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電影圈這兩年有一種很奇怪的抱團現象。

內地公司用了他們的演員,就要用他們的導演,用了他們的導演,就要用他們的攝製團隊、剪輯師、配音師等等。

用一個就要用一窩。

這是港臺電影人想出來應對內地崛起的方法。

特別是階梯分賬實驗推廣的這兩年。

這個政策旨在緩和制片方與院線的利益紛爭,進一步推進國產電影工業化製作。

純港片臺片、合拍片都不享受這個政策。

為此,內地製片公司開始減少和港臺演員、導演的合作。

因為一旦用港臺班底過多,就無法申請階梯分賬資格。

這也是為什麼《太平輪》無法獲得階梯分賬而《一步之遙》和《智取威虎山》可以的原因。

《太平輪》導演不是內地人也就算了,主演陣容裡匯聚了中、韓、日三方人員,不符合“國產片”定義。

而《一步之遙》雖投資方是港島音皇,但主創陣容裡只有舒祺一人來自港臺,自然能申請階梯分賬資格。

《智取威虎山》只有徐課是港島導演,其餘主創除扮演座山凋的梁佳輝外都來自內地,也符合要求。

這項政策讓港臺電影人在內地十分不好過。

內地發給港臺演員的邀約這兩年急劇減少,就算出演,也是演一些無關緊要的配角,擔當主角的機會比往年減少了近七成。

港臺演員在內地最火的,當然要數甄子彈。

但他近四五年來,離了《葉問》系列,只一部《西遊記之大鬧天宮》大賣了。

其餘電影全部撲街。

港島市場上幾個大賣的系列,比如《竊聽風雲》系列,《X戰》系列,這些電影都不會找他演,港島導演們更願意選擇文戲更好的古天樂、劉輕雲、張佳輝等人。

加之來自內地片約變少,甄子彈真的急了。

他對動作片的衰落是體會最深的,現在市場上有太多選擇,傳統動作片已經不是觀眾的第一選擇了。

再撲兩部,他真擔心自己會涼。

所以他又想起了《葉問》系列。

他知道《葉問3》劇本和演員都溝通好了,就等著他上門給遠端道歉降片酬。

拍完第二部的時候,他給遠端報第三部的片酬是7000萬。

遠端不同意,只答應給5000萬,說這已經是市場最高價了。

這還是3年前的價格。

甄子彈團隊因為片酬和遠端談崩,《葉問》系列直接被遠端雪藏。

今年沒辦法了,再不大賣一部,他以後再想翻身都難了。

所以,他便指派自己的經紀人會同了導演葉偉新,上門找遠端再談談第三部的事情。

到年底,大家都忙,郭飛和陳止奚都沒時間接待他們,倒是讓手下一個負責港臺市場的副總主持會議。

甄子彈方面願意拿3年前說好的5000萬片酬出演《葉問3》,但遠端進一步壓價,這回只願給3000萬了。

甄子彈經紀人氣得差點奪門而出,力爭甄子彈是現在華語動作片的一塊招牌,《葉問》系列最大的賣點就是他,不能只拿3000萬這麼低的片酬。

遠端無所謂:“我們明年的排片已經做好了,每個檔期都會有新片上,大不了就不做《葉問》了,文學部積壓的劇本沒一千也有八百,我們不愁沒片子拍。”

“公司要發力高概念,大製作的影片,像《葉問》這種片子,在公司的優先順序沒那麼高。”

甄子彈的經紀人想了想,說:“3000萬也行,但我們要12%票房分紅。”

“笑話!整個華語電影圈,有資格拿票房分紅的演員一隻手都數得過來。我們家一菲都要參與投資和製片才能拿到這個數,你憑什麼!”就沒好話了,“你是成龍還是葛悠!”

遠端就是一句話,愛拍不拍!

最後在導演葉偉新的“調解”下,甄子彈方和遠端各退一步,付甄子彈3600萬片酬啟動《葉問》第三部。

其實這已經超過甄子彈給經紀人3000萬的底價了。

而我們的程玉安導演,現在正在韓國。

他來處理YC Studio的事。

今年年底,YC Studio聯手CJ推出了《國際市場》。

影片17號上映,首週末便突破150萬觀影人次,問鼎周冠軍。

截至目前,《國際市場》在韓票房已突破450萬觀影人次,是爭奪年度冠軍的大熱門。

影片大熱,引起了韓國觀眾的排斥情緒,他們無法接受一家中國公司問鼎他們的票房冠軍。

而CJ這次並沒有為YC Studio那麼賣力的保駕護航,他們的狼子野心也逐漸顯現出來。

他們想借這股輿論,乘勢吞掉YC Studio。

但是,他們依然希望藉助程玉安在好來塢的渠道出海,所以一開始也沒做的太過分。

只是說,這次輿論發酵的很厲害,CJ有點力不從心,壓不下去,要YC Studio自己也想想辦法。

YC Studio在韓國發展也有七八年了,很熟悉韓國人的手法,所以一直在拖延。

程玉安此番抵韓,就是為YC Studio拿主意。

“您之前通知過我們韓國人遲早會動手,我們也做了一些準備,只是沒想到,他們會這麼快動手。”

可不是嗎,一本兩拍的《奇怪的她》下個月和《重返二十歲》兩國同步上映。

雙方合作可以說正處蜜月期,CJ這時候動手真的讓YC Studio措手不及。

“沒事,我們還有時間。”這種收購桉,沒個一年半載完不了,要是拉拉扯扯,耗個兩三年也有可能,“現在我們手裡壓了多少片子?”

程玉安之前就示意過YC Studio,儘快把手裡壓的本子拍了,好抽身回國和做土豆(韓國)。

“《局內人》和《老手》已經拍完了,在等排期;《病毒》和《隧道》還在籌備,明年開機;《青年警察》的劇本還在完善。手裡暫時就這麼多了。”

程玉安聽完彙報,又問:“電視劇呢?”

“電視劇我們不做了,手裡只有《請回答》系列。他們主要針對我們的電影,電視劇那邊倒沒什麼意見。”

土豆(韓國)會主攻電視劇市場,工作室這邊要騰出空間來。

“先這樣吧。別再收新本子了,把手裡這幾個兩年內消化完就行了。我去給你們爭取時間。”

怎麼爭取時間?給好處唄!

韓國片方看中的無非就是程玉安的好來塢渠道,他要出海,程玉安不介意幫(keng)一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手裡看著大賣實際天坑的專案有的是。

不過,以後土豆(韓國)還得在韓國混,不能坑得太慘,最好是像《創:戰紀》這樣能稍微賺一點的電影。

給點甜頭,也好繼續合作。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