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洛陽,正逢十月初一。

距離長安一戰,已過去七日之久。

糧草準備,兵卒整頓,俱已妥當。

所以回到皇宮後,顧衝直接召集武將到御書房議事,安排職務。

其中還多了幾個玩家的面孔。

顧衝將巴蜀之地玩家盡數調了過來,又吸納了大批見風投靠的玩家,如今玩家數量已達一萬八千之數。

此次顧衝打算出動三十萬兵馬,這不足兩萬的玩家,似乎有點不起眼了,但這群人個個都是不死之身,整體質量也不低,足以抵得上十萬大軍。

只是玩家個個行為舉止怪異,唯利是圖,聲名狼藉,見到皇上的禮數,也有幾分裝模作樣,很多武將其實並不喜歡與玩家為伍。

這可能就是時代代溝吧。

在御書房,一眾大將還有爭論,誰去當這個先鋒隊伍。

先鋒隊伍其實一直是個費力不討好差事,一不小心就成了炮灰,可這次皇上御駕親征,這就成了表現自己的香餑餑,誰也不想輕易讓出去。

思索再三,顧衝還是把這個“重任”交給了玩家。

沒辦法,誰讓玩家是他的心肝韭菜呢?

反正玩家也殺不死,早死早超生……哦不,是早死早復活嘛。

當日,職務安排下去後,顧衝就親率三十萬大軍一路南下,在半路上遇到了幾萬打家劫舍起義軍,一舉將其圍殺在秦嶺戰場上,就算是熱熱身了。

準確來說,是給玩家熱熱身。

三十萬大軍都還沒有出手,一眾玩家就嗷嗷叫的朝著這群紅名NPC衝了上去,殺得個屍橫遍野。

本著不接受俘虜,只要經驗的原則,到最後連起義軍首領的活口也沒留下。

一些將領還頗有微詞,認為自己是王者之師,要有仁義之風,而顧衝已經見怪不怪了。

他這次御駕親征的目的,就是要將這群餓得嗷嗷叫的玩家給餵飽,然後再讓他們吐出來。

就像漁民養的魚鷹一樣,你以為到嘴的魚就是你的?

那你可就太天真了。

俗話說兵貴神速,但顧衝完全沒有這方面的想法,一路徐徐推進,穩打穩扎,還連帶著清理了不少流寇和山賊。

即使大軍推進緩慢,仍舊在十日之後,來到了金陵城下。

金陵位處長江南岸,北有長江作為天然防線,南有江南平原、丘陵等地形可以退守在山區之間,其形勢山環水繞,是一處極佳的防守之地。

自東漢晚期以來,就逐漸被統治者認為是兵家必爭之地,佔領了金陵,就可立足江南。

杜伏威手握五十萬大軍,手下謀臣如雲,如此重要的地方,自然早早佔據,哪怕當初付出的代價甚大,也在所不惜。

知道隋皇御駕親征,杜伏威也是把一半軍隊調集到了金陵城,想要據城而守,阻擋朝廷軍隊南下。

於是雙方在金陵城展開了攻防戰。

顧衝這時終於把玩家換下,而是讓一支由五萬血統純正的胡人組成的軍隊,對金陵城發起衝鋒。

都知道胡人擅長騎馬射箭,但是團結協調能力不如漢人,讓他們首波攻城未免有送死的嫌疑。

沒錯,顧衝就是要讓他們送死!

五胡十六國時期,攻城之戰,胡人經常驅趕手無寸鐵的漢人百姓,去用血肉之軀消耗守城工具。

與他們相比,顧衝只能算是仁慈!

況且顧衝深知胡人懼威不感德的本性,從來沒有把大隋軍中的胡人供起來的打算。

五胡時期,羯族差點被鮮卑人復仇滅族,這個部族殘餘的羯幾千人在後景帶領下跑到南方梁朝統治區,被好心的南方梁朝政府接納,提供他們美食收為僱傭軍。

結果就是這支不到萬人的胡族在後景帶領下,對江南漢人實施血腥的種族滅絕政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使原本人口眾多千里沃土的江南變成赤地千里,白骨遍地,野獸出沒的不毛之地。

僅屠建康城就將全城四萬戶約二十萬人殺絕。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後景之亂!

包括李唐的安祿山之亂,將盛唐埋葬。

都充分說明了胡人骨子裡的野性!

對於這些迫於淫威投靠自己的胡人,顧衝從來沒有用恩德感化他們的打算,而是要用一切方法消耗他們的有生力量,不給他們東山再起的機會!

如此半月,五萬胡人死傷慘重,幾乎快要譁變,最後被顧衝血腥無情的鎮壓。

隨後,顧衝這才命令大軍總攻,而自己更是親自出手,破開了城門。

隨著大隋軍隊衝入城中,杜伏威兵敗如山倒,高層人員趁著夜色逃離金陵,獨留守城的二十幾萬軍隊,幾乎被大隋軍隊屠戮一空。

其中超過一半都是被瘋狗一般的玩家屠殺。

大隋的玩家軍團賺得盆滿缽盈的同時,惡名也因此響徹天下,無人不膽寒。

其他勢力的玩家見大隋戰事連連,大有好處可撈,也紛紛加入。

大敗杜伏威之後,本該乘勝追擊,顧衝卻拒絕了。

理由是讓疲憊的大軍休整一下,實際卻是為了趁此良機,吸納更多的玩家加入。

杜伏威則在顧衝特意放水之下,回到南方,整頓殘部,從西南借路,直奔潼關。

一路上還抓了不少胡人壯丁。

自古潼關天下險!

潼關位於渭南,北臨黃河,南踞山腰。

《水經注》有載:“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為關中的東大門,居晉、陝、豫三省要衝,是進出三秦之鎖鑰,所以成為漢末以來東入中原和西出關中、西域的必經之地及關防要隘,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畿內首險”、“四鎮咽喉”、“百二重關”之譽。

潼關是杜伏威手中最後的一張天險王牌,若是讓隋軍拿下潼關,那杜伏威便被徹底關在秦川之地,再也進入不了中原與巴蜀,只能向西域或者草原發展。

這對於杜伏威來說,或者對他的部下來說,這才是真正的生死危機之刻。

之前還有謀臣向杜伏威建議在江南地區和大隋打拉鋸戰和消耗戰,就算擊敗不了隋軍,也能大大重創大隋的軍隊。

只不過這樣一來,江南這個繁榮之地也會被打爛掉,杜建國同志為了大隋的經濟著想,當然不同意這麼做。

他憑藉最高統帥的權威,硬生生駁回了這個意見,說是要配合突厥,在潼關與大隋決一死戰。

聽到有突厥相助,其他人也不在多說什麼,只能把希望寄託於突厥這個最後的金大腿。

要是讓這群人知道,杜建國同志根本就沒有聯絡突厥,這只是將他們這群野心家和起義軍哄騙去潼關統統坑殺掉,要為大隋清理頑疾的託詞,不知道作何感想。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