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延明一副天下我最屌的模樣出來了,但實際上這還是收斂後的。

最開始的時候,作為曹氏歸義軍的權三代,曹延明看閻晉、馬鷂子、馬殺才等人,都是用看僕人的眼神看他們的。

因為這些人都是歸義軍的最基層軍官,地位跟曹延明差了十萬八千裡。

至於白從信和瓊熱多金等人,曹延明正眼都懶得瞧,這些該死的腌臢馬賊,多看一下都得去洗眼睛。

不過等跟著張昭一起呆了兩年多以後,曹延明身上的傲氣已經被洗的差不多了,也能學著張昭的樣子平等待人了。

不過嘛!傲氣還是不少的,特別是他與李聖天的二女兒天璽公主定親之後,那股貴人的高傲感,那股某是研究天地大道神火雷的人上人優越感,又冒出來了不少。

張昭斜著眼,冷笑的看了曹延明一眼,曹延明臉色一變,立馬就老實了。

對誰他都敢擺譜,唯獨對張昭,曹延明是半個字都不敢多說,因為他知道,這位表叔兼妹夫,有的是手段拿捏他。

一杆長槍被曹延明遞到了眾人面前,如果說有什麼不一樣地方的話,那就是槍頭位置下方,多了一個圓管子。

眾人大惑不解,曹延明則有些洋洋得意,不過視線掃到張昭身上的時候,曹延明突然就變得有些崇拜起來,臉上更是多了幾分謙虛。

因為這玩意,實際上是他和火雷衙的人在張昭的指導下完成的。

這玩意就是中國歷史上從南宋一直用到了清代的梨花槍,說起梨花槍,很多人都知道,這不就是南宋末李全楊妙真夫婦所創的槍法嘛,有什麼稀奇的?

其實這大錯特錯了,因為梨花槍根本不是什麼傳統的長槍,梨花槍法也不是什麼傳統的槍法。

梨花槍其實特麼的是一杆火器,梨花槍法更應該被命名為為與後世刺刀術近似的槍銃法。

按歷代武備志的記載,梨花槍是在傳統大槍的槍頭位置,用鐵環箍一個竹製包獸皮,或者乾脆就是鐵質的圓筒。

口徑從三分到一寸八分左右不等,長度約為二尺餘。

內含木炭、鐵滓、碎瓷屑、硫磺、砒霜等混合藥劑,具有燃燒、毒煙、噴射等作用。

兵士們還可以隨身攜帶數個藥筒,以備更換發射,噴射出的毒焰可達幾丈遠。

所謂的暴雨梨花槍,根本不是把梨花槍耍的暴雨潑不進,而是它能發射暴雨一般的火焰和破瓷片以及碎鐵屑。

這玩意發展到明代,最後進化成了梨花槍和三眼銃兩個分支,直到火繩槍大規模應用後才開始消失。

但也不是完全消失,清代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候,都還用過,只不過已經遠遠過時了而已。

而張昭最開始也是希望一步到位直接搞三眼銃的,結果發現太費時了。

三眼銃那坨鐵對於現在的冶煉技術來說,成本太高,至於鑽眼,成本就更高了。

有時候阻礙軍事器械新發明的不一定是技術,很多時候是因為成本。

至於直接把梨花槍的大圓筒搞成一杆火槍,可以用來射鉛彈的操作張昭也想過,最後也因為技術成本的原因放棄。

首先鉛彈的成本很高,其次要是準備像火繩槍那樣發射鉛彈的話,密封性就得要求高。

就張昭手裡這些薄鐵皮的圓筒,甚至竹筒和木筒,根本達不到要求。

恐怕到時候不是發射鉛彈,而是直接把槍頭都一起給炸爛,所以到最後,張昭都放棄了,一步一步來吧。

在曹延明的示意下,兩個隸屬於火雷衙的工匠走了過來,兩人開始演示手上的梨花槍。

開始只是捅刺格擋什麼的,沒什麼稀奇,就在馬鷂子等人不耐煩的時候,戲肉來了。

一個工匠用火摺子點燃了梨花槍下的圓筒的引線,幾息之後,轟的一聲脆響。

在眾人驚恐的眼神中,圓筒突然冒出了一截火龍,噴射的有兩丈多也就是六七米左右遠,熾熱的火光中,還帶著一團毒煙噴出。

被工匠對準的,是一隻披著鐵扎甲的羊兒,它被噴個正著,隨即劇烈的抽動了起來,三兩下後,更是倒在地上咩咩的慘叫。

馬鷂子趕緊跳過去看,結果被還沒有飄散的毒煙嗆得咳嗽不止,等到煙霧散去,眾人才一起過去看了起來。

扎甲被劇烈的高溫燒斷了兩截甲葉的繩索,甲片歪歪斜斜的露了出來,裡面的羊兒,一大團皮膚直接被燒成了扭曲狀,都快熟了。

“好厲害的毒火!”馬鷂子第一次用驚恐的眼神看著曹延明。

“這毒火竟然能燒斷連線甲葉的繩索,要是戰陣之上,某先放毒火燒爛對方扎甲,再順著此處捅刺,敵人豈非跟沒著甲差不多?”

