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在東江縣內待了大半個月,張然才回到了根據地內,好幾天都愁眉不展。

因為王老拐王凱的問題,張然已經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長久的使用目前這種矬子裡拔將軍的人事任命的路子了!

用王老拐王凱,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對自己夠忠心,另外一方面也的確是因為無人可用。

忠心非常重要,但忠心絕對無法替代能力!

學習培訓班能應急,但無法解決長期人才。

想要支隊的發展將來不會遭受到人才瓶頸的制約,就必須要建立一套人才培養機制!

得辦學!

“隊長,你說的有道理,咱們的確得辦學!”

在開會的時候,張然的意見一提出來,便立即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贊同幾乎所有人都意識到根據地的急劇擴張而帶來的人才匱乏的問題!

所以這學不但要辦,而且還不能只是一種!

幫助支隊管理根據地各區域的幹部要培養,養殖方面的技術員,也要培養,甚至化工方面的人才彈藥方面的人才,也都要培養。

康挺甚至提出了要辦一個軍事學校,培養一批低階軍官,然後毛遂自薦的表示自己可以當教官!

這麼一搞,攤子就越鋪越大了!

所有人都擔心張然未必會同意。

但張然同意了!

不過並沒有像大家以為的那樣,那些學員們一來,就在學堂裡待個一年半載的不走。

張然採用的是培訓班的法子,採用填鴨式的教育,將一切能想到的東西全塞給他們,然後讓他們去實踐中去踐行,去摸索。

當然了,這只是幹部隊伍和養殖,化工方面的人才可以用這種方法,低階軍官們張然可不敢也這麼幹。

那會害死很多人!

軍官的培養,張然採用的是另外一套辦法,直接在隊伍中選拔有一定文化還機靈,夠忠誠的戰士們成立一個精編排,平時跟著康挺學習如何訓練,在戰場上直接參加戰鬥的同時,也跟著張然康挺學習如何指揮戰鬥。

當然了,更多的都是以康挺為主,畢竟在軍事上,無論是訓練還是指揮,他都更有經驗。

在張然這邊,他們主要是學習如何統掌全域性,如何在最恰當的時候做出最正確的決定。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中進行。

幹部們還需要各鄉鎮推選人才,學習地點也被張然安排在了縣內,而不是在根據地內。

他們平時需要拋頭露面,所以引人注目,一個不慎就會遭到出賣或者被特務之類的盯上,萬一扛不住,說不定就會洩露根據地內很多核心的東西。

將他們安排在縣內培訓,知道根據地內的的情況就想對較少,萬一真出現張然所擔心的情況,那麼敵人也不可能得到太多有價值的情報。

養殖技術員,化工學員等等,這些則都被安排在了根據地內學習。

化工學員這些一旦學會,都會直接在根據地內工作,只要日軍不攻進根據地內,都不用擔心他們會洩密,要是真攻進來了,那洩密也都沒什麼用了!

至於養殖技術員,他們雖然在學習完之後會被分派到各地發展養殖,但因為他們從事的工作,只要他們自己不主動洩露,估計鬼子漢奸什麼的,也不會太懷疑他們,所以用不著太擔心。

最先成立起來的,是培養軍官的精編排。

精編排的成員中,既有康挺自己看好的人,也有各排長們和倉水方面推選的人。

對這些軍官們的訓練,經過張然和康挺的討論之後,又進行了細分,爭取做到讓每個軍官在充分掌握各種技能的同時,又各自有自己的專長,相互之間還能做到互補。

其實支隊裡其實還有一個最缺的位置,需要專項人才那就是政委或者指導員這類的政工人員。

要是有專業的政委或者指導員,由他們時刻對戰士們進行思想教育和政治宣傳,絕對能更有效的增加隊伍的核心競爭力和凝聚力。

張然不是想不到政委指導員們對於支隊的作用,但他根本不敢幹!

政工這一塊,一直是組織發展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組織區別於任何軍閥和委員長部隊的東西。

這不僅僅是組織的標籤,更是組織能屢遭挫折,卻又能一次有一次浴火重生,不但沒有被失敗所擊垮,反而愈發壯大的根本所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也因為如此,組織方面定然會明白將政工工作做好,對一支隊伍會產生多麼大的影響那絕對是一件威力巨大的精神武器。

這樣的精神武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然是千好萬好,可要是一個身份可疑的傢伙也掌握了同樣的武器,那就太讓人忌憚了!

