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長安佛門勢力清理乾淨之後,顧衝御駕返程,在石之軒等人的簇擁之下,回到洛陽。

顧衝上位,對皇宮擴建過一次,臨走時還未完工,而今回來,承天門、太極殿、兩儀殿、甘露殿、延嘉殿、玄武門等一組組高大雄偉的建築物依次坐落,華麗非常,又帶著濃郁的皇家風格。

此時楊廣已經不是皇帝,再加上顧衝也沒有每日拜見太上皇的想法,於是將他和他的嬪妃愛妾盡數遷出,在洛陽另覓了一處王府安置。

等到此時,整個皇宮之內,就連守衛都已經被盡數換了一遍,其餘太監、宮女、除了極個別的之外也是如此。

這一次回來,可謂是氣象煥然一新。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顧衝高舉九重,端坐龍椅,神色肅穆,接受著下方眾人的朝拜。

不止蘇威、韓擒虎等大臣、就連石之軒、宋缺、侯君集等人也在其中。

“擬旨!封裴矩為定興王,賞金一萬兩,於洛陽賜予府邸居住!封宋缺為安國公,賞金五千兩,於洛陽賜予府邸居住!”

顧衝下了第一道聖旨。

這一次石之軒在滅佛一戰中功不可沒,要是顧衝單打獨鬥,還真不一定能收拾那群禿驢。

而宋缺在滅佛之時,和突厥三戰三捷,迫使突厥北撤,為邊境的安危立下汗馬功勞,所以也有封賞,而且還是重賞。

“多謝聖上!”

石之軒和宋缺當即出列拜謝。

對於石之軒和宋缺這種實力爆表者,其實任何皇帝都比較忌諱,就算不故意針對,也不會給予太高的官職,更別說王侯之位。

但看顧衝的態度,顯然並不猜忌二人,雖然知道他更多的是出於對自己實力的自信,但還是讓石之軒和宋缺心中親近許多。

除了兩員大將之外,其他在此期間立下功勞者,也有封賞,共計二十七人之眾,一時間大家喜笑顏開,其樂融融。

就算其他沒有得到賞賜的老臣,也是坦然開朗了許多,沒有以前的憂慮。

長安一戰,震驚天下,同時也打出了朝廷的威風,所有人都清楚,此時的大隋崛起之勢,已經無人可擋。

“蘇威,之前交給你的北方抄寺滅佛之事,你辦得如何?”

各個佛寺的寺產,都是不用繳稅的,又廣收佃戶,得人詭寄,訓練武僧,積蓄兵甲,儼然地方土豪一霸!

簡直是與統治者爭奪氣運!這如何能忍?

畢竟,良田與人口都是有限的,收入給寺廟了,那統治者的稅收從哪裡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因此,顧衝早已下定滅佛之決心。

實質上,到了現在,基本也是全天下的共識了,只是大隋在北方勢力廣大,顧衝自然要先在北方動刀。

“已經抄寺五十九家,佛寺的貪婪富有,簡直是觸目驚心!”

蘇威想到此時洛陽周邊的寺廟數量,還有被侵佔的良田,俱都不用繳稅,不由心裡也是一狠。

“不過……”

蘇威遲疑了一下,繼續道:“佛寺手下佃戶眾多,此舉也引得民怨沸騰,再加上佛門煽動佃戶造反,給朝廷的滅佛一事造成極大的妨礙。”

顧衝嘴角帶起一絲笑意:“朕準備再頒佈一條法令,如今正在給寺廟耕種的佃戶,只要來官府報備,除了寺廟的免稅額度之外,其它一切田畝全部均分給佃戶,並且,頭兩年免稅,其後十年只取比當地寺廟少兩成之稅收,如何?”

“王上英明!”

蘇威心裡一嘆,這招又毒又辣,更是打到了點子上。

寺廟要造反,憑藉幾十個,數百個武僧,怎麼夠?

必然要煽動佃戶,發動周圍百姓,才能形成數千上萬的起義軍。

而顧衝現在卻是釜底抽薪,一舉將寺廟原本的依仗剪除了。

佃戶實際上還是租種寺廟的田產,若是能將良田收歸己有,甚至收稅還比交給寺廟的少,那如何不願?

小民百姓,無不趨利而動,更不用說這次還有著官府給撐腰了。

縱使還有幾個死忠,與僧眾勾結,也是極少數,成得了什麼氣候?

“陛下,反賊王世充昨日宣佈投降,麾下十五萬賊軍已經盡數為我大隋管轄。”這時候,魚俱羅抱拳稟告道。

“可惜……若王世充再頑抗一兩月,朕就能將他們連根拔起了!”

顧衝看似目蘊溫和之色,心裡想得,卻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他並不想王世充太早投降,無他,這人本是大隋將領,左右橫跳不說,最重要的還是胡人!

麾下大軍,也有不少人流著胡人血脈,敵視漢人!

能將其全殲自然是最好的。

可是王世充也是個聰明人,知道不論頑抗還是投降,都必須堅決迅速!

因此主和派一佔上風,王世充立刻就開門獻城,據說禮儀甚是恭敬乃至卑微,令顧衝想找茬都無處下手。

畢竟,政治便是一門妥協的藝術,若是連投靠之人都殺了,以後還有誰來給顧衝賣命?

“既然強來不行,就只能慢慢來了,分化打擊,以漢民為主體,消化之……三代之後,所有熟胡,漢民血統必須佔一半以上,五代之後,再也沒有胡人,全為漢民!”

顧衝心裡相當清楚,王世充這等高名大姓,根基都在土地上面。

若是進行轉封,甚至直接遷移,將他們搬到漢人腹心,孤立起來。

在失去了胡人支援,漢民本身又強大的情況之下,他們也只能默默漢化,甘當漢之臣妾,如此,數代之後,等到族內的漢人血統過半,甚至可以直接入籍,沒有漢胡之區別。

或許,等到百年過去,那些祖上有著胡人血統的,反而還會極力隱瞞,引以為恥。

至於王世充這個人,只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先把他監視起來,過些日子隨手處死就行了,讓他去打仗衝鋒陷陣也不失為一個良策。

“啟稟聖上,除了王世充投降之外,杜伏威聯合郭子通等反賊負隅頑抗,連敗宋顥、公孫上哲、陳稜等我大隋名將,已經佔領江淮廣大地區,所過之處對所有豪紳和大官抄家滅族,手段極其殘忍,還望聖上早日派遣大軍將其消滅!”

一位山東集團的大官站了出來,振振有詞道。

杜伏威等起義軍目的性很強,只針對豪紳大官,特別是世家大族之人,讓山東集團乃至江南集團的力量損失慘重。

這兩大集團的高層自然也敏銳地察覺其中的貓膩之處。

如今關隴集團重創,起義軍又突然對這兩大集團的人下手,加上顧衝有些放任的態度,怎麼看都是衝這兩家而來的。

可惜顧衝幾套組合拳下來,現在朝廷上的各大集團,早就不能呼風喚雨,除了苦笑之外,又有何用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