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菲竭力阻止程玉安到片場看她拍戲。

摔摔打打,劉一菲真怕他會現場叫停。

但程玉安今天還是來了。

《疾速追殺》預定的拍攝週期是70天,12月上旬殺青。

西方觀眾喜歡的打戲是那種拳拳到肉的暢快感,但《疾速追殺》的動作執導出於對女性的考慮,給劉一菲設計的動作又偏向技巧性。

拼力量,女性是比不過男性的。

這反而對劉一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硬橋硬馬又要兼顧女性特有的柔美和技巧。

劉一菲身上有功夫,但拍這種戲還是少不了受傷。

今天這場戲拍的是劉一菲扮演的愛麗絲·李在一片亂戰中被打死了自己狗搶了自己車的意大利黑手黨的太子爺的母親抓到,在一座廢棄工廠對峙的戲。

沒錯,程靈鳳把第一部裡的大boss也改成了女性,名叫維羅妮卡(Veronica),由大魔王凱特·布蘭切特飾演。

劉一菲畫好妝,在身上和臉上塗好血漿:“沒見過我這樣打扮吧。”劉一菲任由工作人員在自己身上點血跡,笑嘻嘻地跟程玉安說。

程玉安看了指令碼,今天的動作戲不多,但也挺激烈,排了兩天的時間。

“一會兒別笑話我。”劉一菲道。

“笑你幹什麼。”

“我怕我接不住凱特,前幾天我看她演戲,那麼放鬆,但她放鬆狀態下的氣場簡直能把人給活吞了,我都不敢看她的眼睛。我在場外看都覺得她就是個黑幫老大。”

劉一菲化好妝,束手綁好,坐在椅子上等待開機。

這場對峙戲在正片中只有4分鐘,但劇組拍了整整一天,劉一菲NG次數最多。

問題出在她的臺詞上,英文臺詞和中文臺詞不一樣,她這場的詞大都是短句,但可能是因為程玉安在旁邊,她居然會忘詞,還會唸錯詞。

還有她念臺詞的氣口也出現了問題,雖然現場收音後期還會重新配,但她念詞偶爾會斷在莫名其妙的地方,導致打亂現場的節奏。

這個毛病在《夢華錄》裡也有。嘿嘿,成功蹭上熱點。

當然,這些問題都是劇組時常會碰上的,凱特也因為唸錯臺詞而NG了好幾次。

“維羅妮卡,John死後,我失去了一切。

“直到那條狗出現在我門口,一個來自我丈夫最後的禮物,那一刻,我看到了希望,一個不再獨自一人痛苦的機會。

“但是,你兒子,奪走了它,”劉一菲抬起頭,用憤怒而冰冷的眼神死死地盯著對面的凱特,聲音也逐漸加大,“從我身邊偷走了它,在我面前殺死了它。”劉一菲壓著牙嘶吼。

“人們一直問我是不是重操舊業了,我不知道怎麼回答,但是現在,我覺得,我回來。

“所以,你要麼交出你兒子,”凱特不想跟她廢話,徑直走開了,可劉一菲掙扎著起來對著她遠去的背影大喊,“要麼就在他旁邊尖叫著死去!”

“卡!”大衛·雷奇喊了停,“再來一遍,Crystal你的聲音再猙獰一點,再往下壓一點。”

“Ok。”劉一菲回應,手都沒解綁,助理喂了她一口水,她就又坐回椅子上找狀態。

凱特站在程玉安身邊,和他一起看著場中的劉一菲,說道:“Crystal是個很棒的演員。”

客氣話。

凱特今年以《藍色茉莉》成為奧斯卡影后最大熱門,她很需要這個影后獎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程玉安說道:“Crystal還太年輕了,經歷得太少,演不了太複雜的角色。”

“g,單純是一個演員最寶貴的品質,你看她現在的狀態,完全沉浸在愛麗絲·李的角色裡。我之前問過她,她是怎麼找到愛麗絲痛苦情緒根源的。你猜她怎麼說。”

“怎麼說?”

“她說她真的在想如果有一天你離開她,她會是怎樣的絕望和痛苦。”

程玉安當下心就被揉了一下,這話劉一菲可從來沒跟他說過。

場中,劉一菲比了一個OK的手勢,示意可以開始,凱特也在場外隨時準備。

…………

國內,《時光情書》首日成績對得這套新人陣容,有2100萬,首週末四天破億,來到1.2億。

《時光情書》的故事沒有驚喜,沒有太多的波折,就這麼慢慢的講。

“這個故事看似是在講王海平和丁子君,其實是在講父母親的愛情故事,蘇梅一人將孩子撫養大,幾十年來依然對丈夫念念不忘,就算面對條件更好的追求者,她依然選擇守護自己對已逝丈夫的思念。

“年輕人的愛戀往往熱烈,中年人的感情才是靜水流深。”

“影片給出了兩種感情的不同答桉,無論對錯,都是選擇。”

但是好評依然架不住第二周《地心引力》的屠殺。

在冷清的11月檔,它首日以36.3%的排片拿走了2800萬的票房。

看著是不高,但它首日是星期二,《時光情書》當天只有800萬。

而首映觀眾對這部影片全都報以讚美!

“太震撼了!”

“除了瑰麗和宏偉我想不到別的形容詞。”

“完美的太空科幻!”

但是在更為專業的電影人眼裡,這部電影值得冠上“偉大”二字。

那無與倫比的長鏡頭,是阿方索·卡隆的標誌。

在漫無邊際的黑暗裡,卡隆將人類面對宇宙的孤獨和絕望推向了巔峰。

如果僅就情感而言,這部片子並不值得“偉大”二字,真正使它偉大的是阿方索·卡隆對拍攝技術的創新。

“很難想像,這是一部2D轉制的3D電影,阿方索·卡隆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地心引力》做到了《阿凡達》沒有做到的事情,全程的3D代入,沒有一分一秒出戏,可它明明是部2D電影!”

“阿方索·卡隆用此片,把主觀鏡頭和全景數字虛擬鏡頭的運用推向了另一個高度。”

“從此以後便可以說,太空片多了一種拍攝方法。”

“最後的仰拍鏡頭足以載入電影史。”

這片子程玉安在美國又看了一遍,《地心引力》裡的情感和哲理,都是電影史上重彈的老調,但阿方索·卡隆的鏡頭語言,程玉安由衷地佩服,於是,他在微博發了一段關於影片的評價:

“近年來,3D電影大行其道,甚至有人說3D會取代2D,但《地心引力》是2D電影最好的註腳,2D永遠不會消失!”

他對一起看電影的小姐姐說:“今年奧斯卡最佳攝影和最佳視效沒跑了,一定是《地心引力》的。”

------題外話------

我其實也不認同3D會取代2D的說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