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號,電影節閉幕。

中國軍團參加了紅毯。

張一謀還是沒有出現在麗都島,成為本屆電影節的一大遺憾。

程劉夫婦盛裝出席。

“程導,好久不見。”湯韋過來招呼,她跟遠端關係不好不差,但跟陳止奚是好閨蜜,當初陳止奚結婚,她還是伴娘。

“是好久不見,還沒恭喜你新婚呢。”湯小姐在愛情路上也算是熬出來了,不是說她多辛苦,是說她把人原配給熬走了。

湯韋輕聲道:“我也是個科幻迷,大劉的作品我都有看,咱們約個時間一起交流交流?”

原來是過來套近乎要角色的。

程玉安笑笑:“有機會一定請教。亞聞,來。”程玉安趕緊把話題轉移開,叫不遠處的朱亞聞。

湯韋也懂,笑道:“你們先聊,我過去了。”

程玉安叫朱亞聞也沒什麼事,純粹拿他當擋箭牌,和他聊了幾句,就進電影宮了。

夫婦二人坐一起。

“煩死了,每天都有人找我套近乎。”程玉安跟妻子抱怨。

“別說你了,我這幾天都不知道見了多少人,都想透過我給你遞話。”

“都誰找了你?”

“這你就別問了,反正我一個都沒答應。”劉一菲道。

頒獎典禮開始,臺上各種語言亂飛,有意大利語、英語、法語,聽的兩人累死了。

至後半段,程玉安上臺頒發最佳導演獎。

程玉安在臺上用英語致開獎詞:

“導演是一部電影的靈魂,他向觀眾表達,向自我表達,向世界表達。但導演能做的往往也非常有限,”程玉安開始活躍現場氣氛,“一個劇組,有編劇,有燈光,有攝像,有道具,如果你問我導演是幹什麼的,我會說,導演什麼也不幹。”

這個段子效果不錯,現場觀眾都十分捧場地笑了。

程玉安接著說:“如果非要我說,我會說,導演幹的活就是,”說著側過身子表演,“麻煩,把攝影機擺在這。然後坐在監視器後面喊開始和卡。”

“哈哈哈!”

這個笑話引起在場導演的共鳴,紛紛報以熱烈的贊同的掌聲。

“但導演依然是劇組最不可缺少的一個人。我熱愛導演事業,因為我在劇組打瞌睡沒人敢叫醒我。”程玉安說完“尷尬”地舔了舔嘴唇。

全場又笑了。

電影節主席阿爾伯託·芭芭拉在臺下笑得最開心。

“我已經數不清我來過幾次威尼斯了,威尼斯是我電影夢開始的地方,我熱愛威尼斯,如同我熱愛電影一樣。”

這段扇情的話效果也很好。

“好了,現在我們來頒獎。”

程玉安在臺上頒獎,劉一菲開著手機給丈夫錄影。

她喜歡看程玉安在臺上輕鬆自在的樣子。

畢竟32歲了,平時又不注重保養,程玉安的顏值肯定沒10年前兩人剛認識的時候高。

但只要他上了臺,或者進了劇組,程玉安身上就會散發出一種迷人的輕鬆和自信。

這種氣質是最為劉一菲著迷的。

劉一菲嘴裡說希望他少拍點片子,多抽出時間陪自己,但她又清楚地知道,程玉安不只屬於自己,他更屬於電影,屬於片場。

“獲得最佳導演的是……”程玉安拆開信封,“是威尼斯的老朋友,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郵差的白夜》。”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77歲了,當代俄羅斯大師級藝術導演。

此前已三次入圍威尼斯,據他上次來到麗都島已過去12年。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上臺,和程玉安握手擁抱,從他手裡接過銀獅獎盃。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程玉安在他說獲獎感言前還搗他的亂,對著話筒說:“我也有一座銀獅獎盃。”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晃了晃手裡的獎盃,笑說:“g,誰沒有啊。”

程玉安沒想到安德烈會給自己捧跟,他都站在一旁讓出位置給安德烈致辭了,聽安德烈這樣說,他又湊上去:“我還有一座金獅獎杯。”

全場大笑,老頭兒誰不好惹去惹程玉安。

安德烈笑著輕拍了程玉安一下,算是結束了插科打諢,正式致辭。

後面的最佳影片金獅獎給了瑞典導演羅尹·安德森的《寒枝雀靜》。

第71屆威尼斯電影節到此才宣告全部結束。

華語軍團顆粒無收。

當晚,程玉安接受國內媒體採訪被問到了此事:“您對今年電影節上,華語電影的表現怎麼看?”

“現在整個藝術電影市場都不景氣,獎項是一方面,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吧,還是要以平常心對待。”

“最近有一種聲音說,希望政府像法國一樣扶持藝術電影,給以資金支援,沒有盈利就不需要退還扶持資金,您對這件事怎麼看。”

程玉安冷哼一聲:“提出這個建議的人不是蠢就是壞。如果真要這麼做,這群導演就有膽子把一部電影的成本做到五億,然後用一萬種方法把電影做成虧本,以此來騙取國家補貼。”

“哪您覺得藝術電影的出路在哪裡?現在國內藝術電影確實不太賣座。”

“藝術電影在全世界哪個國家都不賣座。我們有些藝術片導演有個毛病,好為人師,不想著給觀眾拍好片子,就想教育觀眾。

“看,我這電影牛吧,你們還不乖乖把票錢送上來。

“我也做文藝片,我知道國產文藝片的困境,但有困難並不代表就可以這樣無理取鬧,這不成了我窮我有理了?”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文藝片盈利確實比型別片要困難很多。”

“那就控制成本啊。”程玉安解答道,“我們公司有一個專門扶持文藝片的資金池,每部片子的成本控制在三五百萬,最高不能超過一千萬。在這個成本內,文藝片走走海外版權,賣賣電視臺,再加上上映的票房收入,足夠回本。

“現在電影上映都是數字金鑰,沒了實體複製,發行成本進一步降低,質量不錯的文藝片是能夠成功盈利的。

“歸根到底,是我們一些文藝片導演的思想出了問題。五六百萬拍一部電影,又想拿獎得名聲,還想拿三億五億的票房賺錢。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讓你碰上。《歸來》怎麼樣?張一謀加陳導明和鞏麗,還不是3億票房出頭,這幾乎已經是現階段國產文藝片的票房天花板了。”

記者意識到程玉安的脾氣上來了,很聰明地把話題轉到別處。

又聊了幾句關於《流浪地球》的事,就結束了採訪。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