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方便幹活,支隊的木匠老鄭這陣子做了不少的雞公車。

雞公車其實就是獨輪車,將木質堅硬的大樹接近根部最堅硬的部分鋸下一刨圓開孔當車輪,框架之上加上一個大柳條框就行了。

因為推起來搖搖擺擺就像公雞走路,所以就叫雞公車。

這玩意兒別看不好看,但用起來還算比較方便,加上原材料易得,在農村很常見。

下午時分,煉焦爐場開始熱鬧了起來。

背銅礦過來的老百姓們不少聚集在巨大的煤山下對煤礦再次進行挑選,精選過的煤礦被裝進雞公車上,然後便有漢子們推著嘎吱嘎吱叫的雞公車將煤礦運進煉焦爐內,在徐久年的指揮下整整齊齊的碼放在煉焦爐內,為煉焦做著最後的準備。

教了衛生隊一天緊急護理,頭昏腦漲的張然過來,便看到了推煤的雞公車,頓時玩心大起,興高采烈的也要試一把。

他的個頭在這時候算是較為高大的,平時支隊在生活方面對他也算是多有照顧,力氣自然小不了。

木頭輪子很硬,加上輪軸之間就是硬碰硬,根本沒有別的,推起來極為吃力,加上從沒玩過這東西,一時之間沒掌握好平衡,到了半道是連人帶車摔了個人仰馬翻。

“張隊長,我就說你不行嘛……”

“張隊長你幹別的咱們都服氣,不過這下苦力啊,張隊長你還差的遠捏!”

老百姓們善意的鬨笑著將張然拉了起來,老鄭更是嫌棄的瞅著張然,表示自己做的這雞公車,十裡八鄉那是都說好,要是你連我老鄭做的雞公車都推不了,估計你以後跟雞公車這種高科技的玩意兒是沒啥緣分了……

我特麼四個輪子的小汽車都開的嗷嗷叫好麼……

再說了,就你這雞公車也好意思說十裡八鄉都說好?真當吹牛不交稅就可以隨便吹捏?

張然訕笑著悻悻的想道,在一邊幫著將散落了一地的煤再次裝上車,一邊瞅著這雞公車木頭輪子和車軸之間的連接處,心裡有了點想法。

雞公車最大的優點,那就是在移動起來的時候渾身上下就一個著力點,只要不是爬坡上坎,平地上巴掌寬的路一個人就能推著百多兩百斤的東西跑的飛快!

老鄭所造的這雞公車的確不錯,平時推起來也還算輕巧,但車輪和車軸的連接處就一根鐵棍穿過來,要是裝上重物的話,那就不行了!

“雖然現在沒有橡膠,就算有工業水平也不夠,可能也製造不出輪胎來,但要是能造個軸承安在這車輪上,推起來起碼要輕鬆一倍不止!”

張然心說,要是真搞出了軸承,多造上一批這樣的雞公車,對支隊的幫助那可就太大了!

不說以後支隊在外打仗,民夫們用這樣的獨輪車為隊伍運輸戰鬥物資傷員等等都要輕鬆很多,就說現在的銅礦運輸過來都得靠老百姓們肩挑背扛,每天累的吐血也就運個一兩趟。

這還是尖子山銅礦離這邊近,萬一以後拿下了倉水縣,龍王溝的煤礦往這邊運輸,中間可隔著一百多裡地呢!

真全靠人肩挑背扛的,那一個老百姓來回不得七八天十來天才運一趟,一趟也最多才百十斤煤,那代價可真就太大了……

雖說從倉水進入東江之後,根據地周圍的大山還得靠肩挑背扛的才行,但在平原地帶那百來裡的平路用上雞公車的話,不也得省下大量的勞力,一個人推雞公車頂的上三個人肩挑背扛一次運煤量麼!

而且還更省力!

“回頭我就去二車間找程東國崔三元和牛大,得給他們下死命令,無論如何都得將這軸承給我搞出來,亮瞎你老鄭的鈦合金狗眼!”

想到這些好處,張然在興奮的同時悻悻的撇了還在王婆賣瓜的老鄭一眼,這才進了正在進煤的煉焦爐內。

“都裝瓷實點,不要留下一丁點空隙!”

徐久年揹著雙手在爐內大聲嚷嚷,指揮著幾名學徒裝煤,看到張然笑著打了聲招呼道:“張隊長,你這也幸好找到了我老徐,要是換個別人啊,又是要鍊銅又是要煉焦的,這些手藝,那可不是每個人都會的……”

“徐師傅你勞心了!”

張然尬笑一聲,心說雖然老子的確沒見過煉焦什麼的是咋回事,但架不住老子見識多啊……

這土法煉焦,不就跟堆燒法燒炭一個道理麼?

將煤炭放在煉焦爐內隔絕空氣乾餾出煤炭中的各種對於冶煉有害無益的成分,最後剩下熱值最高的部分就是焦炭了……

這玩意兒,難的住誰啊?

沒吃過豬肉,還能沒見過豬跑啊?

