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特效公司在業界的話語權並沒有因為此次天工異彩的強勢反駁而有所改變。

大部分普通觀眾不關注,或者不在乎你的特效是哪家公司做的。

再加上阿狸主動甩鍋,很多粉絲真的覺得他們偶像的《新倩女幽魂》後期走低就是因為你天工異彩的特效做得不到位。

粉絲斥責天工異彩光拿錢不幹活。

申原就是有一百張嘴也辯不贏狂熱的粉絲,但做技術的人天生牛脾氣,他們在打嘴炮搞輿論戰上贏不了,但在別的方面可不會這麼輕易認輸。

天工異彩開始在微博秀肌肉。

炫耀自己在全球有七個研發製作中心,一個雲計算雲渲染中心。

“但我們知道學習的路依然漫長,天宮異彩下一個需要攻克的特效難題是映象世界和活物特效。”這兩項是特效領域最難做最燒錢的課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程靈鳳重啟《奇幻森林》,要使用大量的動物特效,這是天工異彩非常好的學習機會,在劇組籌備期,天工異彩就特意派了人跟組學習。

映象世界特效也同樣如此,將於明年上映的《奇異博士》將大量使用映象世界,依靠程玉安在好來塢的關係,天工異彩亦有機會參與到其中學習。

當然,代價是17年上映的《銀河護衛隊2》和《蜘蛛俠:英雄歸來》的特效,天宮異彩收費要稍微低一點,充當學費。

很多人,應該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天工異彩是中國唯一一家入圍漫威製作的特效公司。

天工異彩能夠盈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國外的訂單很豐富。

國內的需求還是太少了。

《新倩女幽魂》票房持續走低,阿狸甩鍋給特效組,程玉安不可能坐視不管,天工異彩是他的寶貝疙瘩,特效公司是電影工業化路上最寶貴的資產。

於是,在當天晚上,#天價片酬#登上微博熱搜。

熱搜中直接點名:“還在熱映的《新倩女幽魂》,據傳男女主角鹿寒、鄭霜兩人片酬支出近一億,小編不禁想問了,兩人就分走電影1/3成本,還會剩多少錢給劇組工作人員和其他演員,以及後期制作團隊。”

話題迅速發酵,在國慶前,竟引起業界的熱議。

各製片人、投資人紛紛現身說法,說現在演員片酬太高了,已經明顯超出了行業正常增長規律。

“要光是片酬高也就算了,但他們拿錢不幹活,簽了3個月檔期,能來30天就不錯了,因為他太忙了,忙著各種活動各處撈金。”

“他們身邊盡是溢美之詞,經紀人寵著,粉絲哄著,沒人告訴他們這樣做是不對的。”

“現在藝人助理越來越難做了,不僅要照顧藝人的飲食起居,還要替藝人走戲和背臺詞,因為藝人沒那麼多時間耗在劇組,這時候助理就要發揮作用,替藝人走戲,完了回去再告訴藝人。”

你以為這樣對整個環境就有整飭作用了?

天真!

有時候實話是不能說的!

誰都知道天價片酬不好,誰都知道在劇組要敬業要吃苦。

但15年的市場就是這麼畸形。

“有人願意開這麼高的片酬給他,你管得著嗎!”一句話堵死。

程玉安不是那種會坐以待斃的人,他想為這個市場這個環境做點什麼。

今年是中國電影誕生110週年紀念,如果可以,他想做些有益於行業的事。

按照原時空發展,天價片酬和資本狂歡還會持續五年左右。

等疫情一來,百業凋零,資本退潮,加上國家開始整頓行業亂象,明星們的薪資才會迴歸到一個比較正常的水平。

所以,程玉安在假期前最後一次關於《電影產業促進法》的討論上,把演員的薪資和稅務問題提了出來。

他沒有說演員就不能拿高片酬,而是應該把總片酬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

“比如,我們可以這樣想一下,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的演員總片酬不能超過製片總成本的50%怎麼樣?而主要演員的片酬又不能超過總片酬的70%,其他演員分那30%。”

但是程玉安的這個觀點造到了非常強烈的反對。

有說稽核難度大的;有說劇組賬目是行業機密,不會公開的;有說這會限制行業健康發展的……

後面的明星稅務稽查問題更別說了,現場一片反對聲音。

“現行條件下,很難做到精準的稅務審查。”

程玉安也知道現在提稅務問題是捅了馬蜂窩,其中牽扯的利益方太大了。

但是他還是不放棄,提出要嚴格規範明星收入:“要嚴格區分明星個人收入、工作室收入和公司收入。”

在場的專家學者都知道程玉安提這些意見是為了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但程玉安不在朝堂,很多事不是想法好就能推得下去的。

不過領導也給了程玉安一個答覆:“這些意見是非常好非常寶貴的,我們後面再專題討論。”

程玉安提的這些意見很快就被行業內大老們知道了。

他們知道程玉安在圈內的影響力和在領導面前的話語權,他們非常擔心程玉安會推動這些意見真正立法。

“他自己就是最大影視公司的老闆,他怎麼下得去手?這是在刨整個行業的根!”

但是也有對此沒有過多的擔心。

“他影響力再高也不能憑一己之力改變整個行業,放心,他這些意見好是好,但就是個吉祥話,聽聽就好。”

程玉安試圖推進演員收入規範立法面臨的壓力非常大。

是的,他重生了,他是主角,但他不是全能的。

他無法憑一己之力對抗整個行業現狀。

這幾天,無數專家學者向他遊說,力陳行業現狀和推進立法的難度。

程玉安發揮老油條特性,只說:“我只是提出一些意見,能不能成還得看領導的意思。”

“都是為了整個行業嘛。”

程玉安專挑萬精油的好話說,讓這些上門的專家們找不到他話裡的漏洞。

劉一菲也知道丈夫在做的事:“你這樣說肯定得罪人,要我說算了吧,反正咱們有戲拍有錢賺,不也挺好。”

“盡人事聽天命吧,這些東西總得有人站出來說,真交給時間,過個五年十年再來做,到時候演藝圈公信力透支殆盡,想救都救不回來。”

“我們好不容易把觀眾重新拉回電影院,這樣亂搞,觀眾以後說,你們圈裡賺的錢不乾淨,沒一個好鳥,諸如此類的。這對好演員是一種傷害。”

程玉安拍戲從來都是得心應手,哪怕遇到困難,也非常樂觀,覺得自己一定能解決。

但唯獨對這種事非常不自信,包括之前推進中美電影協定修改,他都是一邊做一邊在懷疑這件事到底能不能成功。

到最後只能交給那句盡人事聽天命。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