張然可不想因為自己為了提升一下隊伍的凝聚力就成功的展開政工工作,成為組織眼中那個掌握著同樣可怕的精神武器,而且身份可疑的傢伙!

所以,這政工工作,張然只能等龍欣浦沅中他們和組織上達成一致,由組織上派來的人來展開這項工作!

自己現在,保住現有的局面就行!

隨著這些工作的展開,根據地隨著地盤的劇烈擴張而帶來的混亂在急速的平復,最終變的井然有序……

隨著春糧的種下,一條將東江,倉水兩縣徹底聯通在一起的交通要道,終於可以動工了。

在各地幹部們的動員下,在幫支隊幹活可以計算工分,可以用工分換取化肥的誘惑下,在支隊管飯的條件下,當然,也在那高昂的革命熱情的驅動下,兩縣各地的男女老少們熱情高漲的湧向了早已被規劃好的線路上,開始修建這條兩縣之間的樞紐道路。

這時候可沒有水泥,也沒有足夠多的瀝青來鋪設路面,所以只能修建成泥粹路。

所謂泥粹路,就是在開挖出路基,用大石碾子將路基壓實之後,上面鋪上碎石,然後在碎石中鋪撒黏土,等下雨或者直接澆水,讓碎石被黏土粘結成一個整體,再用大石碾子壓實而形成的路面。

在當下,無論是中國還是最發達的老美,幾乎都是這樣的道路。

而且這樣的道路會延續使用很多年,直到全球工業化的進一步發展,大量的水泥,瀝青被運用到道路上,泥粹路才會逐漸的退出歷史的舞臺。

這條路,不僅僅是路線是經過張然和支隊諸多高層全程實地勘察而最終確定的,就連路面的寬窄,也都有嚴格的標準一切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

足夠兩臺獨輪雞公車或者牛車騾車並排推進,但小鬼子的大卡車之類,想在這上面行駛,那是想都不要想!

現在,龍王溝的煤礦在經過塌方事件之後,已經再次恢復了掘進,煤炭隨時都可能被生產出來。

為了早日將道路修建完畢,儘早的讓更多的煤炭被運進根據地內,張然等人是想了不少的辦法。

這條連線兩縣,全場足足達到了一百五十公裡的路段,被分切成若幹段,以鄉鎮為標準,每個鄉鎮包乾一段,並表示哪個鄉鎮先修完,並驗收合格之後,支隊這邊會免費獎勵該鄉鎮十噸的化肥,以示嘉獎,並且會給該鄉鎮的幾位負責人分別記一等功一次,同時全根據地進行表彰。

聽到這個訊息,各鄉鎮的領導們還有村民們全都瘋了。

為了化肥,為了榮譽,所有人都拼了,就差白天沒幹完晚上點著火把接著幹了。

但那些鄉鎮的領導們依舊不滿足,為了確保自己能爭取到全根據地表彰這巨大的榮耀,同時爭取到那獎勵的十噸化肥,這些傢伙是奇招跌出。

有人想到了將分包給鄉鎮的路段再細分給各村組,以此進一步的加劇競爭,第二天幾乎所有鄉鎮都進行了模仿。

有人搞來了一面隊旗,表示哪個村當天的修路進度領先於全鄉鎮,這隊旗就可以被豎立在該村組的工作面之上!

然後第二天,一百多公裡的路線上,便豎起了上百面鮮豔的隊旗,所有老百姓們都在這招展的隊旗下咬牙切齒,揮汗如雨……

當張然聽到這彙報,不由得想起了幾十年後的幼稚園們的小朋友們咬著一嘴奶牙爭取小紅花的場面,樂的是後牙槽都出來了……

不僅僅是因為他忍不住的會將數以萬計的成年人想象成小朋友們一般的模樣,更因為隊旗現在已經逐漸成為了榮耀的象徵,正逐漸的烙進根據地每個人的心裡。

“現在這麼多鄉親們都聚集在一起,正是加大民心凝聚力的時候,宣傳工作,一定要跟上!”

張然在召開工作會議的同時,對與會的領導幹部們吩咐到,同時自己也在琢磨,是不是還有別的方法,更進一步的加大所有百姓們的凝聚力!

隊旗的精神象徵作用,給了張然很大的啟發。

“看來,是到了咱們支隊的隊歌面世的時候了!”

張然揪著下巴,想到了無數百姓們齊聲高唱,血脈僨張的模樣,想到了戰士們冒著槍林彈雨,高唱隊歌衝鋒陷陣的模樣,自己都忍不住激動了起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