“鷂子你想錯了!”閻晉嚴肅的搖了搖頭。

“這樣雖然也有用,但也只相當於破甲,根本沒提升多少殺傷力,我看最重要的,不是用來燒甲葉的繩索,而是對著眼睛來一發!”

馬鷂子一怔,這也太他娘的歹毒了!你全身披甲,總不能把眼睛也遮住吧。

這要是對戰的時候,對著敵人眼睛來噴,直接給他燒成個瞎子,還不得馬上就任人宰割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對!你們說的都不對!某觀此槍,若是用於步戰,這個大圓筒很容易被打落。

其毒火雖然酷烈,但也就是一丈以內殺傷力強,一丈以外效果就弱了很多,根本不適合步戰。”

白從信連連搖頭,表示這兩說的都不對。

“步戰不適用?”馬鷂子沉吟了片刻,隨後把眼一斜。

“那你說該誰用,騎兵用嗎?”

“沒錯!就是給騎兵用的!”一直沒怎麼說話的李若泰站了出來,他把梨花槍拿在手裡掂了掂。

“此物用於步戰,確實有可能被打落圓筒,但騎戰就不一樣了。

雙方皆是騎兵,我們可以用此火,恐嚇敵騎戰馬,甚至可以用來灼燒敵騎的馬眼。

兩丈餘的射程,完全足夠了,不求殺傷,只要對方戰馬被嚇住,那就達到目的了

還可以讓具裝甲騎用來衝擊敵方重步兵陣,本來甲騎衝鋒威勢就可怕,若是手中長槍還能噴出毒火,幾番灼燒之下,嚇也能把敵方步兵嚇崩潰。”

張昭點了點頭,李若泰說的沒錯,梨花槍最大的用處,其實就是給騎兵用的。

雙方騎兵決戰就用來嚇唬對面戰馬,衝步兵陣就用來擊破步兵的心理防線,加上裡面填了砒霜可以產生毒煙,還能用來迫使敵步兵陣移動,達到破陣的目的。

眾人議論紛紛,曹延明又賤兮兮的拿出了一個小黑陶罐子,他把罐子遞到李若泰面前。

“李都頭,這裡面裝的是精心煉製的桐油和火棉,極為易燃。

若是遇到拿不下的步兵陣,還可先讓步軍先於一百步至百五十步以外,用投石索投擲此桐油陶罐。

隨後甲騎衝陣以毒火引燃桐油,某就不信,誰家的步軍能抗住桐油大火和毒火而陣型不亂的。”

李若泰等一眾騎兵將領聽的眼睛閃亮亮的,但是張昭卻心疼的倒抽了一口冷氣。

桐油啊!這特麼貴的要死,隨便用的話,能直接給他張二郎幹破產。

“咳咳!此計甚妙,不過不便多用,應當好好保密不要隨便被人偵之,等到決戰之時再拿出來!”

“大王,此槍確實精妙,但您還沒說,我們該怎麼對付天竺夏希國的戰象呢?”

眼見眾人越討論越偏題,陰鷂子忍不住出來提醒到。

“對!該說這個了,這梨花槍還有個作用,就是用來對付戰象!”

張昭點點頭說道,但身後的氾全卻一臉的疑惑。

“大王,末將看兵書上說,對付戰象,應該用描繪獅虎,顏色豔麗的彭排啊!戰象最怕此物。”

嗯,用畫著獅子和老虎等顏色豔麗的奇怪畫像,確實可以嚇住戰象,但這不一定靈,因為這一招能起作用的基礎,實際上是靠嚇。

因為大象別看長得高大,但實際上是一種特別膽小的動物,比馬兒都還膽小。

更由於聰明,它們更容易會被各種奇怪的東西嚇著。

不管是顏色豔麗的各種圖桉,還是各種劇烈的聲音,甚至人類的大聲呼喊都能嚇住它。

當然這有個前提,那就是戰象不處於發情期和哺乳期,這發情期的公象和帶崽的母象,那戰鬥力可就爆棚了。

後世印度,每年都有被發情公象幹掉的人,當然,發情期和哺乳期的大象,也不會聽人指揮。

不過既然是戰象,那就肯定表示這種大象還是會經過訓象師大量訓練的,所以對於顏色豔麗的物品,人類的鼓聲和吼叫,都有一定的抵禦能力。

至少是在人類社會生活這麼多年了,沒那麼容易被這些常見的東西嚇到。

所以按照陰鷂子的說法,用獅虎彩繪來嚇唬大象,是有一定風險不起作用的,不過它們肯定會被張昭‘發明’的梨花槍給嚇到。

這六七米長的火焰,別說大象,就是人第一次見也能嚇出個好歹來,有了這種武器,戰象也就不足為懼了。

慢悠悠的給眾人講完梨花槍如何剋制戰象後,眾人也就不怎麼擔心了,張昭當即下令,讓曹延明率工曹和火雷衙的所有匠人,在一個月內製造出一千套梨花槍出來。

同時讓李若泰和白從信挑選精銳騎兵,務必在一月之內熟悉梨花槍的用法並形成戰力。

等到這一切完成,張昭就等印度夏希王朝的軍隊自己撞上門來了,嚐嚐他這暴雨梨花槍!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