心中這般想著,不過張然也沒跟十分不喜,早早的都決定要炒掉的徐久年多說什麼,在煉焦爐內轉了一圈,便去找鄧方。

鄧方還在對提取煤焦油的裝置進行最後檢查,加上已經徹底看穿了張然看起來無所不知,沒什麼不會,但樣樣都只是知道個模稜兩可的真面目,壓根就懶得搭理他。

天黑時分,煉焦爐內的煤炭總算裝填完畢,在最後的進料口封閉之後,徐久年一聲令下,就開始點火。

煉焦所用的燃料,自然是被挑選出來的次等一級的煤礦了。

爐體的溫度在點火之後,飛快的升高。

爐內的煤炭在高溫之下,因為得不到充分燃燒所必要的空氣,各種雜質在不斷滲出,最後化為濃煙從出煙口升騰而出,然後進入了鄧方收集煤焦油的幾個陶缸裝置之中,在冷凝的作用下將絕大部分的煤焦油都保留下來。

煉焦的過程不是一撮而就的,這麼大一爐的焦煤,至少要燃燒兩天才能煉製完畢。

徐久年在爐體上到處檢查一番,確認沒有什麼裂縫漏煙之後,便表示沒什麼大問題了,接下來就等煉焦完畢,封爐等裡面的焦煤熄火冷卻之後,就可以將煉製好的焦煤出出來,然後再裝填進下一批煤炭,再次點火煉製就行。

張然點頭。

雖然他知道這種土法煉焦,每次都得等一爐煉製完之後閉爐,出完焦炭之後再煉製下一爐,不但在熱脹冷縮的情況下,對煉焦爐的使用壽命有極大的影響,而且煉製焦煤的效率也極其低下。

要是能有方法改進工藝,能夠和那邊的鍊銅爐一樣,隨時進料煉製,隨時都能出成品,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煉製,那就最好了……

但一看徐久年這樣子,估計靠他是沒有可能了!

這就是一個只會站在老祖宗們積攢的那點手段上故步自封吃老本,還聽不進去任何意見的傢伙!

反正現在買回來的煤炭也不多,最多也就幾爐的事情就煉完了。

想要大量煉焦,就得等拿下了倉水,龍王溝的煤礦遠遠不斷的運輸過來之後才有可能,所以改進煉焦工藝的事情,他特根本不急。

所以張然也壓根就沒跟徐久年商討改進煉焦工藝的事情,等王長天安排的那幾個學徒出師了,大量的煤炭進來了,將這徐久年炒掉之後再跟那幾個學徒商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煉焦廠幫了忙的老百姓們,理所應當的不走了這給支隊幫了忙,人家當然是要吃完晚飯才走的。

對這些事,不光是張然,就連王長天都看的很開。

想讓老百姓打心底的支援根據地,光靠思想宣傳,光靠覺悟,那是遠遠不夠的!

這些東西只能是手段,最重要的還是讓老百姓們看到切切實實的好處,比如人家幫了忙,那就該讓人吃飽了再回去!

只有這樣,一點一滴的去積累,讓老百姓們知道只要他們支援了支隊,支隊就不會讓他們吃了虧,那麼他們才會真正的擁護支隊,在危難來臨之時,堅決的跟支隊站在一起,共同面對,風雨同舟。

鄧英搬出了黑板,寫上了拼音字母,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的教大家念。

a,o,e……

不得不說,幾百號人一起念拼音的時候,看起來還是蠻震撼的。

特別是張然,那種自己又為這個時代,為了國家的興旺民族的崛起而做出了巨大貢獻的成就感……

嗯,美滋滋的。

拼音的推廣,在鄧英的教授下,在王長天和鄧英以政治任務的推廣下,飛快的在根據地內推廣了開來。

不光是支隊這邊,各村中都是如此。

早上出發幹活之前集合來段a,o,e,晚上天黑了吃飯大家端著飯碗在院壩裡排排坐來段b,p,m……

就連揹著銅礦掙工分幾個人走在一起,都得來段j,q,x……

其中,有推廣的作用,更有老百姓們對識字,對知識的渴望,讓他們自發的想要去掌握文字。

以前是沒有機會,而現在有機會了,他們便迸發出了極大的熱情。

雖然結果可能不會那麼如意,但多認識一個字,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極大的滿足,那是來自靈魂的滿足,精神的充實!

對衛生隊的培訓工作,還在繼續進行。

王長天沒能找到張然想要的西醫,就連根據地內那位老中醫,他也沒能帶回來。

不過倒是帶回來了一個會點治跌打,平時自己在山上採集點草藥幫著村裡人治個摔傷頭疼腦熱的,幫補點家用的赤腳醫生。

“張隊長,我叫韓金山……”

憨厚的小夥子靦腆的自我介紹。

對於張然這樣一個已經徹底被西醫征服了的傢伙來說,看到韓金山這麼一個赤腳醫生,說不失望那是不可能的,嘴上卻還是連連表示歡迎,讓對方留下跟自己先學習救護知識,其他的慢慢來。

但張然不會想到的是,就是這個赤腳醫生韓金山,在接下來的表現,卻著實讓他大吃了一驚!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