此時是恐龍族的法老,法老的職責就是負責刑罰工作,包括法律制定和執行,他手下有一批恐龍專門負責這件事情。

總體而言,恐龍族現在的社會模式,類似於社會主義時代,而非奴隸制社會,張鈞根本不允許奴隸買賣等現象發生,實行的是平等社會模式,勞動成果分配上,也比封建社會更合理一些,至少社會不公平現象要少一些。

食物基本上是平均分配的,如果要捱餓,所有的恐龍都會捱餓,沒有人會倖免,在恐龍社會裡,幾乎沒有貧富差距,富者也只是多了幾塊肉,窮者也只是少了幾頭羊而已,只要付出勞動,就不會餓死。

而且張鈞實行的是強制勞動政策,沒有一個有勞動力的恐龍可以倖免,他們必須參與勞動,和其他恐龍一樣,為集體獲取食物,否則也會受到懲罰,不肯勞動的恐龍,輕者餓幾頓飯,重者直接被趕出龍群,讓他們到外面去自身自滅。

總之,在張鈞超前思維影響下,恐龍族在多方面都獲得了跨越式發展,無論從生產生活技能、還是從社會文明程度來講,都達到了比自然發展快得多的速度,有些事情恐龍族還來不及想,張鈞已經做到了。

張鈞讓恐龍們接受的內容也有點多了,幾乎超過了他們大腦思維的侷限,所以要一時間讓他們去理解太多的東西,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張鈞後面能想到的還有科技文明,包括鍊鐵、煉金銀、鍊銅等技能,和後來的槍炮文明時代的機械文明、電子文明、工業文明等。

但這些恐龍族根本還接受不了,這也不是他們社會生活必須的東西,所以他們也不會去思考這些超前的內容,張鈞想要開展超前研究,也沒有人手和技術條件,所以也不能太急於求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另外一點關鍵是,恐龍族的數量導致了有創造性的勞動力很少,大量的工作沒有人去完成,這些都必須在人口達到了一定規模之後,才能慢慢去實現,至於需要花去的時間長短,張鈞也無法估計,因為途中他一定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力。

比如恐龍一族在數量達到很大規模之後,會不會一直接受張鈞這個祖神的領導,或許有人想要謀權篡位,或許有人會分裂出去,這些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一旦發生這種事情,他的計劃就會被打亂,不得不面對現實棘手的問題。

還有很多不可控因素,都有可能打亂張鈞創造文明的計劃,他不可能一直不受干擾地進行自己的事業,這些干擾因素,其實已經不知不覺在悄然降臨。(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